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物的真假——

 津张先生书馆 2012-08-02

文物的真假——

 
 
        璠玙乱世卖作石,仿品盛世争为宝。现今可算是太平盛世,正是各种收藏风行,文物古董行业兴旺发达的时代。每到一地,随处可见摆满了各种古钱币、瓷器、钟鼎、扇面、佛头等等“古董”“文物”的地摊。文物拍卖会生意红火。书店里有关“说石”、“说玉”、《说瓷》等书走俏。《文物》、《收藏》、《艺术市场》等杂志也被看好。中央电视台“鉴宝”“国宝档案”节目引人注目。盗掘古墓、走私文物、制假造假的犯罪活动也随之十分猖獗。

文物古董市场的热火,带动文物古董的行情不断上涨,尤其是珍稀之品,不断创造天价。一件明代瓷器“五彩鱼藻纹盖罐”成交价是4404万港币。2002年香港富豪张永珍以4150万港元拍下雍正官窑“粉彩蝠桃橄榄瓶”,于二年后捐赠给上海博物馆。2003年上海博物馆从美国购回国宝《淳化阁帖四、六、七、八卷》,耗资450万美元。国外的可能更为惊人:荷兰凡高的一幅油画《向日葵》拍卖,以3985万美元成交,他的另一幅画《蝴蝶花》于1987年更拍出了3亿法朗,合5300万美元的天价!

文物之所以有这样的天价,一是因为它的珍稀、硕果仅存,二是它在历史文化研究和艺术观赏上的价值,三,出于收藏、买卖或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需求者的队伍不断壮大。

文物古董等的价值各有偏重。考古出土的文物应该重在它的文化价值。这些文物可以说赋有一个任务:帮助专家们厘清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就这一点而论,真假之辨就绝对重要,因为赝品根本不能担当这个任务。但当一个古陶碗,一尊古铜鼎,在完成了这个光荣艰巨的任务,而被当作“展品”供奉于博物馆的厨窗里以后,它就几乎可以说已失去了这个价值,那时,摆在厨窗里的是真品还是赝品,实际上已没有什么区别。

书画一类文物则重在其艺术价值,亦即美学价值。当然,它还可供专家研究艺术史,研究艺术家的技法、风格、作品的用纸用墨等提供参考。但就观赏和美学价值来说,只要仿作或者说赝品和原作几乎完全一样,或者只要不把原作与其并列细加对照,就辨别不出真伪,那么,真品和赝品就可以说具有同一价值。就这一点来说,真伪的鉴别就没有什么意义。大画家张大千是摹仿高手,他有一仿石涛画册,骗过了当时沪上大富豪程霖生,请名画家陈半丁鉴定时,陈竟惊叹为“天下无双,无上至宝”。张大千自己的一幅画,南方谢稚柳认为是张的真迹,北方徐邦达却斥之为假,史树青亦认为是赝品,其他鉴定家就都不好讲话。即说这八大山人的画册,既然大画家陈半丁都叹为举世无双,只要作伪者张大千不说穿,它就是八大山人的真迹珍品,对外行人和行内人都一样。

金银珠宝和文物古董当然不可并论。虽其也可供观赏摩玩,其价值却完全由经济价值决定。它是是资产,是财富,真伪的鉴别就也绝对重要。好在鉴别方面它有一些硬性指标,比如说“真金不怕火来炼”,金的溶点达1064.43摄氏度;钻石的莫氏硬度为10,是自然界已知的最硬物质,那都是任何人造假也造不出来的。尽管如此,假货也还有一定的价值,只要你披金戴银,一身珠光宝气地招摇过市,人们自会为你的富贵气派所压倒,有哪个疯子会走近你,拿起你的宝贝来仔细看个真假。读者想必都读过莫泊桑的《项链》。家境不好而偏爱虚荣的罗瓦赛太太,借了有钱的女友一串钻石项链,在一个舞会上大大地风光了一番。不料回家后发现项链丢了。夫妻俩不敢声张,举巨债买了一串一模一样的项链还给了女友。以后他们含辛茹苦了十年,才把债还清。在一次散步时偶遇那位女友,女友惊叹于她的苍老憔悴,她才把实情说出来。那女友听了激动地说:“天哪,我那串是假的呀!”。真假项链之金钱价值,相差有近百倍之巨,但如果那位富有的女友不诚实,不说出自己那串是假的,那么在罗瓦赛太太眼里,也可能在许许多多人的眼里,她以前借的项链和现在还的其金钱的价值是一样的,而且,她曾借助那串项链大大地出过风头,说明其悦人耳目、令人叹羡的价值也是一样的。从这儿,我们看到了赝品的价值,条件是 赝品和真品几乎一模一样难分轩轾。

这真假的鉴别也真是一桩难事。文物的鉴定是一门特殊技术。可惜这门技术——应该说是一门学问,还远非完备,可以说还并非万分可靠。作为一个文物鉴定家,需要多方面的学问,需要长年的经验积累,在操作上缺乏定量定性的标准。所以,即使是全国一流的文物鉴定大师,也常有失眼之处,对有些文物的真伪也拿捏不准。这样的例子可以说多不胜数。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曾化几百两黄金买下唐韩滉之《五牛图》、五代顾闳中之《韩熙载夜宴图》,当时沈从文曾提出,此两画并非真品,《五牛图》造假还造得十分可笑。近美籍华人书画鉴定家方元林亦指出《韩熙载》是仿作。2003年嘉德拍卖行拍出一幅晋索靖的《出师颂》,价值达3000万元,国内鉴定大家徐邦达、启功、傅熹年都认为不是真迹,但有说是隋代之作,有说是宋明之作,意见不能统一。张大千的例子我们前面已经举过了。再举个国外的的例子。德国有个画家埃米尔 霍伊曾仿造了大量印象派现代派画作,签下马蒂斯、摩迪尼亚、毕加索等大名,不断地进入二战后后蓬勃的艺术品市场。他的很多仿作被专家们鉴定为真品,可笑的是,有时他自己就是鉴定人。在许多博物馆里,他的仿作与其他真迹并列,人们根本真假莫辨。

《红楼梦》里有个贾宝玉,后来又来了个甄宝玉,贾耶?甄耶?真是“假作真时真亦假”。世界上有许多事确是真假难辨分。即如这世界、这人生,应该是实实在在的,佛教徒却认定它为虚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道家庄周更是连梦中的蝴蝶和现实中的自己都分不清,“不知周之为胡蝶”还是“胡蝶之梦为周”。有时候,我就觉得这真假之分在某些领域也似乎不必过于较真。就说这文物古董、金石字画,一般而论,真假之辨绝对重要。就其经济价值来说,真品可以价值连城,赝品有些就狗屁不值。但我们要明白,是文物古董、金石书画进入了流通领域,听命于市场,陷入了市场的泥沼,才有了经济价值,也才使赝品应运而生。米洛的维纳斯像假如永远深藏在巴黎卢佛宫,就没有经济价值可言,也无赝品可言,因为流传在外的肯定全是仿制品。是市场催生了赝品,赝品又扰混了市场。不过,究其实,文物的价值应该不在金钱的价值,那毕竟是外在的,人为的,而且是个变数。文物永恒的价值是它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收藏、交易说到底也是一种私欲,一种惑。我们玩文物古董书画,若忽略了它的宝贵的文化艺术价值,迷惑在真假难分的大网里,于真假 之间周旋逡巡,。一旦被判为真,便昂首得意,喜不自胜;一旦定为假,便跌足而叹,大呼上当,要说这是一份乐趣,也实在累得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