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中山和宋庆龄的爱情故事

 昵称10100748 2012-08-01
www. 2011-10-11 15:58  王晓芳 来源:炎黄纵横    我来说两句

孙中山在上海的故居——香山路7号

1913年8月30日,在宋查理和宋霭龄的引见下,宋庆龄与孙中山会面。当宋庆龄站立在孙中山面前的时候,中山先生着实大吃一惊:“长高了,是个大姑娘了!19年前我还抱过你哩!不信问你爸爸。”宋查理回答说是真的,说完也笑了。

那时孙中山的处境十分困难。

两年前,在经过多年的革命奋斗之后,他终于取得了胜利,成为世界上最新共和国的创始人和第一任总统。但不到一年,这个刚诞生的共和国就被封建官僚袁世凯———中国第一个由帝国主义支持的军阀和独裁者所颠覆。1913年,孙中山为实现他建设一个现代的、进步的、民主的中国的理想,发动了“二次革命”,遭到失败。他既被篡权者袁世凯宣布为大逆不道的人,又被外国政府所抛弃,既无地位、又无钱财,但他决心组织第三次革命。

正是在这种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宋庆龄来到了中山先生的身旁。为了中国革命的事业,她把危险留给自己,心甘情愿地“做个冒险的追随者”,正如宋庆龄日后所说:“从美学成后,我面临各种机遇,但我选择了做中山先生的学生,至今我不后悔。一个人要实现自身的价值,要有追求,追求是人类最神圣的事业和美德,甚至高于爱情。这是一般常人难于理解的。我这样做了,实际也是中山先生对我的考验。至于我和中山先生的结合,那是日后我们志同道合的缘故,是顺理成章的事。”

第二天,宋霭龄又陪宋庆龄来到了孙中山的办公室,宋庆龄把中山先生索要的那篇文章交给了他。宋庆龄在旁指指点点,孙中山一页一页地过目。全是英文剪报,且用红笔圈着,注有时间、地点。这篇题目新颖的文章———《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中山先生展读后,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连连称赞,想不到宋庆龄这位大学生虽不是这场革命的直接参与者,却写出如此精彩、催人泪下的文章:观点鲜明、感情真挚、文笔流畅。就连他这个直接组织者也难体味到的,或发挥不到的地方,都说得有理有据,十分周全。至此,孙中山对眼前这位少女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如果说昨天见面是在外表,那么今天则是在心灵的深处。

此后的十天里,宋庆龄便成了孙中山先生办公室的常客。当时,宋霭龄是孙中山先生的英文秘书,已寻到“白马王子”———山西首富孔祥熙,不日即将结婚。宋查理也在中山先生身旁工作,主要帮助先生理财,支持先生正在筹划的一次新的革命行动。宋庆龄每次来孙中山办公室,主要是由霭龄和父亲带来,大概有七次之多,每次呆上几个小时。这样,她很快地熟悉了中山先生进行革命工作的环境和需要,也更快地进入了角色。

在宋庆龄留美归来一个月后,宋霭龄正式向中山先生提出辞职。孙中山舍不得失去这样一位好助手,他高度评价霭龄几年来的工作,赞扬了她的工作精神、办事能力和负责态度,并对霭龄诚恳挽留。

宋庆龄接替秘书后,进入角色很快,令孙中山先生吃惊。她不仅在工作上帮助了孙中山,更在精神上支持了孙中山。她对革命的赤诚炽烈之心,如同一支火炬照亮了孙中山一度灰暗的心情。现在他精神焕发,信心倍增,浑身都流淌着青春般的血液,改造国民党的大业进行得卓有成效。

由于工作的缘故,孙中山和宋庆龄接触多了,言谈举止,家庭琐事,无所不谈,互不相避。孙中山先生为人豪爽,义气待人。他不但谈自己的身世,也谈自己的妻室与孩子……那是一个难忘的夜晚,孙中山处理完公务,与宋庆龄进行了长时间的攀谈。中山先生道出了自己的全部身世。宋庆龄不停地插话,二人谈得投机。

宋庆龄已在中山先生身旁工作了半年多。革命形势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几个月之后,也就是1914年7月8日,孙中山创立的政党———中华革命党在日本正式成立。孙中山真切地感受到了宋庆龄对他的事业和精神上的支持。要真正完成他的革命大业,他的身边不能没有宋庆龄。宋庆龄也由衷地爱着孙中山,愿意为他和他的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

