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狗狗会感到内疚吗?

 昵称535749 2012-07-24

狗狗会感到内疚吗?


狗狗的负罪表情


“我进门的时候,他的表现非常反常。我一看就知道他做了坏事。”她告诉我。我忙追问更多细节。

“他低着头,不敢和我对视,”她解释道,“然后,我就发现啦,它就拉在床底下。”

她花了几个星期来训练她的狗狗亨利,让它不要在地毯上便便。结果呢,它跑到她的床底下解决了。“他知道错了,所以表现出一副内疚的样子,”我的朋友坚持这一看法,并确信狗狗知道自己违反了主人定的规矩。

74%的狗主人相信自家的狗狗会感到内疚。一位狗主人的理由如下:“我感到内疚的时候,我的行为会很反常。同样的情况下狗狗也有同样的表现。我凭直觉知道我的行为是受内疚感支配的,所以,我发现我的狗狗的某些行为也伴随着内疚感。”大约60%的狗主人还声称,狗狗充满内疚感的行为会使他们不忍开口斥责。

有许多证据可以证明动物拥有科学家所说的的“初级情绪”--例如快乐、恐惧。但是,在动物认知学文献中,可证明动物拥有诸如嫉妒、骄傲和内疚之类的“次级情绪”的实例却寥寥无几。解释这一缺失的理由是,产生这种次级情绪似乎需要拥有一定程度的认知成熟度,尤其是自我意识,而这种认知成熟度在除了人以外的动物中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内疚是一种复杂的情感。

但是,据查尔斯·达尔文的观察,这种与内疚相关的行为--垂下头,避开别人的眼神--在其他一些群居性的灵长类动物中也存在。一方面,这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内疚感可巩固社会关系,并能降低侵犯社会成员所造成的影响。对于任何社会性灵长类动物而言,不论是猴子还是人类,这两种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狼群以及被驯化的狗身上,也能观察到这种模式。人们认为,在狼群中,这种与内疚相关的行为可以减少冲突,并获取其他社会成员的宽容,从而巩固社会联系。这与灵长类社会是一样的。这也同样适用于狗,不过他们的社会群体中的成员主要是人。

关键是,作出这种与内疚相关的行为并不能证明他们具有表达内疚情感的能力。内疚行为的出现是不是因为违反了规则?如果是,那就可以证明狗狗们可能意识到犯错了。又或者,内疚行为是否由受到斥责造成的?这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推断,因为如果狗狗“表现出内疚”,主人们的斥责就会减轻。如果是这样的话,内疚行为可能仅仅是一种建立在刺激(例如在地毯上便便)和随之而来的惩罚之上的习得联系--这和“聪明的汉斯”的故事大抵相同。这位“聪明的汉斯”是一匹名声赫赫的马,它靠观察主人行为中透露的微妙线索把数学题作对。这是一种经验问题,通过一场巧妙的试验即可解释。

布达佩斯罗兰大学的一组犬科动物认知学的科学家在朱莉赫克特的领导下设计了这个实验,后来他们将结论发表在《应用动物行为科学》期刊上。

既然许多狗主人声明,他们认为干了错事的狗狗早在坏事被发现之前就表现出内疚行为,而且狗主人还说,在狗狗们表现出内疚的样子后,他们对狗狗的斥责会减轻,那么,这就说明,狗狗的内疚表现可能只是一种习得的推论是成立的。如果受到斥责,表现出内疚可以缩短负面社交行为的影响时间。根据这一点,科学家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来解释两个问题。首先,在迎接主人回家时,那些趁主人不在时犯错的狗狗的表现和没犯错的狗狗有何不同?第二,主人是否可以在踏进家门时仅凭狗狗迎接时的表现,就能断定狗狗是否真的犯错了?

