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游桃尧王寿山

 寒江读舟 2012-07-29

夏游桃尧王寿山
    王寿山位于广东梅县桃尧镇黄沙村境内,距梅州城区70多公里,东与福建永定县交界,海拔1148米,为明山、阴那山之后之梅县第三高山,山体连绵20平方公里,由多座山峰连结而成,东闽西粤,风景小异,共有九峰十八景,以石奇、林深、峰险而闻名,主要有螳螂挂壁、棋盘石、笠麻栋、仙桃献佛石、千年神龟石、蛤蟆出洞石、和尚石、蜡烛石、隆武岩等景,景观奇特,鬼斧神工,妙趣横生,赏心悦目,自古誉为闽粤边界之名山胜景。夏游桃尧王寿山
    我等驻车停车场,轻装简备,步入登山口,始作登山。景区从停车场至山顶高约千米,已铺设石阶,计有约6000级,辗转穿行于密林之中。我等行不多时,见“渐入佳境”石刻,引人入胜。始时沿溪谷缓缓上行,脚下小溪被植被遮掩,溪水流淌,不见溪流,只闻其声,徐徐行走其间,听鸟之欢歌,水之吟唱,人不急不缓,倒也十分惬意。行约二里,过溪谷小桥,山路一改平缓之势,变得弯多路陡,难有坦途,然树高林密,蔽可遮阳,落叶铺路,清风吹拂,初时倒也不觉疲惫。渐行渐高,少却新鲜,愈感枯燥,心快气粗,腿脚沉重,然愈近峰顶,景色愈美,愈能激发斗志,虽举步艰难,亦在坚持。夏游桃尧王寿山
    经近2小时攀越,我等至笠麻栋,此峰凸现于密林之上,原名首阳峰,形似斗笠,故名笠麻栋。丘逢甲曾诗“何处寒薇问首阳,名山竟遣落蛮荒,秋心瘦入诗人骨,箬笠峰头夕照黄”。 主峰棋盘峰耸立北面,仅有几百米之远。我等绕道至棋盘峰以北之寿山亭,但见棋盘峰东侧峭壁凌霄之处,为螳螂挂壁景观,宛如一只巨身螳螂,吸附悬崖之上,石状之头、胸、腹、足、翅羽俱全,栩栩如生。相传棋盘峰顶曾有仙人下棋,螳螂本想偷学几招,被仙人觉察,拂尘一挥,螳螂则定格崖壁之上,成今日奇观。

我等再一鼓作气,攀爬最后百米陡坡,终至王寿山主峰棋盘峰,但见棋盘峰顶有数块巨石天然堆放而成,上有铁栏围护,人站立石崖,崖风吹拂,脚下轻浮。峰顶有石棋盘,相传古时仙人曾在此弈棋。伫立棋盘峰顶,胸襟顿释,眼界宽阔,闽粤两省山连山,众山俯伏峰对峰。伫立棋盘峰顶,只见群山叠翠,闽粤方圆百里风光尽收眼底。西望桃尧,房舍稀落,田畴块块,美得朦胧,让人心动;北望松源,绿海朦胧;南望鸡冠山,遥相呼应;东望福建千岛湖,半岛纵横,湖湾曲折,水环山,山抱山,波光粼粼,美不胜收。再看东北向下方孤峰突起,为蜡烛峰,海拔1036米,条石挚起于绿林之上,如硕大蜡烛,气势磅礴。古人曾诗颂王寿山“上看汀州八角楼,下看潮州湘子桥;汀江飘带绕山脚,梅江滚滚向东来。”若天朗气清,据说可远观汀州、漳州、潮州、梅州。夏游桃尧王寿山
    王寿山尚存两座千年古寺广福寺(建于唐代)及祥光寺(建于宋代),建筑古色古香,历史底蕴深厚。清代爱国志士丘逢甲、南明隆武帝、崇祯皇太子朱慈朗、抗元英雄蔡蒙吉等古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也曾登游王寿山,留下不少诗词。革命时期,王寿山作为闽粤赣边区之战略要地,方方、王维、王立朝、刘安恭、刘永生、马发贤、范元辉等曾在此从事革命活动。清代爱国志士、诗人丘逢甲抗日保台失败后,曾登临王寿山,意欲择地建营,重整旗鼓,可惜壮志未酬,留下亲笔长联:“此山处闽粤之交,自成丘壑。任仙人灶冷,帝子岩寒,群峰拱揖尚依然。看残世界空花,万柄青莲,九品台高开宝座。我佛以慈悲为念,何惜津梁!幸西竺经遗,南宗砵在,末劫挽回原易事。留得英雄退步,一龛黄叶,三生石古证情禅。”

经闽粤两省各自开发,王寿山渐成旅游胜地,登临其上,领略登山之艰,享受风景之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