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入分析Linux内核源码——(下)

 fhr625 2012-07-26
Linux内核发展到现在已经相当庞大,要想在一段时间内搞清所有的内容几乎不可能,因此,本书对内核的分析也集中在几个主要部分的主要内容上,其运行的平台也只选择了i386的单CPU,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我们也会讨论SMP(对称多处理机)的情况。走进Linux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走出来同样不容易。阅读Linux源代码如同你阅读一篇优美的作品,她会深深地吸引着你,既可以满足你好奇的愿望,也可以检验你挑战困难的勇气。 [ 阅读全文 ]
第1章 进程间通信
所谓管道,是指用于连接一个读进程和一个写进程,以实现它们之间通信的共享文件,又称pipe文件。向管道(共享文件)提供输入的发送进程(即写进程),以字符流形式将大量的数据送入管道;而接受管道输出的接收进程(即读进程),可从管道中接收数据。
第2章 虚拟文件系统
虚拟文件系统又称虚拟文件系统转换(Virual Filesystem Switch ,简称VFS)。说它虚拟,是因为它所有的数据结构都是在运行以后才建立,并在卸载时删除,而在磁盘上并没有存储这些数据结构,显然如果只有VFS,系统是无法工作的,
第3章 Ext2文件系统
具体文件系统管理的是一个逻辑空间,这个逻辑空间就象一个大的数组,数组的每个元素就是文件系统操作的基本单位——逻辑块,逻辑块是从0开始编号的,而且,逻辑块是连续的。与逻辑块相对的是物理块,物理块是数据在磁盘上的存取单位,也就是每进行一次I/O操作,最小传输的数据大小。
第4章 模块机制
模块是内核的一部分(通常是设备驱动程序),但是并没有被编译到内核里面去。它们被分别编译并连接成一组目标文件,这些文件能被插入到正在运行的内核,或者从正在运行的内核中移走
第5章 设备驱动程序
在Linux 中输入/输出设备被分为三类:块设备,字符设备和网络设备。这种分类的使用方法,可以将控制不同输入/输出设备的驱动程序和其它操作系统软件成分分离开来。
第6章 网络
Linux优秀的网络功能和它严密科学的设计思想是分不开的。在分析Linux网络内容之前,我们先大体上了解一下网络部分的设计思想及其特点,这对于我们后面的分析很有帮助:
第7章 启动系统
加电或复位这一项代表操作者按下电源开关或复位按钮那一瞬间计算机完成的工作。BIOS的启动是紧跟其后的基于硬件的操作,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完成硬件的初始化,稍后还要对BIOS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