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希腊印象(上)

 文山书院 2012-08-01

希腊印象(上)

——纪念中国与希腊建交40周年

肖 白 《 光明日报 》( 2012年08月01日   08 版)

    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们在天朗气清、繁花似锦的时节踏上了希腊的国土。这是一个耳熟能详又模糊不清的地方,是一个远近闻名又陌生神秘的地方,是一个文明仰止又精神迷茫的地方,是一个古老悠久又亟待新生的地方。如果说文化人一生当中应该去世界上的一个地方看看的话,那就是希腊。

 

    惊人相似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

 

    希腊国家不大,总面积1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100多万,但地处亚欧非三大洲连接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又是世界航海大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商船队,承运了约60%的中国进口原油;也是传统农业的资源大国,出产的高品质橄榄油和高档次大理石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的青睐;还是老牌旅游大国,历史文化、阳光大海是希腊旅游业的骄傲和荣耀。这片土地,几千年前养育了一批精英巨擘,诞生过灿烂辉煌的古希腊文明,在建筑、雕刻、文学、音乐,数学、政治、哲学等领域,取得过里程碑式的文明成就,对人类、对欧亚非三大洲历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是奥林匹克的故乡,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至今还在对全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在希腊时越发感慨,历史总会在最需要的时段诞生最需要的伟人,并总会产生相似现象,且人类智慧总是相近相通的。在孔子时代前后,希腊出现大哲学家师生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孟子、庄子时代前后,希腊出现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大数学家欧几里德和阿基米德。我们每日穿行在雅典的大街小巷时,到处都能看到似曾相识的数理化符号,如Ω、Σ、α、β、χ、λ、μ、π、θ等等。这些全世界统一使用的符号足以证明古希腊文明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

 

    今年6月5日是中国与希腊建交40周年纪念日。40年来,中国始终把希腊政府和人民作为真诚的朋友,希腊一贯关切、支持中国的重大利益。尤其是近年来,希腊大力帮助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中国公民安全撤离利比亚,中国大力帮助希腊应对和抵御严重危机;中希两国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全面深化,政治经贸合作关系稳步密切发展,友好互信关系日益深入增强。我们在雅典深深感受到这种互信友好的氛围,所到之处,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公共媒体还是股份公司,人们都对中国特别友好,对中国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由衷赞叹和心向往之。在希腊第四大银行比雷埃夫斯银行集团文化基金会,一个接待我们的希腊“帅哥”竟能用中文交谈,让我们倍感兴奋和好奇。原来他在雅典大学的孔子学院学习了2年中文。先是自己爱好,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学习,后来银行鼓励资助他学习中文。可见希腊的有识之士对与中国交往的高度重视,也足以体现今日中国在国际上的强大影响力。希腊离不开中国,中国也需要希腊。两个东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两个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过重大贡献、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国家,一定会长久地携手共进,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和繁荣昌盛再创辉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