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1年初二上11月教学案例

 天雷教育 2012-07-25

《心有他人天地宽》教学案例

 

 

曾经读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孩子在赵老师上课没收了他的脸谱纸牌后,写下了:“赵老师你不得好死”的纸条。赵小华老师从“举报人”手中拿到这张纸条时,显得非常平静。她把这个已经吓得瑟瑟发抖的孩子叫到办公室。出人意料的是,赵老师不但没有大发雷霆,而且还为孩子耐心地纠正错字,因为孩子把写错“得”写成“的”,把“好”写成“号”了。她让孩子把写错的字写三遍,然后,依旧平静地告诉这个孩子:“其实每个人都是要死的,或早或晚都会死,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活着的时候不好好的读书,到死的时候就会后悔。你还小,有些话你可能还听不懂,以后你会明白的。你可以回教室了,去上课吧!”结果,这个孩子满脸泪水,连连说道:“对不起,赵老师。”读了这个故事,我被赵小华老师的一颗宽容的心感动了。

宽容是金,它是一名教师必备的德行,它来源于老师对学生的热爱。这种宽容之爱,让老师走进学生的心田,理解他们,爱护他们,能让孩子们走进老师,听之信之,身心健康的成长。

在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孩子们的共同学习,我也深深体会到了宽容的宝贵。教研课上,后排的两名男生不知为何闹起矛盾,低着头用胳膊撞来撞去。我一边讲课一边注视他们,但他们全神贯注的激战,甚至用上了脚。听课的领导、老师开始小声议论。我停止讲课,用眼睛注视他们,一时间教室里的气氛凝固起来。那两个同学也被突然的寂静抬起头来,随即涨红了脸,手足无惜,我微笑着说:“老师早已向你们行‘注目礼’了!”教师里响起了一阵轻松的笑声,教学又恢复了正常。那两个男生坐直了,认真的听课,再也没有走神。正是这种宽容之心,使孩子们能够在一种心态中接受批评,取得了“含蓄以养人之愧,令其自新”的批评效果。

宽容说起来简单,其实,它应渗透在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点点滴滴中。我们应该于细微之处显宽容,宽容就是爱心,宽容是理解,宽容是尊重它能使教师变的胸怀宽广博大,它能使孩子们在胸怀宽广博大中看到人情的真善美,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的可爱多姿,能让以孩子们同样以一颗宽容之心面对他们的同学、朋友、家人、将来,身心健康的走向人生,走向社会。这就是宽容的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