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语言纲要

 爱雅阁 2012-07-31
书法语言纲要
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书写艺术。这是学习书法之前必须认识清楚的概念,否则易误歧途。下面对这个概念进行分解:

    “以汉字为载体”是说不要把书法搞成抽象画,必须认真对待汉字,要研究文字的渊源流变,不要写错字;

    “书写”是说要有书写性,不同于美术字的绘写,不可描画。书写性的特点是时、空并存。像音乐一样随着时间的流动完成节奏和韵律,一切只在一挥之间。像美术一样形成可视的空间形象,形成凝固的音乐;

    “艺术”是说书法艺术不同于实用的写字,要符合艺术规律。什么是艺术呢?“艺术是人的情感对象化的形式”,情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对象化就是在现实中实现出来。人的情感要想表达出来,就必须对象化,因而就产生了艺术。但对象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通过不断地实践,掌握规律,才能表达出来,这就是美学所讲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规律性”指的是对立统一规律(我国古代叫阴阳五行),对立的双方是互相斗争又互相依存的统一的有机整体,对立离不开统一,统一离不开对立。对立是统一的对立,统一是对立的统一。因为这个规律是运动的,所以总会产生新的对立,新的统一方式也会相应产生。也正因为这种运动,对立的双方才能有所侧重,但不能偏废。反映在艺术上就是变化与协调,要加强对比,不断的制造矛盾,产生变化,又要想方设法调和矛盾,使之协调。我们可以侧重变化的方面,比如“草体”,也可以侧重统一的方面,比如“正体”,但不能偏废,变化中必须有统一,统一中必须有变化。在书法作品这个有机整体中,每一笔、每一字的形态都是由周围的环境决定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就是说,在整篇中每一笔、每一字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

    “目的性”指的是人要表现的本质力量,即人的生命力的体现(这里包括人的情感、思想、意志、能力等)。我们看历代书法名帖,无论笔画、结构、篇章,处处闪耀着生命的光辉,那里有人对客观规律的度的精确的把握,对运动平衡的熟练把握,对万物苍生的感悟,体现着人的不同情感、思想和境界,而这一切都是通过书法语言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要树立生命意识,表现意识。学习书法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为了很好的表现,就要掌握书法语言。对书法语言元素的不同侧重,就会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我们要通过学习书法语言来掌握它的规律性,通过学习书法语言来实现我们的目的性。书法语言主要是“三法”,即笔法、字法、章法。这三法不是平列的,而是包含的,即字法包含笔法,章法包含字法、笔法。下面所列“三法”一定要和上述认识紧密结合,贯彻始终,才能学有收获。

一、笔法(用笔):笔画中各要素之间的对比与协调的关系。

(一)笔画形态:(形、空间造型、静态分析)

1、线形:位置(头部、中部、尾部),方向(方圆、曲直、斜正),比例(长短、粗细、大小)。

2、线色:墨色(浓淡),水分(干湿)。常见的有宿墨、涨墨、飞白等。

3、线质:刚柔、巧拙、轻重、滑涩、骨肉、筋血、老嫩、松紧、苍润、虚实等。

(二)运笔状态:(势、时间节奏、动态把握)

1、过程:起笔(逆入、撘入、切入),行笔(中侧、提按、转折),收笔(回收、顿收、放收)。

2、笔锋:中侧、藏露、铺裹。

3、锥面:翻折、绞转。

4、速度:快、慢。

5、方向:提按、顺逆、转折。

6、力度:加力、减力。

7、能量:神完气足。

不符合变化协调规律就会出现败笔,如软、薄、飘、肿、扁、僵、描、牛头、鼠尾、蜂腰、鹤膝、雷同等。

二、字法(结字):是笔画之间、偏旁之间的对比与协调的关系。

笔法的要素都包含在字法里,但要从笔画之间、偏旁之间去认识,去发挥作用。

(一)字法要素:(形、空间造型、静态分析)

1、形式:独体(长、扁、方、圆、斜等)。合体(上下、左右、内外等)。

2、外形:正方、圆、三角、梯形、多边形、几何形、自由形等。

3、骨骼:对称式、均衡式、垂直、水平、斜线、综合式等。

4、空间:线条对空间的分割(疏密、大小、方向等),字内空间(等距、渐变、对比),单元空间(开放、收敛、闭合)。

5、中心:吸力(内擨),张力(外拓)。

6、重心:欹侧、平正。

 (二)字法关系:(势、时间节奏、动态把握)

1、笔画之间:衔接(实连、虚连、意连),交撘(位置与黄金比例),对比与协调(长短、方圆、曲直、粗细、中侧等)。

2、偏旁之间:衔接(纵轴、横轴、避让、穿插),对比与协调(擒纵、呼应、相背、俯仰)。

不符合变化协调的规律,就会出现结字的弊病,如不稳、松散、断气、平板、堆砌、雷同等。

三、章法(布局)

1、字与字、行与行、字组与字组、字群与字群:

                   变化(大小、轻重、擒纵、欹正、开合、疏密、虚实、连断、浓淡、干湿、远近、黑白、造势、

                               移位、加强、减弱等)

                   统一(平衡、呼应、穿插、避就、渐变、贯气等)

2、篇章:点、线、面、色。(指整体感觉上的把握,不是具体实在的)

3、正文:有行有列、有行无列、无行无列。横排式、竖排式、绘画式。(繁、简字不同用)

4、落款:单款、双款、穷款、长款、中间款、自由款。(不写阿拉伯数字,公历、农历不混用,不写俗称、

                  具体称,可与正文同体,也可按文字产生顺序选体,以行书为主体)

5、钤印:姓、名、字、号章,闲章(起首、压脚、腰章、肖形印)。(风格要相近,水平要相当)

6、幅式:中堂、条幅、横披、对联、扇面、斗方、屏条、手卷、册页等。

7、内容与形式:要统一,形式为内容服务。

8、弊病:孤立、平板、杂乱、偏重、松散、断气、雷同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