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响中国的85位名臣——王安石

 黑老赵 2012-07-29
王安石

  理想主义改革家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改革姿态出现在宋朝的政治舞台上,似疾风暴雨,横扫一片。但这场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久便在现实的打击下以失败告终。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改革家,王安石和他的这场新政更像是一场独角戏,跟随者寥寥无几,后来更是大臣们竞相倒戈,支持者更少。从最高统治者到底层百姓,都对试验结果十分不满,反对者自始至终存在,且气势日益高涨。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王安石作为一个诗人和散文家的身分,未因其变法而丢。相反,因为他的务实,用改革家姿态写出来的散文和诗歌,更具有一种开拓洒脱的气质,因此得到众人的欣赏,哪怕是他的政敌,对此也不得不敬服。

  对于后世来说,王安石新政是个太过复杂而难以评价的事物。有人认为,它延缓了宋朝的衰败,为大宋输入新鲜血液;反对者则认为这场变革太过激进,给原本就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大宋狠狠一击,后患无穷。但无论如何,作为史上难得的变革的发起者,王安石让人们记住了他。

  基层锻炼很重要

  与别的官员一味待在京城、渴求皇帝垂青不同,王安石总是屡次谢绝朝廷的提升,直到公元1060年,年届三十九岁才来到京师任职,所以留给人非常神秘的印象:年少得志却放弃大好机会,自愿下放到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其实这倒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当王安石高中进士之际,另一位改革派范仲淹正好担任副相,在仁宗的动员下,上了《陈十事疏》,发动"庆历新政",锐意改革,但这次新政很快就失败了。这次失败的前人之鉴让王安石意识到,如按一般官场惯例在京谋求翰林院等接近中枢的官职,或许能得到较快升迁,但却会失去走入民间的机会。而从少时开始,王安石就是个目标异常坚定的人,他希望运用己身所学,为这个日益衰败的帝国增加一些力量,尤其是财政和吏治。

  1047年,一位年轻的县官来到鄞县,开始了自己基层的改革试验。水利与农桑齐抓,同时兴办学校、劝民入学,就这样,一颗政治明星冉冉升起。1051年,在鄞县政绩的铺垫下,王安石被任命为舒州(今安徽中部)通判,同时不可不提的是朝内欧阳修、曾巩等文人同道的提携。这也是当时北宋官场的风气,所谓互通有无,文人相合,不仅适用在文学上,同官场也是如此,更何况王安石确实做出了成绩。

  此后,王安石又有一次去京城面试的机会,但王安石的眼光显然更远、更开阔,他以母亲年老、弟妹当嫁、家境贫寒等诸多理由拒绝应试,在别人看来有沽名钓誉之嫌,但王安石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基层试验还未完成,他继续探索着自己的救国良道。

  无心插柳柳成荫,王安石的这种举动无疑为自己赢得了许多注意和好感,大家都在好奇,这是个什么样的人?政绩甚佳,却不贪慕功名,何时能在京城一见呢?

  一场众说纷纭的变革

  1059年,宋朝任命三十九岁的王安石为直集贤院,在几经辞谢的十八年后,王安石开始了京官生涯。次年,朝廷以其善于理财,改任命他为三司度支判官,这是个掌管财政预决算收支的要缺。这正是王安石需要的官职,他需要进入国家政权中心,而财政就是国家的核心。

  "改革"必须取得最高统治者的支持。于是1060年五月,王安石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这就是后人为之传颂的《***》。在这篇政论文里,王安石充分发挥了自身文采,深刻分析北宋中期的内外形势、问题和改革之道,为此后的变法做了一次完美的总动员。

  但是王安石的激情遇到了冷水,那时的仁宗已经垂垂老矣,没有精力来听取、帮助王安石实现这庞大的行政改革计划。从仁宗到短暂的英宗时代,王安石一直在等待机会。终于,1067年正月,英宗逝世,十九岁的神宗赵顼即位。一个雄心勃勃的年轻皇帝碰到一个蓄势待发的热血臣子,会是什么情况?尤其这年轻皇帝在太子时已读过王安石的《***》、《上时政疏》等政论文章,对其倾慕已久。二人一拍即合,相见恨晚,认为彼此都要做一番大事,来改变这个陈旧的皇朝。

  王安石很会鼓舞人心,他说神宗的榜样是古代的尧、舜、文王、唐太宗,而自己愿意像周公、魏征一样辅助明君开创大业与励精图治。这一席谈话奠定了"熙宁变法"的思想基础,也奠定了王安石与宋神宗推行变法的政治基础。

