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家民间节日

 寒江读舟 2012-07-29
  客家民间节日有很多,而且相邻两个村庄之间都可能有各自不同的节日。但按节日的形成来说,大约有三种。一是汉族民间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五月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除夕等。二是与二十四节时有关的节日,如春分、清明、立秋、冬至等。三是与宗教有关的节日,如观音生日、观音出行、祖师下山等。

  对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的男性来说,难忘的节日一定有不少,大多数人都会把十五岁的冬至节日记得一清二楚。客家风俗,男孩子到了十五就开始走向成人了,叫做"出花园"。到了这个节日,再穷的家庭也要杀一只鸡让这个小男子汉独享,据说这样才有补。我清楚地记得十五年前,当我十五岁时,独享整只鸡的情形。那时,母亲还专门去买了两个当时最流行的补药:"卫生圆"配在鸡汁里。十五岁的冬至节,是客家男孩儿成为男子汉的节日,每个男人都由此走向成熟。

  兴宁民间的节日很多,往往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节日,而且不少节日的名称都有点佛教色彩,如"祖师下山"、"药王生日" 、"观音出行"等。我在永和工作的时候,就曾经到老乡家里去过"祖师下山"的节。让我奇怪的是,名为祖师爷的节日,却不见拜祭活动。家家户户只是忙着招呼亲朋好友,如果谁家里没有客人来,那是很没面子的事。"药王生日"我是在距市区三十公里的大坪过的,这是一个独特的节日,它并不在家里过,而是一大群善男信女跑到墟边山顶的药王寺去吃斋饭。据说这天到药王寺吃过斋饭的人将得到保佑,百病不生,一些疼爱孩子的老人,便把小孩子也带去聚餐了。旧时传统,大年初三这天是穷鬼节,穷鬼的节目,人是不能交朋访友走亲戚的。算上十年前,我还常被老人们命令这天必须呆在家里不能外出。这几年,大家都顾不上那么多了,春节就那么几天,除头除尾还怎么玩?古老的风俗,在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的日子里,的确是很难保留下来的。春节过后,客家人要过个极其热闹的赏灯节,赏灯节与北方的元宵节有点象,但因不同的村庄会有不同的时间,从大年初九到十八都有,这是一个非常热闹的节日,特别是当年生了男孩的还要开席请客,亲戚朋友都要到齐。赏灯节在客家人的风俗中,比春节更加隆重、更加热闹。

  汉族的传统节日,作为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上被保留在今天的客家人社会生活中,并且对他们的思想、心理、风尚等有着深刻的影响。客家人不但承传了许多中原的传统习俗,而且在自己社会生活中又产生了适应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需要的某些节日与习俗。这不同于中原的习俗。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客家人从阴历十二月二十三就"入年界"了,直到新年的正月初五才算"出年界"。因此,从二十三日清晨起,城乡就不时响起宣告"入年界"的鞭炮声了。腊月二十三日称为"神上天",既龟王爷上天去向玉皇大帝奏事。这日下午或晚上,各家主妇都郑重其事地厨房点燃香烛,用小三牲(鸡蛋、猪肉。乌贼鱼等,有的用清茶、斋盘)祭灶神,烧"疏文",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康乐,合家平安等等。

  祭过灶神以后,主妇们开始清扫居室、厨房,擦洗炊具、家具;为人家制备新衣、新裤、新鞋;蒸年糕,做煎圆、甜角,买鱼买肉,杀鸡杀鸭,整日忙个不停,直至除夕。除夕日,上午家家户户在大门上贴门神、对联,挂灯笼等等。午后人人洗澡,更换新衣,准备晚上接财神。入夜,各家围坐吃年夜饭,称为"团年"。晚上还要在祖公堂用三牲祭天神、祖公,烧香点烛,摆斋盘迎接财神、喜神、贵神。半夜,壁上的挂钟敲了十二响声,城镇、乡村顿时鞭炮齐响,烟花腾空。烟花、鞭炮声将除夕夜的欢乐气氛推向高潮。

  年初一清早家人穿戴整齐,在祖宗祠堂敬祀祖宗,晚辈要向长辈拜年,恭贺他们健康长寿。亲朋好友,互相庆贺。年初二,狮子队、龙灯队敲锣哦打鼓沿街串门贺年,在祖公堂上为各家拜祖公,厨房拜灶神,到"龙神背"拜龙神等。初一、二,有不动扫把的习俗。不管居室、庭院的地面有多脏,都不得扫地,认为在这个日子扫地,会扫走家中的财气。

  中国传统上把阴历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节,十五日夜称为元宵。元宵节的赏灯活动在唐宋之际已很盛行。元宵节,客地称为"正月半"这也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正月十五上午,凡是去年生了男孩的人家,都要去祖祠堂挂灯笼,俗称"添新灯",以示家中添了新丁。入夜后闹花灯的活动开始了,有放烟火、"烧烟架"、放"孔明灯"、"烧火龙"等。尤其是"烧火龙"十分威武、壮观!这是当地埔寨客家人的创作。火龙表现了英勇顽强、拼搏进取的客家精神。阴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每逢端午,要祭天神、龙神、祖宗等。家家都要吃粽子,有的城乡还要举行龙舟竞赛。阴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这日正是三秋的一半,因此称为"中秋"。也正是金风送爽、天高云淡的时节节日当天,要祭天神、龙神和祖宗。晚上要祭宅神。亲朋好友之间互赠月饼,欢庆佳节。入夜,皓月东升,家人团聚在一起食月饼、花生果品、食柚,高高兴兴地赏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