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桥“搬家”移动数公里毫发无损

 苏迷 2012-07-27

  村民龚阿姨站在桥上讲述南厍的历史。

  本报驻吴江记者 高戬

  位于吴江南北快速干线边上的松陵镇南厍古村落,最近突然“飞”来了一座古桥———至少有120年历史的太平桥,原来位于南厍村西北方向的长安村———距离它的“新家”两公里。

  和太平桥一起“搬家”的,还有原本位于松陵镇芦荡村的奖励桥和永安桥,它们的迁徙之路长达5公里,目前落户松陵镇八坼社区农创村。

  值得庆幸的是,这三座因为城市建设需要而“背井离乡”的古桥,目前均毫发无损地落户新居。

  “搬家是不得已的抢救措施”

  众所周知,古桥属不可移动性历史遗存,那么,吴江市文保部门为什么要兴师动众地对这三座古桥进行搬迁呢?“对这三座古桥进行移建,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松陵镇文体站站长顾春荣介绍,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长安村和芦荡村的居民已经被整体动迁,两个村子的土地被征收后将建设动迁农民安置小区。顾春荣说,原址保护是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最佳方案,但这三座古桥不具备原址保护的条件:首先,其原址即将开展大规模的施工,古桥若不搬迁很可能在施工过程中受到破坏;其次,三座古桥的原址均地势低洼,平整土地时很可能被彻底填没。“所以,吴江市文保部门经过多次考察会商,决定对它们进行移建。”

  记者了解到,太平桥初建无考,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建,为单孔石拱桥,1994年被吴江市政府列为文物控制单位;奖励桥原名寿星桥,初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重建,为单孔石拱桥,2011年被吴江市政府公布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点; 永安桥初建无考,民国六年(1917年)由江南水利局拨款重建,为单孔石拱桥,2011年被吴江市政府公布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点。

  与这三座古桥移建同时进行的,是吴江老城盛家厍地区建于民国年间的红桥的原址修复工程。
  古桥移建比造新桥难得多

  松陵镇文体站工作人员盛秋荣是古桥移建工程的现场负责人,他感慨地说,移建古桥的难度,比造新桥的难度大得多。

  古代单孔石拱桥建造过程大概是:首先在河道两侧靠近岸边的河床上打入木桩或石桩,然后在桩基上修建基础,接着在基础上铺设水磐石(位于水平面附近),然后再搭建拱券,再垒砌两侧桥堍的金刚墙并往里面填充土石,最后铺设石阶和桥面石、安装桥栏石板。“古人虽然没有现代化的机械和建材,但他们的营造技巧令人惊叹。”盛秋荣告诉记者,三座古桥所有石构件之间均没有粘结剂,但它们历经百年风雨仍屹立不倒,“最让人惊叹的是拱券,工匠在每一块拱券石的顶端均雕凿了榫卯结构,石块相互咬合得十分紧密,牢牢地支撑着桥面。”

  文物修缮的原则是“修旧如旧”,这三座古桥移建后必须不能走样,这是移建工程中最大的难点。因此,施工人员事先对桥身上的每一块石头进行编号,测量桥身的各种数据,然后绘制施工图纸,接着再按照和建桥相反的次序,按标号逐一把石头拆下来,小心翼翼地运到移建的场所。在重新安装时,施工人员首先在整个河床上打满钢筋混凝土桩基,每根桩的深度均超过4米,然后在桩基上浇筑钢筋混凝土的平板基础;接着,再根据古代造桥的方法,按照每块石头的编号,把它放在原来的位置上。这种新旧结合的施工方法,可以保证古桥架在牢固的基础之上,有效地控制沉降,而水面以上的桥身,则和以前一模一样。

  日前,移建的三座古桥以及原址修复的红桥通过了文物专家的评审。
 “每一座古桥都要留给子孙”

  昨天下午,记者探访了三座古桥中的一座———搬到南厍村的太平桥。

  太平桥现坐落在南厍村的南侧,横跨一条南北向的小河,桥的东侧就是一座财神庙,庙桥相连,相映成趣。

  这座“飞来”的古桥,给了南厍村民们巨大的惊喜,同时也勾起了他们的回忆。“南厍以前是一个相当热闹的集镇,光茶馆就有12爿。”74岁的龚阿姨告诉记者,村里以前有一条东西向面临河道的商业街,两边店铺林立,一条长长的廊棚覆盖了整条街,即便下暴雨,街上的生意也不受影响。如今,往昔繁华的街景早已消逝在岁月长河里,那条让老南厍人骄傲的廊棚,只剩下一两处残迹。

  龚阿姨说,过去南厍的老石桥也很多,可多数被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给毁了,如今,只剩下两座———永宁桥和聚龙桥,“现在又多了这座太平桥。”

  历史上吴江古桥梁大大小小有2000多座,但目前仅剩200多座,“现存的每一座古桥都是弥足珍贵的,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把它们保存下来传给子孙。”顾春荣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