2009年,巴纳德学院的心理学家亚历山德拉·霍罗威茨发现了狗狗为何在挨批之后更有可能表现出内疚行为,不论他们是否真的犯了错或是罪行已经被发现。不过,在实验中,与曾经挨批且罪行确凿的狗狗相比,没有犯错却遭受斥责的狗狗表现出的内疚行为更多。而且在主人根本没有批评狗狗的情况下,这种内疚行为也会出现。

这个新的实验的研究目的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首先让参加实验的四十六条狗狗先与主人短暂地分离,并在他们重逢时确定下来每只狗狗的标准欢迎动作。然后,研究人员训练狗狗们遵守一条社交规则,即桌上的食物是人吃的,狗不能吃。然后,人员离场,让狗狗们与食物独处一室。接着,研究人员开始根据狗狗们迎接主人的方式判断它们是否吃过食物。此外,他们还对主人就能否判断狗狗吃没吃食物进行评估。
实验图片实验图片

图片描述:(A)实验室。小桌前的障碍物能挡住主人的视线,不然主人看见狗狗是否违规。(B)建立标准迎接姿势。(C)研究人员拿出食物。(D)研究人员建立规矩。(E)让狗狗坐下。(F)让狗狗和食物独处一室。

实验的第一个发现就是,狗狗们不会总是表现出内疚行为--只是在某些情况下才会表现,这一观念是错的。与被主人斥责相比,狗狗受到主人的迎接时,他们表现出的内疚行为要少得多。其次,研究人员还想知道,真正犯规的狗狗是否比没有犯错的狗狗表现出更多的内疚行为。结果是:两组狗狗表现出内疚行为的程度一样!这些结论共同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从数据上看,犯错的狗狗和不犯错的狗狗的行为没什么区别。

但是,实验还有个微妙的发现,可能证明犯错的狗狗的确更有可能显示出负罪行为。但是表现的方式却是你想不到的。每只狗狗都有三次迎接主人的机会。第一次是在建立规矩之前,第二次是在建立规矩,且给狗狗犯错的机会之后,第三次也是在建立规矩之后,但这次不给狗狗任何犯错的机会。受到训斥后,所有的狗狗都会在第二次迎接主人时表现出内疚,但只有真正违反规矩的狗狗会在第三次迎接中表现出内疚。


三次迎接


接下来的一组结论同样让人困惑不已。大约75%的狗主人可以断定狗狗是否犯错,这一几率比随即猜测的几率要高得多。但是,狗主人可能会根据他们狗狗之前的表现判断它们是否犯错。在设定社交规则之前,研究人员在每只狗狗的面前摆放过食物,而有些狗狗在学习这条规矩之前就已经设法偷吃过!在这些狗的主人也知道这个情况,在让他们分析后,另外一个结论又出现了:主人们无法判断狗狗是否犯错。他们很有可能只是瞎猜。

正如许多科学研究一样,这些结论也有些棘手,让人摸不着头脑。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实验对于狗狗和主人而言是一种非常不同寻常的情景。有可能在实验室里存在许多新的、扎眼的刺激物,包括陌生的研究人员,这样一来,狗狗们可能工作时内存不足,无法成功地破译这条不许偷吃的规则。也有可能之前的迎接测试和斥责测试改变了狗狗后来的迎接行为。研究人员也承认,“重复地斥责和迎接形成了一种让狗狗摸不着头脑的社交情景--这在研究内疚行为的实验中也是非常普遍的--可能会对行为方式产生影响。”虽然这些情景在此类实验中非常常见,但在更为典型的人-狗交流中是非常少见的。

综合来说,这些结论都证实了这样一种司空见惯的有趣现象:狗狗会在主人发现自己的罪证之前表现出愧疚感。同样地,这也证明了之前的科学结论:不管是否犯错,狗狗的内疚行为是对之前被主人训斥的一种反应。

据研究人员表示,未来的研究应当在狗狗们熟悉的环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探索这些问题,而且应当测试一条由主人和狗狗之间建立的规矩。要确切地知道狗狗是否会感到内疚,或者主人能否在找到具体罪证之前断定狗狗是否犯错,这还有待时日。

不过!狗狗的主人们,拿出你们的信心来!因为就连伟大的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劳伦兹都曾在书中探讨过狗狗的“内疚表情”,他说我们“完全可以确信(狗狗们的)内疚的表情下掩藏着一颗负罪的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