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形态的机会与风险
突破形态是趋势理论中关键点,趋势理论认为突破形态是对原有趋势的改变或加速,有向上的突破形态和向下的突破形态,其中涉及角度与力量,还有许多其它的因素,由此可见突破形态是很复杂的形态,深入研究可以写一部大部头的专业教科书,本文只研究突破形态中的一种――突破前高点。
何为突破形态?
形态分析是技术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市场横向运动时形成的各种价格形态进行分析,并且配合成交量的变化,推断出市场现存的趋势将会延续或反转。价格形态可分为反转形态和持续形态,反转形态表示市场经过一段时期的酝酿后,决定改变原有趋势,而采取相反的发展方向,持续形态则表示市场将顺着原有趋势的方向发展。形态理论是通过研究股价所走过的轨迹,分析和挖掘出曲线的一些多空双方力量的对比结果,进行行动。
突破形态从趋势的角度理解,突破形态主要有4种:下跌趋势的加速突破、下降趋势向上的转折之突破、上涨趋势的加速突破、上涨趋势向下的转折之突破。
突破形态从后市持续的结果来判断,又分为二种:真突破与假突破形态。比如上涨趋势的加速突破形态可能演变为诱多的多头陷阱形态;比如下跌趋势的加速突破形态可能演变为诱空的空头陷阱形态。
本文只研究上涨趋势的加速突破形态。主要是想解决几个问题:真假突破的判断;真假突破的对策;上涨趋势的加速突破形态的关键点;实战注意事项。
正常的情况下,研究上涨趋势的加速突破形态:
他人的研究主要围绕二点展开:
A点是许多投资者所认为的重要颈线,B点是许多投资者认为较好的介入点。(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在网络上自行搜索一下,对照着看群斌写的突破形态心得或许你的收获会更大。)
群斌的研究思路:

