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们不知该何时退出竞争

 伟天英 2012-07-28
争心理:人们不知该何时退出竞争

心理导读:在拍卖场上,赢家和第一个出价的人都要支付拍卖的费用。这种“赢家通吃,输家也得买单”的竞争观念正推动着人们不断地参与竞争。 ——www.xinli001.com

当你身处人群中时,只有少数人会觉得还有下一次的大开眼界的尝试。比如,拍卖20美元的账单,开盘价是1美元,然后以1美元的价格加价。赢者通吃,但仍有一个问题:赢家和第一个出价的人都要支付拍卖的费用。

这还不算完。每个人都可以退出拍卖,但有两个投标人必须继续互相高价购买,不管你是否愿意继续,还是沦落到当那个得不到东西又得付钱的人(输者)。这么看来,他们要多付20美元,这样看似不合理,但又好像并非完全不合理。毕竟,是你自己愿意开始出价第1美元的,对吧?一旦你加入竞拍,你觉得“只要多出价一美元就有可能获胜,总比什么都得不到要强多了。所以,这是值得的!”

这种“赢家通吃,输家也得买单”拍卖观点,引领了一些重要的看法,关于进步、竞争,尤其关于现代生活。放眼现在,数百万的投资多用于鲜少成功的事业上——这些失败者们要承担债务,在类似那些他们无法涉足的教育领域。结局是,大多数都失败了,也有一些被选上了,但那些被中止的仍然需要付费。

想想看,你已经在这个选举的季节花了数十亿。而事实上,不管输赢都要付钱,当候选人在激烈的竞争中铤而走险做些丑陋的事情时,是因为他们都不希望做那个输了却还要付钱的倒霉蛋。

在进化论中,想想看,到底是做一等男人,还是做那些没有结果的二等男人,竞争是通过各种投入来体现的。

拍卖行为也可解释为一种战争。我们一般认为自大狂会让领导不甘妥协,但事实上拍卖的竞争观点会带里“杀戮”的效果。领导人会说:大不了再派一个士兵,要不然,之前的那士兵不就白死了么?这是值得的,直到两个士兵都牺牲。

我们对拍卖又爱又恨。这是我们最好的发动机,用于科学和文化领域里的进步和创新。但是,拍卖也会错误分配资源到某些领域,那些铤而走险的失败者们浪费了资源而一无所获。

政府最不被认可的一个角色,就是在各种拍卖中充当执政地位,不难看出,在很多场所里,拍卖的坏处多过好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