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报 | 世上最大的蝴蝶正在消失

 笑熬浆糊糊 2012-08-02

亚历山大女皇鸟翼凤蝶已经被列入濒危物种,它们的雨林栖息地正在迅速消失


一只蝴蝶要有多大才能让人们注意到它正在消失?以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亚历山大女皇鸟翼凤蝶的情况来看,无论多大都不行。


这种世上最大的蝴蝶翼幅达一英尺(30厘米),想象一下一把学生用的尺有多宽吧。它栖息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北部的奥尔(Oro)省的雨林中,外地人很少能亲眼目睹。这种情况以后也不大会得到改善,它只会越来越少,因为砍伐雨林和扩大种植油棕榈树无情的吞噬了这种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爱德华时代的自然学家阿尔伯特 ·米克1906年为收集物种去巴布亚新几内亚探险时首次对它进行了记载。这种快速飞行的蝴蝶常常飞到树群的顶端,因此米克只得动用猎枪把它们打了下来。自然历史博物馆将这些带有猎枪弹孔的标本归入鸟翼蝶属类物种(一种有超长前翼的热带物种),并以爱德华七世皇后的名字给它命名。

由于此种蝴蝶雌蝶和雄蝶形态不一样,因此过了一段时间后才将雌蝶和雄蝶归到同一物种。雌蝶翅膀为褐色,上有乳白色条纹,腹部呈明黄色。雌蝶比雄蝶大约三分之一。雄蝶的翅膀为彩色,有金色,青色,绿色和黑色。


蝴蝶怎么会长得如此之大,科学家们还不能完全明白。不过此种蝴蝶带有毒素,没有动物以它为食,这肯定是一个理由。


亚历山大女皇鸟翼凤蝶成虫在马兜铃的叶子上产卵。马兜铃是一种热带藤本植物,生长在奥尔省的雨林中,叶子有毒。在此种鸟翼凤蝶的各个生长阶段(从幼虫孵化出直到成虫结蛹前),它们都会以马兜铃叶子为食,因此也吞下毒素。成虫胸部长出的红色绒毛对捕食者发出剧毒的警告。


亚历山大女皇鸟翼凤蝶最大的威胁是栖息地持续减少。在失去了奥尔省沿海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后,它们的栖息地现在被压缩到偏远的曼纳格拉斯高原的一小块地区。

奥尔省野生生物保护官员艾迪 ·玛丽莎说:“油棕榈树、咖啡树和可可树的种植破坏了它们的栖息地。我很担心这种蝴蝶的未来,因为我知道在平原它们只存活在七个孤立的地方,这七个地方都是面积在100至200公顷的小块雨林,周围都种满了油棕榈树。”

讽刺的是,放宽为保护它们而设立的规则也许最有希望让它们幸存。

亚历山大女皇鸟翼凤蝶目前被《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列入附录一类物种,

禁止对其标本进行国际交易。由于不能合法交易,就存在黑市。记者杰西卡·斯皮尔特在2011年出版的他所著的《迷失的翅膀:追踪非法蝴蝶交易》一书中讲述了一位已被捕的蝴蝶商人的故事,他为数对从巴布亚新几内亚偷运出来的亚历山大女皇鸟翼凤蝶开价超过了8500美元(5400英镑)。杰西卡估计全球每年蝴蝶走私的交易额在2亿美元(1亿2千7百万英镑)左右。

玛丽莎相信将亚历山大女皇鸟翼凤蝶降为附录二物种,允许有限的交易此种蝴蝶会刺激当地贫穷的农民保护它们的栖息地,因为这些农民会被允许出售一定量的蝴蝶。

“哪种情况更坏呢? 是允许交易一些蝴蝶,还是永远的失去它们?”玛丽莎这样问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