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担起公民教育的重任”全国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刘永和
昨天中午,汪主任把参加研讨会开幕式的任务交给了我,并要求我代表南京市教研室在开幕式上讲话,所以我感到措手不及;我是一个教了20年语文的中学语文教师,而今天参加会议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政治教师,议题也是有关中学政治教育的议题,所以我是标准的外行。但是,北京的杂志社的专家来了,北师大的教授来了,全国各地的中学政治学科的骨干教师来了,作为承办单位之一的南京市教研室的代表,不讲几句也是说不过去的。我想起来一段经历……
2008年,我受南京市教育局委托,带着一个有2名教授、9名特级教师、11名市学科带头人、3名领导组成的南京市骨干教师访学团前往美国加州洛杉矶考察学习,历时22天,收获很大。回来的飞机飞行13个小时,航程中我看见坐在旁边的一位女士带着两个孩子。她在专心致志地看一本类似“口袋书”大小的《圣经》,因为她是美籍华人,交流比较方便,于是借来《圣经》看了一个小时,并与她进行了阅读交流。我终于知道了上帝是如何用六天时间创造了世界和人类的了,但是,我还是难以相信,因此,我以怀疑的态度询问:你,真的相信有上帝吗?真的相信!你真的相信上帝时刻在看着我们吗?真的相信!你的孩子真的相信这些吗?真的相信!……从这些不容置疑的回答中,我体会到那是一种虔诚,一种纯净,甚至是一种高尚……于是,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想到了我们的政治课教学。
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政治课与德育。美国的德育是“小德育”,就是品德教育。但是,美国人的思想道德除却德育教育以外,还有法律和宗教。《圣经》中就有许许多多的道德规范,而这些道德规范在一些国家成为法律依据,甚至就是法律;因此,《圣经》的道德约束力也是极强的。中国缺乏宗教的约束,因而,方方面面的教育也就非常必要;因此,长期以来,中国的德育是“大德育”,其中有品德教育,还有法制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等等。那么,这四个方面的教育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的政治课教学在这个“大德育”中有什么地位?处于是么位置?与其它方面是什么关系?我们政治教师是否应该考虑做“大德育”的主导者?否则,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怎么成为核心?我觉得,目前,政治教育是其中唯一通过考试科目的课程教学实现的,因而政治教育引领德育应该当仁不让,政治课教师应该勇于担当!
我第二想到的是,政治课与文化。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这个活动是要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而这些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这个“社会背景”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文化,这一点很重要。抛弃了“社会背景”,我们的教育就会走样,就会失效,就会走上歧途。《圣经》中的拯救自己,拯救自己的灵魂的文化也是深入人心的,因而,在几百年的“个性解放”的进程中,美国逐渐形成了“人人好了,国家好了”的文化;而中国历来是“集权制”的文化,国家意志、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因此,中国的文化是“国家好了,人人好了”。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而且已经融在血液、深入骨髓了。因此,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等,是与中国文化紧密联系、不可动摇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很多问题,我们就不会把中国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做简单的对比,甚至盲目羡慕西方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因为那是他们的文化决定的。
我第三个想到的是,政治课与教学。《圣经》是怎么传播的?有传教士传教,有教堂传教,这也是一种“灌输”,而且效果很好。西方人“搞”政治,我们“教”政治,真的很不容易。西方人非常佩服中国人能把政治当课程来讲授,而我们的实践证明,政治不仅可以教,而且还很有效果。在与美籍华人的交流中,我清清楚楚地知道甚至理解她们对于上帝的深信不疑,但是,我也明明白白地感到,我是不可能真诚地相信有上帝!打死我也不会相信!因为我无法相信!为什么?就是从小的灌输式教育!我从小接受的是社会主义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是集体主义教育,是无神论的教育,有违这些教育的东西我很难接受,甚至不齿!于是,我认为,“灌输”应该是教育的一种方法,意义灌输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我就是一个明证。当然,我不反对还有许许多多的政治课教学的方式,但是,我们也应该研究怎么样灌输才会有效,——这确实应该是我们的中学政治教师应该潜心研究、深入实践的。
我第四个想到的是,政治课与公民。公民教育与人的教育有什么区别?我看区别在于我们要在人的教育上,增加或者强化公共意识、公民素养。成人了,成才了,一定成为公民了吗?我看不一定。只有当一个人具有了社会道德、社会责任才成为公民。南京市公民教育起步早,范围广,进步快,有许多典型的学校和优秀的项目,特别是南京把公民教育和课程改革结合起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天,全国研讨会“担当公民教育的重任”在南京市江宁区顺利举办,可喜可贺!一是体现了北京的杂志编辑和北师大教授的责任,二是体现了南京市、江宁区、东山外校的教育人的担当。这次会议,为南京的公民教育带来一股强劲的东风,我们一定会“直挂”研讨会的“云帆”,“济”公民教育的“沧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