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谈谈北京暴雨

 风临酒把2 2012-07-26

关于北京7月21日大暴雨及其后续,我谈点自己的见闻和感想。

1、关于气象部门的精确预报和后期小笑话

北京721暴雨,北京气象部门的事前预报是极其准确的!

7月20日就有了天气预报,预报的是21日午后一直到22日都有特大暴雨。21日上午我九点半出门去超市,开始飘小雨了。到了超市买了两天的粮草(吃的、喝的、抽的),结账的时候发现明显的人比往常多。10点半回家,依旧是飘小雨。

中午一过,暴雨就如期而至。然后一直到晚上。特大暴雨。在超市购买粮草的时候,接到一个下午聚会的电话,很明智的直接推掉了。于是可以在家舒服的看电视上网,无需堵在北京的路上了。

这两天看见北京气象局解释自己为何没有在暴雨期间群发降雨信息的时候,归结到技术原因,惹得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跳出来高喊“技术绝对没问题”,不由得叹气。

这次暴雨,北京气象部门在天气预报的准确度上真的做的非常的好。至于暴雨期间的短信提醒,政府部门的规矩是首先要有人提起,提的人还要会写报告,写好之后再到归口信息部门审批,审批之后报财政,财政再拨款,再招标,再实施。说白了,北京气象部门也就是没想到需要自己做这个事情。

再或者说,北京气象局也缺陷纵横捭阖的人才。因为北京的《手机报》就是一个现成得不能再现成的信息平台。7月20日的《手机报》晚间版北京新闻版块头条就是21-22日北京有暴雨,7月21日的《手机报》早报提醒午后到夜间有“大暴雨”,还有气象专家提醒“今晚夜间最好不要外出。”《手机报》是具备随时插播紧急通知的功能的。类似《手机报》这样的移动信息平台i,北京还有《电子政务报》,《信息北京》等等。北京气象部门只是欠缺一个和《手机报》这样的移动信息平台以及和三大运营商的一个紧急情况下的主动接口而已!

所以北京气象部门面对为何暴雨期间没有短信提醒的询问,只需要老实回答“没有事前做好那排”,再回答“马上联系各部门和运营商联手解决”就可以了。非得二百五似的来个“技术问题”想推个一二三,惹得三大运营商出来辟“谣”,暴雨前干得挺棒的工作,就这样子自己给自己一嘴巴。

看得俺直叹气。不过俺对北京气象部门的预测是很佩服的,对《手机报》也是很感谢的。

二、关于广渠门的悲剧和北京立交桥积水的应急响应

北京大暴雨,堵车是用脚趾头想都知道的事情。因为北京不下雨都爆堵的。

不过广渠门下淹死人可真没想到。我早两年就住崇文门的新景家园,对于广渠门立交那块很熟悉的。

北京立交桥的大雨抢险应急计划,我知道绝非空文。前两年北京被淹了一次,好像是丰益桥等几个桥被灌得一塌糊涂之后,北京就启动了针对立交桥和路网的抢险应急计划。那个计划是很先进的,把北京和积水有关的各个部门全部给框了进去,可以根据雨量的大小做出自动的模型推演并进行相应的预案。

这就是7月21日暴雨,7月22日上午整个北京交通基本正常的原因所在。宋鲁郑这鬼扯大师的“暴雨之前,防汛部门就在78个泵站、56个下沉式桥区备勤; 针对全市共90座立交桥,已经制定了一桥一预案,并有大型抽水泵车做到车等雨。”绝非虚言。

所以我在家看新闻的时候看到广渠门桥下淹死了人真的是大吃一惊。当时第一反应就是:难道北京那个所谓的一桥一预案系统竟然是一个银样镴枪头不成?第二天再看新闻,各处立交桥的积水一早就排空了,显然我知道点皮毛的那套系统又是起作用的。

这就扯到这几日最热的一个话题:积水情况下如何从车内逃生。城市暴雨积水,再好的排水系统也有无法对付瞬间流量暴增的时候,这个时候开车被困水中如何办?广渠门下不幸遇难的司机,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告诉我们每个人生存避险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三、关于房山的惨痛损失

北京这次损失最惨的是房山。人员伤亡的数字,现在都在统计,最后会是如何的惨痛,只能静待公布的结果。

北京721暴雨最大的失误,不在市区,当然更不在什么气象、排水、交警等部门,而在于多年来山区治水的疏漏才是。

有句俗谚到:“易涨易落山溪水”。房山是太行山水系到华北平原的重要通道和出口。去过十渡景区的人都应该知道,拒马河在十渡景区中间流过,河谷边上就是陡立的峭壁。洪峰一到,逃都没地儿逃。可是这样的地方,一路上村庄、度假村林立,真是多少年没被大水冲过,政府到民间都麻木了。

明明21日,22日预报有大雨,十渡景区里边竟然还有数万人,这个问题真的该深思!

同时从各方面报道来看,对于拒马河水系这样发源于山区、经行于山区的河流,其沿线的建设规划和预警机制在这次大暴雨前显露出极大的问题。

北方多少年一直少雨,河道、泄洪道都成了耕地、林地、场院,水库由于缺乏水源也疏于修缮,暴雨以来,河道不畅,夺堤溃坝的事情难免,事前又没做好预警、疏散,人员财产损失难免啊!

多年前温室效应之说刚刚兴起的时候,就有科学家预言以后局部极端气候多发。

北京不只是是五环以内啊,还有众多的远郊区县。房山、门头沟、密云、怀柔等地都是山区。这次是房山,下次会是谁呢?

希望这次房山的大灾,能促进北京治水和预警的进步。

 

一点杂感,我一个江湖人,不在其位,就不该谋其政。谈论这些事情,很有点狗拿耗子管闲事的感觉。信手写来。各位看官,爱看就看,爱骂就骂吧。


(桢之干,7月25日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