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滢:到国外才知道什么叫训练 不是进前3才叫赢

 李晓瑜书馆 2012-07-30
当地时间7月29日,中国选手陆滢(左一)获伦敦奥运女子100米蝶泳银牌
当地时间7月29日,中国选手陆滢(左一)获伦敦奥运女子100米蝶泳银牌

  中新社伦敦7月29日电(记者 张子扬)当地时间29日晚间上演的女子100米蝶泳决赛未超出外界意料,美国名将沃尔默以55秒98强势夺冠,摘得银牌的中国选手陆滢并无遗憾,反而轻松地说,“

  练了这么多年才明白,并不是一定进入前三才是真正的赢家,只要把体育精神发扬出来,大家都是赢家。

  “我在后50米使劲拼,往前追,但还是没追上,”23岁的陆滢说,奥运会首秀,获得一枚奖牌就够了。

  “其实每次比赛前,我都不会去考虑名次。每次比赛都当作是自己的一次挑战。在高手云集的大赛中比拼也是一种乐趣,不仅能结交朋友,也能增进彼此间的友谊。”陆滢说,“赛场上赛出自己的作风,这才是体育的精神。”

  有外国记者问及中国游泳水平为何进步神速,陆滢思考片刻后说,刘子歌的(海外训练)成功就是一个好的开始,中国游泳有了向上发展的趋势,会让人对先进的训练方式有了新认识。

  海外训练可以让我和外国队员打成一片,可以体验他们的生活和训练方式。因为在中国的体制下,队员都习惯训练休息再训练。但在国外,队员训练外会读书,有自己的活动。

  陆滢还说,“中国人的想法习惯就是如果我练得很累,才会休息,什么业余爱好都没有,把自己框在一个圈子里,只会一味的训练,这样是不对的。

  陆滢觉得,“澳洲教练带的(外国)队员水平并不高,但跟这些队员一起训练,能感受到他们对游泳这项运动的热情,让我体会到究竟是你想练和你为谁练的区别。训练前,大家一直很放松,无忧无虑的,完全不会担心因为贪玩儿影响后面的训练。但中国人比较在意这些,认为练强度前先要好好休息,从思想上条条框框的东西太多,把自己局限住了。有时,还会有队员请我们去家里烧烤,但是这些事情在中国是不可能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