群斌研究不确定或重要的内容时,喜欢借鉴别人的经验或成果,然后在此基础上细化,并做出有价值的实用的创新。比如把别人的对上涨趋势的加速突破形态之成果作为自己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把上图转化下图,并在此基础上对重要的关键点做出总结。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图形之转化”,股票最基本的图形是分时图,然后转化为K线,K线图有1、5、10、15、30、60分钟周期,更大的周期是日、周、月、季、年周期,这是常见的K线周期特征,还有些特例,就是有些软件可以把K线设为2天、3天等等不同的周期,这是软件的图形转化功能。那我是如何把大家常见的形态转化我的研究内容呢?我假设图2是周K线,图3是日K线,这就是图形之转化,其实这是基本的知识,对于有3年以上实战经验的投资者是很容易搞懂的内容。
下面主要谈图3的细节及运用:
图3是一个标准的上涨趋势的加速突破形态,那该图那些是投资交易的关键点呢?
最关键的是真假突破的判断,然后根据该要点评估当下的趋势以及机会与风险。
1、真假突破的判断;
说到真假突破,必须谈一下颈线。可以说在具体的真假突破与实战中,准确判断颈线位是操盘成功的关键所在。
何谓颈线?就人类而言,每个正常人都有颈(俗称脖子),它是头部与身体的分水岭。一般而言,颈属于头的一部分,而头部与身体真正的分界线即是由左肩贯穿左颈部、右颈部而与右肩相连之直线,这条线被称为颈线。
股价波动进入盘局时,会出现各种不同形态,费时较久的则有头肩形态,诸如头肩顶、头肩底、复合头肩顶、复合头肩底。将形态用简单图形表示,便可看出颈线何在?它是确定后市价格形态进一步发展以及测算最小价格目标的要点。
在群斌的理解中,上涨趋势的加速突破形态的颈线有二条,一条是前高点与后面突破的点的连线为之一条重要颈线,图3的假设是B点的平行线;另一条是我总结的重要颈线,这条线在突破前高点之前的“小突破”的高点一线,图3的假设是A点的平行线。(没从其他研究该形态的资料中看到这一点,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很多时候股价调整到时就不再下跌了,说明他是很重要的一线。)
在我看来,股价只要有未来10天不跌破这二条线均是真突破,若在10天内跌破这条颈线,那么就是假突破。
有些研究专家认为,只要股价站在前高点之上3天就是真突破,否则归为假突破。值得借鉴,但我认为需要加上第二条颈线比较好,这样能确保对上涨趋势的正确判断。在我看来,只要没跌破第二条颈线,仍然处在上涨趋势加速形态之中,若破了第二条颈线,那么就可以说明是假突破,并且股价可能进入振荡趋势中,至少不是上涨趋势的加速形态。
这样判断真假突破,或许许多投资者认为没有多大的价值,是根据事后结果来确定真假突破,有没有一种方法(标准)可以在事中就可以确定是真假突破呢?群斌不知道那种事先或事中知道真假突破的方法。
2、 真假突破的对策;
假设真假判断的标准是“10天没跌破A点平行线就是真突破,否则就是假突破”。那么在群斌看来,风险最小的位置就是E点至F点,但是,风险最小但并不意味机会最大。
理想的买入点应该是机会大于风险,而不仅仅是风险最小化,如果追求风险最小化,那购买国债是最为安全的投资品种,犯不着花心思来研究股票了。
股市是一个不确定性最大的地方,既要机会大,也要风险小的好事是会存在的,但是这二者都同时存在的话,则交易的机会频率会错过很多。最后的利润就是不确定的了。
1)、激进的对策:
买入点:在B-D之间买入是比较好的一个位置;
止损点:把止损设在低于A点的平行线之下0.98处,破位了就止损;
持有:在没有止损或止赢之前就持有;
止赢点:根据盘面做止赢点
本对策不好之处就是冒了较大的风险,好处就是会有许多交易机会,这个对策最后能否盈利之关键在于二点,一是能否让盈利跑赢?二是成功率大于失败率?
适合:年龄在40岁以下的投资者;职业投资者。
2)、稳健的对策:
买入点:在E-F之间买入是比较好的一个位置;
止损点:把止损设在低于A点的平行线之下0.98处,破位了就止损;
持有:在没有止损或止赢之前就持有;
止赢点:让盈利奔跑+目标位约在“E点至A点平行线之差”的E点上面的3倍处。
本对策不好之处错过许多强势的上涨机会,好处就是始终保持3倍或更大的回报优势,中长线盈利机率比较大;
适合:稳健的投资者
3)、保守的对策:
买入点:在E-F之间买入1/3,若如预期一样向G点进发,则加仓1/3,再涨到H就再加1/3;
止损点:把止损设在低于A点的平行线之下0.98处,破位了就止损;
持有:在没有止损或止赢之前就持有;
止赢点:目标位约在“E点至A点平行线之差”的E点上面的3倍处,只要达到目标就逢高减持。
本对策不好之处错过许多强势的上涨机会,好处就是始终保持3倍的回报优势,中长线盈利机率比较大;
适合:保守的投资者
在应用上述战术时,若能和其它策略结合起来一起使用,那么机会或许更大一些。
比如群斌在运用上述方法时,优先选择“跳空追击”这一招,效率有时会比较大,还有可以结合时间的力量(3、6、9天)来评估趋势,若是趋势明显比大盘强,明显是真突破,那么我在第6天至9天之间买入处在上涨趋势中的个股,这样的机会也比较大,或许利润会更大一些。
1、成功率分布与优化:
1、E-F之间买入的成功率分布:
市场一般的情况下,在E-F之间介入的成功率略大于50%的;市场较差的时候,在E-F之间介入的成功率略小于50%的;在市场行情较好时,在E-F之间介入的成功率大于50%,甚至大于60%,我对此进行优化,成功率超过了80%;
2、B-D之间买入的成功率分布:
市场一般的情况下,在B-D之间介入的成功率略大于35%的;市场较差的时候,在B-D之间介入的成功率略小于35%的;在市场行情较好时,在B-D之间介入的成功率大于35%,甚至大于40%,我个人对此进行优化,成功率超过了45%;
投资者可以对一些形态的买点进行优化,借此提升特定形态的买点成功率。
2、风险报酬比
根据《专业投机原理》中对风险报酬的相关描述,推导出交易中的风险报酬公式:
风险报酬比 =预期风险/预期报酬;
预期报酬 =预期最小盈利点数 * 预期盈利行情出现的概率;
预期风险 =预期最大亏损点数 * 预期亏损行情出现的概率;
下面列出几个常见的关系:
风险报酬比 需要成功率
1:1 100%
1:1.5 80%
1:3 50%
1:4 40%
1:7 25%
由于交易是需要交易成本的,所以成功率在50%,输1元的风险,就需要有3元的潜在回报,否则就可能无法赚钱。据此,推理群斌所提出的对策是否具有盈利之可能。

激进型对策成功率可以提高到40%以上,成功时盈利是4元(让利润奔跑,可以计算10次的成功平均利润),亏损时是1元,据此推理结果是正确的对策。

稳健型对策成功率可以提高到70%以上,成功时盈利3元(让利润奔跑),亏损时1.5元,据此推理结果是可以盈利的。
保守型对策成功率可以提高到60%以上,成功时盈利3元,亏损时只有0.5元(1/3仓),据此推理结果是可以盈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