1913年2月,宋查理随孙中山东渡日本考察铁路并筹措资金。一年多来他第一次和女儿朝夕相处,看到霭龄在铁路方面的知识大有长进,她已不再只是给孙中山准备资料了。在和日本铁路专家谈话时,她往往能抓住实质,提出最需要了解的情况,还不时插话,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修正日本专家的建议。宋查理很为此感到满意。但他也发现了霭龄的秘密,那就是她对孙中山的其他随员不时流露出的颐指气使,以及在孙中山谈话工作时她那毫无顾忌的含情脉脉的注视。凭他的经验,他知道女儿可能已坠入情网。而从孙中山有意无意的躲避中他知道这还仅仅是她自己的单相思,以他回国以来对中国社会的了解,他感到这会损害孙中山和自己以及女儿的名声,徒招非议而妨害正进行的大业。他感到有必要及早斩断她的情丝,使她能够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于是他把号称“山西首富”的孔祥熙引到了家里做客。

孔祥熙出生于山西太谷县城西的程家庄,他的曾祖父曾和一位姓孟的秀才争夺拔贡失败,气得咯血而死。临终立下遗嘱,不许子孙再进考场,孔家从此弃儒经商,居然发了起来,银号、当铺开到了太原、北京、广州,一度成为山西首富,

辛亥革命爆发时,孔祥熙积极响应,组织了巡防队和学生军,守护县城。孔祥熙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在领兵打仗上,后来清军进犯山西,在娘子关前线,他把军队交给了山西都督阎锡山,自己做了阎锡山的经济顾问。

孔祥熙在家乡时曾娶了教会中一位温柔漂亮的韩女士,备尝了人生的甜蜜。不料几年后韩女士因肺病死去,加上袁世凯到处迫害革命党人,孔祥熙心情沮丧,也离开山西,加入了东渡日本的“自由主义者联盟”,经王正廷推荐担任了华人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

宋查理就是在拜访基督教青年会时见到孔祥熙的孔家儒学和西洋文化的熏陶,使他显得学识渊博,谈吐不凡。查理认为这是一个精明的、有实干精神的青年,日后大有造化。他把孔祥熙带进家门,希望大女儿能够慧眼识人。

这一晚,宋霭龄显得特别活跃。晚宴开始不久,她忽然记起在美国的一次华人联欢会上,曾和孔祥熙有过一面之交。家宴上重提这件事,却使两人谈话如同炭炉浇进了煤油,分外热烈起来。他们以故知旧友的身份叙谈,成了宴会的中心。

宋霭龄对孔祥熙感兴趣的倒不是孔子的第几十几代孙,而是他的“山西首富”地位。尽管孔祥熙也比自己大了十几岁,但比原来自己朝思暮想的孙中山年轻有钱;孔祥熙虽没有孙中山的名声显赫,但他有财富,尤其是孔祥熙在美国受过教育,有相当的才能而又性格随和。

不久,横滨市一所小教堂里就传出悠扬的《婚礼进行曲》。和十几年后蒋介石、宋美龄在上海举行的婚礼相比,孔祥熙、宋霭龄的这个婚礼简直是太简朴了。但是简朴的婚礼却产生了强大动力,孔宋的结合创造了中国首屈一指的家庭财富的奇迹。

宋庆龄与孙中山的相恋,在没有公开之际,已有人隐隐感觉到了。她不是别人,正是宋庆龄的大姐宋霭龄。她不但感觉到了,而且也听到了风言风语的议论。

按理说,这是件好事,宋霭龄应该感到高兴,可是她不。人最不能容忍的是什么?宋霭龄想到了一句格言:人最不能容忍的是看见一个傻瓜在自己曾经失败的领域取得成功。宋庆龄固然不是傻瓜,而是比自己更聪明、漂亮、能干的姑娘,但千不该、万不该她是自己的妹妹。如果她是另外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宋霭龄也许会为她祝福,为孙中山感到高兴。但不幸的是自己曾对孙中山有过追求,这在孙中山和宋家生活的圈子里,几乎是尽人皆知的事。自己碰了壁的事,作为妹妹她就不应该再次去做,可她居然不给自己留这个面子……

宋霭龄先向父亲谈了这件事。宋查理不相信这会是真的。他跟孙中山接触频繁,同样也经常见到宋庆龄,并没有发现过任何蛛丝马迹。但宋霭龄保证这事千真万确,她有最最可靠的情报。此后,他们又开了一个家庭会……

按照家庭会议的预定方案,先由宋母找宋庆龄谈心。当宋庆龄如实说出心里话后,宋母便以母亲的情怀百般开导劝解,可是,此时宋庆龄的话语柔中带刚,她什么都听不进去。一直在屋外静观情况的宋查理冲进屋里,以家长的权威去劝解。在宋庆龄眼里,她第一次看到父亲是这样的火暴脾气。任他如何呼叫,她已拿定主意,一言不发了。

