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人们在网上如此激愤呢?

 昵称535749 2012-07-29

为什么人们在网上如此激愤?

 

种种不良因素孕育着网络上的粗俗,这其中包括了虚拟的匿名,因而产生的问责缺失,身体的物理距离,还有媒体的编撰等因素。

编写:Natalie和《生活中的小秘密》| 2012年7月25日

online commenters, facebook, angry commenters, online personality

留言评论充满了火药味。图像:facebook


伴随着总统的竞选,这些天来,人们对新闻上卫生保健、枪械控制问题争论不休,并不由自主地陷入到网上口水战的硝烟战火中。但是心理学家认为人们这种互相爆粗口的瘾是可以避免的,或者,媒介就不应该让它通过审核,因为它事实上影响着社会和人们心理的健康。


这些天来,网上留言评论变得极具攻击性,这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Art Markman(位于奥斯丁的德克萨斯大学心理学教授)说道,“长此以往,到最后,你可能都不知道你说得话到底有听众没有,强烈的情感如果不能以一种健康的方式表达,那么它所产生的结果就往往适得其反,。”


如果它本身就令人烦躁不安,还影响我们的健康,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如此呢?


Markman说道,这些负面因素汇聚在一起,共同导致了网页评论区的粗俗和相互攻击。首先,留言的人经常是匿名,因此他们对自己粗俗言论不负任何责任。其次,他们离自己爆粗口的对象还有一定的距离——因而骂文章的话就来了或者骂另一留言人留的言——这比起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鲜活交谈的人,人们更容易对身处远方活在网络里的人爆粗口。再次,写肮话可比说脏话容易多了,以前我们把愤怒的话写在纸上,现在我们把粗口留到了网上(回到人们还使用纸张的时候)。(信息图:典型的上网一天)


也因为网上评论区的交流不会马上就有回应,这样留言的人就可以长篇大段的自说自话,这就让他们极端观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你和别人说话,除了演戏,谁会在那一个人自说自话呢。现实里,就算生气了,你们也是相互交流着,这样终究会冷静下来倾听对方的观点,从而交流能够继续下去。”Markman对生活中的小秘密说道。


在留言里插话或许会让我们感觉到一股成就感,虽然这不真实。“生活里这么多的事,我们根本没时间出门逛逛,更别说锻炼身体了,这就迫使“扶手轮椅主义”这样一个诱人的命题出现了,一名博客在7月23日的每日科斯的文章中如此写道。


最后,Edward Wasserman(华盛顿和李大学的新闻伦理学荣誉教授),指出了另一个原因:媒体树立的错误榜样。“不幸的是,主流媒体以教人们错误的交流方式的谋利,这就不得不提到Jerry Springe主持的《交火》节目,以及Bill ORelly主持的节目。人们顺其自然的把这种愤怒归结为政治白话,这也就让人们觉得说话就应该是这样的。”Wasserman在大学网站里写道了这篇文章,“事实上它并不如此。”


一位学者说道,沟通,就是倾听别人的观点,理解,并作出回应。“音调,手势对理解别人的话有着极大的影响。”Markman说道:“离面对面的,实时的交流越远,就越难与他人交流。”


他认为,媒体应该消除读者交流定式中的那些愤怒,咒骂的话语,“让我们听到不同的声音是很有价值的,但是人们之间的相互攻击,或者以一种极度愤怒的口气表达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即使有些人的观点是合情合理的,但是说出来的话却是极难听的,这会伤害到其他人正常的评论,因为这会使得别人也以同样的口气回应。”他说:“如果网上的留言使得人们以粗俗的方式互相攻击,那么你就是在向人们传输着这是一种可以被人们接受的表达方式。”(科学家认为,人类性本善)


对于他们而言,人们应该和生活中的人们多沟通,Markman说道——我们所提出的观点应包含了社交圈里与我们持不同观点人的意见。“你会找到一种健康的,尊敬他人的方式回应他人的不同意见。”


要找出这类难题的解决之道需要将网上留言评论搜集整理起来,进行广泛的讨论和人们的相互包容。“与一个自己不认同的人在交流中反复协调是一种技巧。”Markman说道,不论是对公众还是对领导,掌握这种技巧都需要不断摸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