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伏护理小儿最应该预防的3种皮肤病

 中医健康生活 2012-07-30
  中伏已至。气温高,湿度大,皮肤抵抗力较弱的小儿,极易感染发病,古方中医育儿提醒:特别应注意防治以下疾病。

  黄水疮:中医古代文献又称为滴脓疮、天疱疮等。由细菌直接感染皮肤引起的皮肤病,又可由痱子、蚊虫叮咬、湿疹等搔抓皮肤以至皮肤损伤所致。可以如同火灾一样,在人与人之间迅速传播。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但亦有因A群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发者。该病若视作轻型皮肤病不予处理,可以扩散全身引起败血症及肾炎。因此,如果发现小儿皮肤突然脏污,自己判断不清时,要及时去医院皮肤科或儿科就诊。多数情况下,在保持皮肤清洁的同时,须用抗生素治疗。

  传染性软疣:中医对传染性软疣俗称“水猴子”,因其中可见小水泡又俗称水疣,仔细观之,以水泡顶端有洼坑为特征。原因为皮肤感染病毒引起。从感染至第二年方能治愈,故不能坐视等待。若发生细菌等二次感染而红肿时,须对皮肤作必要处理。该病尚无特效药,一旦需要,可采取免疫疗法,以防病情反复。需注意的是,该病应与发生在成人者进行鉴别。

  痱子:痱子在中医范畴属于暑热加湿,是在大量出汗之后,因汗腺(汗管)堵塞而发生的皮肤病。较之治疗,预防更为重要。伏天应经常淋浴,用毛巾擦干身上的汗液。着装不可过厚,并注意调节室温。痱子一旦发生细菌感染,可导致汗腺脓肿,须及时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