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化监督顺期待 充分履责惠民生

 徐徐读书 2012-07-30
强化监督顺期待 充分履责惠民生
  发布时间:2012-04-12  来源:湖北省纪委监察厅   阅读次数:174  【字体:   

  王 敏

  自以“挖塘堰、强基础、惠民生”为主题的新一轮“三万”活动全面启动以来,洪湖市纪委监察局把加强对“三万”活动的监督检查作为深化治庸问责的主渠道、纪检组织履职的试金石、回应群众呼声的回音壁、密切党群关系的及时雨,提前介入、全程监督,为历时3个月的“三万”活动按时限、高质量完成提供了坚强保证。

  一、找准结合部位,提升监督检查站位

  一是与治庸问责活动相结合。把对“三万”活动的监督检查与开展“治庸问责促发展”行动结合起来,做到“两个纳入”,即把“三万”活动开展情况纳入问责的重要方面,把对“三万”活动明查暗访纳入治庸问责明查暗访的重要内容。“三万”活动开展期间,市治庸办加大对“三万”活动的明查暗访力度,对入驻全市482个村的省、荆州、洪湖、乡镇四级共215个工作组、615名工作队员进村入户到岗工作开展情况全部进行一次明查暗访。

  二是与落实水利政策相结合。将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省委一号、二号文件以及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打包”印出10000多册,分发到村组农民家中。把各级水利建设政策精神列为驻村工作人员政策宣讲的重要内容,驻村工作队员编发各类水利建设政策简报1000多份,开展水利政策专题宣讲500多次,参与学习、了解水利建设政策群众达10万人次。组织动员全市机关事业单位50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农村参加水利建设义务劳动,为水利建设建言献策提出近百条合理化建议。

  三是与促进作风建设相结合。针对年初时节,农民工大量返乡回家,以开展“三万”活动为契机,发动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宣读政策、疏渠挖塘,对机关干部历年来作风建设进行大检阅。驻村工作人员落实“七个一”:召开一次以宣讲政策和动员群众为主要内容的村民大会,开展一次“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筹资筹劳活动,为每个村民小组建设一处水利工程,建一套有地图、有设计、有标准的水利工程台账,建一套农田水利建设和管护机制,制订一个村级水利建设五年规划,走访慰问一批老党员、老干部、返乡民工和生活困难群众。

  二、回应关注焦点,明确监督检查方向

  一是加强对党员干部“三万”活动作风的监督检查。在作风监督检查方面,主要围绕“四真、三新、六不准”开展监督检查。“四真”,即单位部门和党员干部在“三万”活动中感情上是不是真心实意,时间上是不是真实无误,要求上是不是真驻实干,成效上是不是真金白银。“三新”,即是不是着力创新工作机制,创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机制,创新机关转变作风干部接受锻炼机制。“六不准”,即不准向基层提任何不合理的要求,不准接受基层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收受基层馈赠的钱物(包括土特产),不准抹牌赌博和参与公款娱乐消费,不准做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情,不准层层搞陪同和迎送。为了让党员干部作风有所依托,市委明确提出驻村工作要围绕“四个重点”,即重点抓好政策宣传、走访农户、整治塘堰及小型水利设施、推进塘堰产权制度改革四项工作。

  二是加强对筹资、管资、用资等方面的监督检查。“三万”活动期间,荆州市和洪湖市两级财政投入和各级工作组筹集资金共计达1200多万元。在加强对资金筹措、管理、使用方面主要突出一个“严”字,即严要求。严格监督检查各地各部门筹资、用资、管资是不是落实“三符合”(符合政策、符合程序、符合标准)、“四落实”(落实村账镇管制度;落实一村一册“三万”活动台账要求;落实“三万”活动筹资、用资、管资公示制度,是不是在村基层党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每周公布一次“三万”活动资金使用情况,接受群众监督;落实多方齐动监管制度,是不是按要求组织审计、财政、农村经管等部门加强对“三万”活动资金的监督管理,保证“三万”活动资金切实用于水利建设,杜绝资金挪作他用)。“三万”期间,各级纪检组织还组织审计部门对近千万的“三万”活动资金进行了严格审计,没有发现一笔资金出现问题。

  三是加强对工程招投标、验收等环节的监督检查。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全市在监督检查上突出一个“高”字,即高标准。重点监督检查各地各部门是不是切实加强“三期监管”(工程前加强对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的监管,工程中加强对进度质量的监管,工程后加强对验收维护的监管)。全市明确规定,对工程土方量在5000方以上的工程,都必须事前请专业人员进行设计规划,绘制工程规划图和施工图;对投资过1万元的工程都必须实行公开招投标或公开竞价。严格施工单位或设备准入制,对没有施工资质的工程队或工程设备,严禁准入。在工程验收环节,实行“五堂会审”制度,村组负责人、群众代表、施工方、水利工程业务人员、驻村“三万”工作队员,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验收,凡群众代表有疑问的、不满意的,要求施工方现场予以说明,属工程质量问题的,限期整改。

  三、加强组织协调,编织监督检查网络

  一是组织协调统筹各方监督检查。市纪委切实履行监督检查牵头管总的职责,综合统筹审计、财政、农村经管、水利以及乡镇纪委、村级纪检组织对“三万”活动的监督检查工作。乡镇区办纪委负责所辖地方工作情况,参与“三万”活动的单位负责对具体负责人员的监督检查,村纪检组织负责所在村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参与“三万”活动的单位和村都要建立“三万”活动监督检查台账。

  二是组织工程专家专项监督检查。严格遵照2012年湖北省“三万”活动塘堰整治财政“以奖代补”实施办法、检查督办办法以及塘堰整治的目标任务、技术要求和考核验收办法,充分借鉴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做法,发挥“五统一”综合招投标监管平台建设的作用,组织发动专家库里土建、水利建设专家100多人次,对工程建设情况提出专业性意见建议,对工程验收出具权威性结论,保证工程质量。坚持提高工程专家参与“三万”工程鉴定“三性”,即提高工程专家参与鉴定的积极性、严格鉴定的严肃性、鉴定行为的长效性。建立工程专家鉴定备案制度,把工程专家的鉴定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工程专家资质评定的重要参考指标。

  三是组织人民群众随机监督检查。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每个村民小组都推举出3~5名“三万”活动群众监督员,将2012年湖北省“三万”活动塘堰整治财政“以奖代补”实施办法、检查督办办法以及塘堰整治的目标任务、技术要求和考核验收办法等“打包”印发到群众监督员代表手中,指导群众监督员围绕重点切实履行监督职责。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开通群众监督举报“绿色通道”,实行群众监督举报信免邮资,摆正群众作为活动主考官位置。设计驻村工作人员遵守纪律问卷调查表和“三万”工程质量群众问卷调查表2000多份,让群众监督员独立客观填报各级工作组干部是不是与群众“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有没有进村入户宣传政策、有没有下到村里帮助群众办实事、有没有按纪律要求办事、工程质量是不是符合群众意见、群众对工程是不是满意。

  “三万”活动期间,全市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疏挖小沟渠2680公里,维修小泵站482座,整治塘堰235口,完成土方820万方。由于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履行监督检查职能,不仅为全市“三万”活动及时高效开展提供了坚强保证,还有力促进了党员干部作风转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受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作者系洪湖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