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关注学生的策略2012-07-26 本文转载自kongxiangfa0451《课堂上关注学生的策略》 关注学生的发展,其实质就是关注人。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它表现为乐学与学会、会学的关系;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它表现为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它表现为认识与情感的关系。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1、关注问题的生成。新课程主张建立师生共同作为交往主体间的平等对话关系,因此强调进行更多的探究性对话:教师与学生凭借各自的经验互相提问,相互质询,频繁互动与交流,通过心灵的交融、思想的不断交锋、合作探究,展开开放性、探究性、富有启发性、引人思考的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对话,实现知识的共同建构和主体个性的自主发展。其实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否则就会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独立质疑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2、关注学生的参与面。在上课时,扬学生之所长,避其之短,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热情。比如对于一些胆小的学生,只要他们能积极参与就应该表扬。对于班中一些理解、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老师就要注重培养他们的交流和应对能力。只有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才能让他们切实在自己的基础上有不同的提高,才能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当然,当每个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老师还应及时对他的发言予以正确的评价和表扬,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切实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认可。 3、关注学生自学效果。不仅如此,在上课时,为了让大多数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用时间来换取学生的思维空间。我们在教学时,往往会遇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刚一提出问题,就会有学生立刻举手。此时,如果老师马上就叫学生回答,那么,学生的思考往往不够全面、理解不够深,也让其他没考虑好的同学失去了思考的时间。如果老师能微笑着说:“有的同学反应敏捷,真棒!你能像其他同学那样考虑得更周到些吗?”这样既保全了这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又鼓励全体同学继续思考。相信在时间的保证下,同学们都会比刚才说得更好。 4、关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交流。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应深刻的意识到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交流也应是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让课堂教学从单向交流变为多向交流,学生从静听变为互动。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倾听同学发言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理解、评价等能力。合作学习是一种以生生互动为价值取向的交往性学习方式。相对于全班范围的交往,将班级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能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人数较少的小组里,学生主体间互动的频率比全班性的师生互动频繁,同时对每个学生的主体参与情绪、主体互动水平、主体参与效度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因而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间高频率、高水平的交往互动。 5、关注学生学习差异性。如今我们灵宝的课堂教学一般都分有4-8人不等的学习小组,每组既有优生,又有潜能生。组长由优生和潜能生轮流担任,不要终生制。一方面使他们彼此学习,互相帮助和督促;另一方面使他们“正人先正己”,学困生当上小组长后,他自己也会做的很好。还可以将全班同学分为优、良、中三个不固定的,由教师自己掌握的动态管理级别。发现某个学生进步时,鼓励其不断起跳,释放潜能;发现某个学生退步时,及时做好转化工作。不断变化的学生,不断调整级别,提出新的要求。 总之,在新的课程体系下,关注学生的发展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教学中常抓不懈,才能达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