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前说的:
某个平行世界的夏天,发生了日本漫画史上最不朽的比赛,横跨7卷单行本之多的的湘北VS山王工业。那场比赛可以概述如下:湘北开场突袭——三井寿连续三记三分球先声夺人——山王反击——泽北荣治和流川枫交手一回合——山王派上河田美纪男与樱木展开对决——河田美纪男败北——暴风骤雨的下半场,山王靠全场紧逼防守+河田的个人威势,让湘北的内线无法得分,一度甩开26分——湘北靠樱木的篮板、赤木的苏醒、宫城的突袭和三井寿的连续三分球扳到只差8分——山王的泽北接管比赛,分差拉开到19分,比赛进入最后五分钟——流川枫领衔反击——湘北在樱木的最后逆反中赢下比赛。
今天,有些剧情很相似:
前半节,王仕鹏变身三井寿,三分先声夺人;第三节,大分差落后,又是他连续三分球把分差拉回到8分。
中国遭遇了澳大利亚的全场紧逼盯人防守,被打闷住了。
陈江华若干次宫城良田式的勇猛突击(好吧,宫城不会投三分球)。
中国队两次被甩开到18分。
和湘北一样,中国的两首发内线进攻效率不高;但在后场篮板上,已经尽力了。
不一样的是:中国第四节强弩之末,完成不了第二次反击了。
中国到最后,都没能解开澳大利亚的防守。
第三节,刘炜和王仕鹏拼命带起了一波反击,但中国没找到持续的动力之源——汽车人管这叫能量块——即,樱木花道和流川枫。所以,中国队第四节被闷住后,没再像漫画里似的满血复活,而是就此被窒息了。
澳大利亚防守很较真,开场就给中国队一下马威。第一回合,刘炜拿球,孙悦、王治郅、易建联切出要位找机会,跑过三巡,最后是易建联在三分线外,才勉强拿得稳球,之后强行突破,面对两人防守,造了个犯规。第二回合,干脆24秒违例。澳大利亚这份防守勤勉,就贯彻始终。他们下手抄球不算多,非得等你在翼侧人堆里了,才包夹断球。他们拿肉填满空间,梗塞、强硬,肉硌肉骨磨骨。
这么玩当然要付代价,比如澳大利亚翼侧施压凶,容易容易,也容易牙齿打滑骨头走了。澳大利亚并没有俄罗斯级的防守,为了压制中国队的进攻,他们得付犯规的代价,让中国罚了24球。而且堵塞内线,外围就有破绽:第一场演绎亚洲纳瓦罗的王仕鹏本场化身三井寿,走位妖异,出手果决:第一节的四记三分有两记不算大空位,纯粹是出手迅速,出其不意。实际上,第一、三节中国队能咬住比分,真全是王仕鹏一人之力。
问题是,除他之外,中国能掀波澜的,也就是刘炜趁乱偷球、陈江华单挑、易建联不断的罚球了。
实际上,这三场比赛,中国队从来不缺个人骁勇。王仕鹏、易建联和陈江华,三场比赛都能剪出一打个人单挑的好戏。但对俄罗斯,助攻7比19已见高下;今天澳大利亚逼了中国15次失误,只放了中国10次助攻,而自己23次。论个人能力,帕特里克·米尔斯基本是两队之冠,但他今天的20分,蛮打成功的还真不多。闭眼一想:那些边角三分、那些偷下快攻,都是配合打出来的。澳大利亚命中率也不到40%,靠的是造中国队失误(15次),和山呼海啸的前场篮板(19个)——和俄罗斯一样,澳大利亚前场篮板多,除了身体凶悍,剩下就是走位积极:很少有四散站原地干看着的。
这是老话了:在面对澳大利亚、俄罗斯级的防守时,中国的进攻没有体系,团队串不起来。大家有漂亮的单打,有激动人心的进球,但没有成型的挡、传和切;跌跌撞撞切出接了球,总是要顿一顿,澳大利亚人的脚(俄罗斯人的脚也是)总能跟上中国队的转移球。最后就是一次次快24秒了,强打一个。没有传切,那就看个人能力了吧?可是中国队并没一个稳定的进攻轴心。陈江华个人突击潇洒漂亮,刘炜乱军刷分能干,但他们都没法在FIBA优秀的防守下行云流水的转移球;易建联的“右翼接球,撤步到面筐,偶尔加个试探步,晃一晃,右手运球底线突破”很有效,这不前两场都靠这招扣了篮呢;大郅也能够背身靠脚步点对手两下。视野、传球、攻击威胁兼具的攻击点,澳大利亚有米尔斯、安格尔、安德森,俄罗斯有舍甫德、卡亚帕、AK47。中国呢?
本来,这个角色,理该是孙悦承当起来的。他本来该是中国的流川枫,四年前在北京,他已经给了人足够多的希望。但今年三场下来,他始终没找着感觉。今天他唯一的贡献是28比35落后时,一记迈步跑投得到中国队第30分,仅此而已——噢,还有就是回防篮下的盖帽了。
对西班牙那一战,是血气;跟俄罗斯和澳大利亚这两战,中国队就显得像几个认真的球员,和对方成型的团队作战,最后被分割包围,给闷死了。中国队不怎么缺团队精神,这不今天第一节和第三节拼得很努力么?但是,在要赌那么一口气时,团队意识和配合没怎么见——精神是支撑一个人拼下去的动力;意识是支配一个人什么时候该出现在哪里做什么事的能力。后一点,没怎么见着。
你可以说,这得邓华德没捏起体系来——被全场紧逼时四人在后场?太漫画的布局;但另一个角度:中国队也缺乏高对抗环境下,适合打团队运作的球员:会投篮、运球、突破的有,会空切、挡人、传球的,以及运球行进间还能传好球的,就少很多了。而团队配合,就得靠空切、挡人、传球、走位这些很意识的东西。哪怕是易建联在NBA时,一度被赞美过三分出色(新泽西网期间),但从来也没得到过一个“好传球手、好策应者”的声誉吧?在FIBA赛场上,他是个出色的攻击手,但他没法当进攻的”轴“。
“打团队篮球”说来最容易,有时不只是需要这个精神,除了体系,还需要技术能力——空切、挡人、传球、走位、要位——这些东西的。
说个题外话。前一段儿,一度盛传欧洲有球队看中易建联。我觉得,易建联倒还罢了,但如果有机会把中国球员往欧洲送送,其实大是好主意。欧洲强到什么程度?前儿俄罗斯的舍甫德不提了,澳大利亚今天那位13分7篮板7助攻、第二节连续两次打三分的7号左撇子乔·安格尔,在西班牙联赛,也就是每场15分钟的半角色球员。
NBA和CBA之外,世界依然是很大很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