  改革通常要面临无数的纷争,从一开始,这场新政就不被人看好。与王安石齐名的欧阳修也指责说他在青苗取息高出"周官"一倍时,是打着先王之名,而行聚敛之实。

  而最糟糕的地方在于,宋朝的皇帝都是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人,神宗在最初的热情过去之后,也同样出现了这个问题。尽管王安石回答过神宗关于"天变不足畏,人官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质疑,但神宗并没有真正坚持自己的想法。公元1074年,河北闹了一次大旱灾,一连十个月没下雨,群情激愤。有一个官员趁机画了一幅"流民图"献给宋神宗,说旱灾是王安石变法造成的。宋神宗看了这幅流民图,整夜不眠,示之后宫,后妃饮泣,神宗只好被逼停止新法。

  王安石眼看新法没法实行下去,气愤得上书辞职。宋神宗也只好让他暂时离开东京,到江宁府去休养。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失败

  古来改革家易犯的毛病就是不会做好人际关系,勇往直前之余,没有回头看一看四周潜伏的重重危机。王安石就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改革家。其实,早在王安石变法之前,其余臣子并不是没有意识到变革的重要性,但他们不像王安石如此激进,与王安石比起来,曾经的激进派也变成了保守派,这无疑为他树立了无数的敌人。

  王安石在基层的经验确实丰富,但他所具备的是一个首席执行者的智商,EQ其实非常欠缺。1071年,开封知府韩维报告说,境内民众为了规避保甲法,竟有"截指断腕者"。宋神宗就此事问及王安石,不料王安石竟回答:"这事虽离谱,但就算是真的,也没什么了不起!那些士大夫尚且不能理解新法,何况老百姓!"神宗皇帝听了颇为不悦地说:"民言合而听之则胜,亦不可不畏也。"王安石听了仍是不以为然,因为在他看来,就连士大夫之言都可不予理睬,更何况是老百姓!王安石如此极端看问题,难怪人们都称他为"拗相公"。

  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一贯我行我素,导致朝中大臣多与他决裂。这当中有人原本是他的靠山,如韩维、吕公著等人;有人原本是他的荐主,如文彦博、欧阳修等人;有人原来是他的上司,如富弼、韩琦等人;也有人原本是他的朋友,如范缜、司马光等人。虽然他们都曾算是较了解王安石的人,却也因不认同王安石的某些做法而被逐一赶出朝廷。特别是司马光,念在与王安石共事数年的交情上,曾三次写信给王安石,劝他调整自己的治国方略。可惜王安石就是执迷不悟,导致司马光最后与他分道扬镳,终身不再往来。

  苏东坡在王安石落难之后写诗给他,说"从公已觉十年迟",同时他也承认,正因为天意要托付"非常之大事",才产生了王安石这样的"希世之异人"。所谓"异人",可能近乎后世所说的偏执狂人。

  无情无趣,但忧变法

  王安石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他的变革狂想、五彩诗文,还有许多令人捧腹的奇闻轶事。他仪表邋遢、着衣肮脏、须发零乱,不修边幅的样子在当时可谓登峰造极。

  据说他从不更换穿着的长袍。有几个朋友特意试验了一次,在澡堂中将他的旧袍换成新的。王安石将新袍子穿上,若无其事。在他看来,衣服只是衣服罢了。他也从不挑食,朋友曾以为他爱吃鹿肉丝,但事实上只因鹿肉丝刚好离他最近而已。朋友们把菜的位置调换了,将鹿肉丝放在离他最远处,结果王安石只吃靠近他的菜,对桌上的鹿肉丝视若无睹,全然不知。自然,他对金钱也是熟视无睹。他当宰相时,领到俸禄,就交给弟兄们,听凭他们花费。

  这样一个没有情趣的老先生,如何打发退休生活?别人可将余情寄之山水,歌以咏志,但从宰相权峰跌下来的王安石,并不真正是轻松而无忧无虑的。他想的依然是民生和新政。

  1084年秋天,王安石两次上疏神宗,请求批准将自己筑于蒋山的半山居园屋捐为寺院,同时又将自己俸禄与儿子死后的赐银所购置的田产也捐为寺产。而王安石,曾经显赫一时的宰相,只能在江宁城中租屋而居,真正做到了两袖清风,视金钱如粪土。

  给王安石打击最大的是1085年三月,神宗病逝,哲宗即位,司马光执政,尽罢新法。当王安石听到自己为富国谋的"免役法"也被罢去的消息后,非常郁闷,一个月不到就郁郁而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