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参赛】教师备课的误区及分析

 天雷教育 2012-07-25

教师备课的误区及分析

     

备课是教师理所当然要做的事,毋容置疑的。一直以来有的教师对备课的这个问题还存在着许多的误区和不解,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误区之一:备课是为了“迎检”或“好看”。

有的学校让教师备课的主要目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所以对教师备课的教案的检查,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具体的要求,在检查时也只是看教师的书写是否工整,步骤是否齐全,只是看表面的形式,是为了好看而已。并没有把备课看做是让教师明确上课的思路,是对教师上课的课堂情况的预设,是为了让教师更好地上好课。

误区之二:教师集体备课就是相互抄教案。

有的教师认为集体备课是相互依赖的最好方式,甚至认为集体备课就是形成现成的文稿大家享用。有些学校出现了“教师一个人备出一至两单元,大家共同享用”的集体备课的假象。这样做是最不利于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的,也不利于教师个人特色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误区之三:“备课”与“上课”是两层皮。

有的教师提前几天甚至是一周就把课备出来了,结果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化,精心设计的教案不能直接用于课堂教学,教案完全成了摆设,也有的教师写教案就是为了完成学校的检查而已,上课就拿着一本书,写好的教案也放着不用,讲到那儿就算那儿毫无计划性。即那里打筢那里住犁。所以,所谓的备课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和上课的实际情况脱离,形成了两层皮的现象。

误区之四:只备教材,“目中无人”,只备知识,“缺少思想”。

有的教师在备课时,把三位目标以及教学的重点、难点、知识点等按照教学参考书抄写的很全,却忽略了这些都是在“人”存在的基础上实现的,也就是学生知识水平、思想状况、接受能力、生理心理特点等这些非常重要的因素,所有那些的要达到的目标都是在了解这些状况的基础上完成实现的。有的教师备课只是备知识,人云亦云,缺少自己的独到见解或想法,缺少对学科思想的渗透,缺少对学科思维特点的把握,简单的说教化代替了学生的对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误区之五:只备教法不备学法。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是为了不教。而大部分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更多的是注重自己的教法而没有把如何让学生学会的学法放在首位。不能真正地体现教师的学习策略的指导。究其原因是教师与学生观念还没有改变,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观念还没有改变。

误区之六:备课不能对教材内容进行“第二次加工”,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功能。

其实教师的备课是对教材内容的深加工的过程,是对其结构、体系、思想等方面的在创造过程,应该体现其趣味性、鲜活性、实效性、思想性、时代性的特点,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材的内容教学选择加工。教师对教学流程的设计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有的教师在备课或教案中,以及教师的课堂里几乎没有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活动,不能主动地开发课程的教学资源,不肯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怕浪费时间,因此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误区之七:教师没有多少时间备课和写教案。

一个教师在班上的时间有多少,教师要上课、要批改、要听课、要开会、要辅导、要上自习课,还要解决教学中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班主任要看班,要和学生的家长沟通,要找学生谈心等,教师能有多少时间备课呢。所以每当学校要检查教案的时候,就有很多教师抄袭别人的教案,或者直接上网下载现成的教案打印出来以应付上头的检查。只能如此而已,学校领导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这种检查也是一种无用的、表面的而已,长此下去备课与写教案就是一种形式了,教师也就不重视了。

误区之八:备课无用论。

很多教师认为备课无用。对备课重要性认识不够。其实教师对学生的课后辅导,有很多都是因为在课堂上没有真正落实好,是备课不充分的缺失导致的。有效的备课才能备而有用,才能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学。

作为教师,备课是最起码的工作和职责,为了孩子还是要好好备一备课的,不然就对不起自己的这份职业和自己的良心了。良心要是不安,就不会快乐了,也就不会幸福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