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工业史话----胡厥文留须抗日

 国之档案 2012-07-31
重庆工业史话----胡厥文留须抗日
 


        抗战时期沿海工矿的内迁,无论是对长期抗战的维系或是对发展大后方经济的促进,都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上海新民机器厂厂主胡厥文“留须抗日”的故事,乃当时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胡厥文,江苏嘉庆人,早年入北平高等工业学校,专攻机械制造。1922年初创办新民机器厂,制造各种机床,经过近十年的经营拓展,新民机器厂在工厂林立的上海逐渐占有重要地位,年仅36岁的胡厥文,也被同行誉为“机器之友”,开始跻身于上海大实业界的行业,并担任了“上海机器同业公会”主任委员。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发生后,胡厥文领导上海机器业的部分会员,拆运机器到沪南,专制手榴弹等军用品,以支持十九路军的抗战。此间,胡厥文受在十九路军总指挥部担任技术工作的林继庸的委托,四处奔波,昼夜不停,繁忙得连胡须也无暇剃。林继庸见此,笑着劝他将胡须留起来作纪念。胡厥文接受了林继庸这玩笑式的“建议”,从此蓄起胡须来“待驱逐日寇,再剃不迟”。
    全面抗战爆发后,林继庸以资源委员会专门委员的身份到上海,协商上海各厂内迁事宜。此举再次得到上海部分爱国实业家的积极支持,对此,林继庸写道,“胡厥文先生尤为热心,自动地向各方奔走拉拢,汗珠儿湿透了他的大胡子也不肯少息。”8月27日,新民、上海等4家工厂机件,冒险从苏州河运出上海,从而揭开了沿海工矿内迁的序幕。新民机器厂由沪到汉,再辗转迁徒到重庆,择定小龙坎134号为厂址,于1939年2月正式复工,主要生产各种工作机、发动机、制罐机及其他工作母机,为战时重庆重要的机器厂家。
    在重庆期间,胡厥文除主持所属各厂厂务外,还参与发起成立了“迁川工厂联合会”,并自1942年起任“迁川工厂联合会”理事长等职,他脸上的胡须也随着时间的延长愈长愈多,长达盈尺,被时人称为“髯公”。1945年8月日本投降欢腾。蓄须明志长达十四年之久的胡厥文,也以抗战胜利目的达到,很快地剃掉了他的长须,并在剃须前后各拍了一张照片,合印在一起,题为“二我图”,并在上面写了四名话;“抗战胜利,父子昆季,勿怠勿忘,岂以为戏。”其爱国之心,溢于言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