分享

未来十年全球经济将持续低迷

 zcrxqk 2012-07-24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五年,但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愈演愈烈。在此影响下,未来十年全球经济都无法走出泥潭,将长期陷入低迷。

  “三高”困境制约

  发达经济体复苏

  主要发达经济体占全球经济的比重高达60%,这些国家目前陷入“三高”困境,即高赤字、高债务、高失业,“三高”制约了发达经济体复苏。2011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欧元区7.1%,法国6%,意大利7.7%,日本9.9%,美国10%左右。2011年美国公共债务率达到73%,意大利122%,欧洲平均超过90%,法国77%,希腊158%,葡萄牙超过100%,西班牙超过70%。欧美日英这四大主要发达经济体出现如此高的赤字和债务,在和平时代十分罕见。从失业率看,2011年底,欧盟国家平均失业率为10.4%,失业率较高的国家基本是欧洲南部国家,其中最为严重的是西班牙和希腊,失业率在20%左右。

  此外,美国的金融形势非常严峻。据美国货币监督署近期发布的报告称,截至去年底,摩根大通、高盛、富国银行、花旗银行、美银这五大投资银行持有233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但他们所对应的资本金却与此不成比例。比如摩根大通持有70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但对应的风险资本只有1360亿美元,相当于516倍的杠杆;高盛持有40万亿美元金融衍生品,对应的是190亿美元风险资本,杠杆比例是2250。当年次贷危机发生时,破产的长期资本投资公司只有30倍杠杆,而现在五大行却存在如此巨大的杠杆,表明金融风险远未消退。所以,当前的经济形势迫使美欧需要花很长时间应付这些烂账,美欧经济仍未见底,真正要修复资产负债表,未来十年时间恐怕不够,至少日本是20年没有走出经济低谷。

  再工业化也不能将美国经济带出危机。究其原因,世界是一个美元体系,美国一直通过向全世界输出美元获得利益,而再工业化,则是通过向全世界输出产品获得利益,如果美国有一天以产品为主实现贸易顺差时,美元将无法输出,而制造业的利润又远低于通过输出美元所得。同时通过奥巴马任期几年的表现,可以判断奥巴马不可能将美国带回制造业,美国的再工业化不太可能实现。事实上,美国这场危机仍未见底,经济还在往下走,尽管通过压低工人工资促使制造业回流使得就业有所增加,但美国的失业率仍高达8.2%,美国未来很可能面临更大的危机。

  欧洲方面,欧元不会崩溃,欧债危机会促使欧元成为一个有财政统一支持的货币,这种整合要求的是欧洲财政紧缩,逼迫欧洲不断地在经济低迷中挣扎。欧洲经济没有见底,而且未来十年也没有力量跟像中国这样的国家竞争,它需要解决自己的内部问题。

  事实上,欧美国家已经没有更好的吸纳投资的领域。随着危机蔓延,未来所有国家都将进入一个非常漫长的调整过程。随着危机的持续蔓延,不排除一些国家因为调整不成功而“死掉”。欧洲普遍存在产业空心化现象、国家没有能力加大投资以及危机导致国家间“离心”等因素,都将促使欧洲未来退化出一批发展中国家。

  全球主要经济体

  将进入收缩期

  未来十年,世界大趋势的一条主线是主要发达国家将进入一个战略收缩期。这场金融危机严重损耗了这些经济体的力量,迫使他们不得不进行收缩。这个收缩不仅是美国的收缩,也是欧洲和日本的收缩。收缩将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不仅包括各经济体尊严的丧失,还有居民实在福利的丧失。

  发达经济体最主要的问题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严重脱节,因此需要调整以达到两者的匹配,这个过程恐怕要十年。《华尔街日报》曾对总部设在纽约的美国大公司进行调查,三分之一的企业打算或者已经把位于中国的公司转移回美国。直到2005年,日本经济用了十五年时间才基本达到平衡,但接着又遭遇2008年次贷危机的冲击。未来日本走出低谷至少用十五年,现在过了五年,未来可能还有十年时间。这十年时间,日本经济内部力量还在消耗,必须调动所有力量去消化金融烂账。欧洲要解决财政统一问题,所以无暇向外看,这是一个十年的战略收缩期。

  此外,发达国家的战略收缩还有其他具体表现。例如,屈从于某个国际货币的力量在减弱,此外,发达国家会提出很多邀约来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金砖国家也将进入收缩期。未来十年,金砖国家包括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等都将进入收缩期,他们对于外部环境的极大依赖是作出如此判断的主要原因。印度有可能变成金砖国家里面第一个垃圾债券国家。2011-2012财年,印度贸易赤字达1860亿美元,而出口每况愈下。因为石油价格下跌,俄罗斯财政部长称今年可能财政崩溃。据测算,只有石油到117美元/桶,俄罗斯的预算才能平衡。巴西现在状况也不好,出口不振,资本外流很厉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