宋庆龄的这一招果然奏效。宋查理发了一顿脾气后,顷刻像被扎了刺的皮球,又瘪了下来,余下来的只是气喘吁吁了……软的不行,硬的也不行。

没几天,孙中山和宋庆龄不愿看到的事发生了。宋查理突然宣布全家结束流亡生活,返回上海。宋庆龄表示反对,她要求继续留在孙中山身边工作,因为改造党的工作非常紧张,她已熟悉情况,突然走开会影响整个进程。但是她的意见没人理睬,一切都安排好了,她没有时间也没有办法再和孙中山联系,便被带上船,连夜驶向国内。

回到上海后,事实上宋庆龄已被软禁起来了,她完全失去了自由,被关在房子里,由女仆看着,不许离开房间半步,不许和外界接触。宋庆龄悄悄地给孙中山写了信,问他现在是否还需要她,自己应该呆在家里还是回他身边去。负责看管她的女仆同情她的境遇,站在了宋庆龄一边,把这封信秘密地带出去送到了邮局。假使没有女仆的机智,这封信可能就落在了别人手里,那样历史也许就要重写了。

几天了,宋庆龄没来上班,孙中山已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他派人去宋家打听,得到的消息却使他大吃一惊:宋家已举家回国。后来收到宋庆龄的信他才明白了真相。

房东梅屋夫人是个热心肠的老太太,她看出了孙中山的心思,便替他出谋划策。她帮助孙中山置买家具,布置新房。孙中山着手办两件事,一是尽快与妻子解除婚约;二是派人把宋庆龄从上海接过来。

于是孙中山立即派自己的贴身秘书朱卓文,去澳门原配夫人卢慕贞那里联系解除婚约之事,并带了孙的亲笔信,孙在信上明告,他打算同谁结婚以及为什么有这个想法等等。卢夫人理解他,据有人回忆,卢当时说,她不会写中文和说英文,连走路都不利索,因为她缠过足,所以她不能像宋庆龄那样帮助他。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她基本上答应了。1915年6月,孙中山将元配从澳门接到日本办理离婚手续。10月的一个夜晚,宋庆龄在女佣的帮助下,爬窗逃走,私奔到日本。10月24日中午,孙中山到东京车站迎接她,第二天上午即在日本律师和田家中办理结婚手续,孙中山49岁,宋庆龄22岁。当天下午在日本友人庄吉家举办婚礼,到场致贺的中国人只有少数几人。中山先生的革命伙伴胡汉民劝他悬崖勒马,孙先生拒绝和他们谈“私事”。

宋查理在女儿“私奔”后,立即与妻子搭船至日本拦阻,然而生米已成熟饭。那天下午,婚礼行将结束,查理赶到了梅屋庄吉的大门口,站在那里,气呼呼地高喊:“我要见抢走我女儿的总理!”“请你们放我进去!”屋内一阵哗然。

梅屋庄吉夫妇很担心,欲出门劝解,被孙中山拦住了:“不,这是我的事情。”说完走向门口。梅屋庄吉还是不放心,紧紧跟在孙中山后面。孙中山慢悠悠地走到大门口的台阶上站定,稳稳地说:“请问,找我有什么事?”突然,暴怒的宋查理平静了下来:“我的不懂规矩的女儿,就拜托给你了,请千万多关照!”然后磕了三个响头。

爱激动的宋查理还是向两人发泄了一通不满。孙中山一言不发,宋庆龄向父亲做了解释,这一切均出自自己本心,父亲应为他们祝福而不是发怒。她拿出了两人订立的婚姻誓约书给父亲过目。誓约书已经律师作证并由当事人签字生效。

宋查理接过来,只见婚姻誓约书是这样写的:

此次孙文与宋庆龄之间缔结婚约,并订立以下诸誓约:

一、尽速办理符合中国法律的正式婚姻手续。

二、将来永远保持夫妇关系,共同努力增进相互间之幸福。

三、万一发生违反本誓约之行为,即使受到法律上、社会上的任何制裁,亦不得有任何异议;而且为保持各自之名声,即使任何一方之亲属采取何等措施,亦不得有任何怨言。

上述诸誓约,均系在见证人和田瑞面前各自的誓言,誓约之履行亦系和田瑞从中之协助督促。

本誓约书制成三份,誓约者各持一份,另一份存在见证人手中。

誓约人孙文(章)

立约人宋庆龄

见证人和田瑞(章)

耶诞一千九百十五年十月十六日

宋庆龄晚年时提及当初违抗父命与孙中山结婚,说:“我爱父亲,也爱孙文,今天想起来还难过,心中十分沉痛。”宋氏夫妇阻婚未成后,仍送了一套古家具和百米绸缎,给宋庆龄做嫁妆。这也许是天下父母心的投射。

在既定的婚姻面前,也是为了革命,后来的日子,宋查理又与孙中山重归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