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滲透壓發電:濃縮海水和污水處理水蘊藏巨大可能-02

 for_you_forever 2012-07-25
最大滲透壓約為60個大氣壓

滲透壓發電的實證設備(提供:東京工業大學教授谷岡明彥)
        海水淡化時產生的濃縮海水的鹽濃度大約是普通海水2倍。直接將之排入海中會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因此,現在是將之與污水處理設施處理污水產生的淡水混合,使其濃度與海水達到一致後排入大海。與有效利用濃縮海水相比,谷岡教授更為關注的是「混合」。

        谷岡教授說:「單是把濃縮海水與淡水混合在一起實在可惜。我想利用半透膜把二者隔開,使之產生滲透壓,這樣一來就能夠獲得電能。」

        其實,最先提出滲透壓發電的是以色列人,時間是在1976年。在1980年代,日本也出現了滲透壓發電研究者。發電雖然獲得了成功,但未能投入實用。

        一直對滲透壓發電興趣濃厚的谷岡教授在聽到徵集辦法的消息後,產生了在福岡市的大型海水淡化設施中實現滲透壓發電的想法。

        濃縮海水與淡水之間的最大滲透壓約為60個大氣壓。只需其中的一半,也就是30個大氣壓,就能夠得到與落差為300米水電站相當的發電能力。但在當時,相關人士認為得不到與研究開發相符的成果。

        谷岡教授說:「2005年,我將滲透壓發電相關的研究內容匯總成論文進行了發表。但沒有引起人們太大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NEDO表示了強烈關注,並且提供了扶助,這樣我們才得以建成了實證設備。而且,以福島縣的核電站事故為契機,很多人都開始關注滲透壓發電。」

利用濃縮海水的壓力反覆嘗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