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登古峰山记

 寒江读舟 2012-08-03

2009年农历9月初1日,家乡的古峰山赖仙岽举行醮会。得知这一消息,我忙告知几位驴友,提议去登古峰山,而几位驴友都说没空,只有小东一人响应。

吃过早饭,我骑上摩托车去约小东。小东爱人听说去登山,也要求同去,于是他又带上儿子、侄女。小东也叫我带上孩子,我考虑到古峰山路途较远,孩子还不具备登上山的脚力,就没带。于是小东扶出摩托车载他爱人和儿子,我载上他侄女出发了。

古峰山位于家乡东南面的一座山峰,属鳌峰山麓南段,海拔 1300,山上可东望清流县的灵地、李家等乡镇;南望连城城区及部分乡镇;西望长汀的部分山村;北望清流长校和家乡四堡的各个村庄,是一处登高望远的理想胜地。

登古峰山记

骑车到雪峰寺,我们把车寄在寺里,就徒步上山了。刚上山就走错了路。一位熟人正在附近的果园干活,见我们上山,估计我们是到古峰山的,就大声问我是不是去古峰山,我说是,她说走错了,然后告诉我们正确的路。

开始上山的路很不好走,不仅路陡而窄,而且乱石突兀。我和小东都穿着皮鞋,走起来感到特别费劲。幸好路两边有一些杉松和其它杂木,挡住了余热犹存的初秋阳光,感觉不是很热。但没走多远,小东的儿子就不想走了,甩起“皮”来,赖在后面不肯走了。于是我们又是鼓励又是哄劝。一位后面挑着香烛的中老妇人和一位老人从后面赶来和我们同行,也帮着哄劝。有两段路还是小东背着他走,好不容易让他走了一段又一段。我们都是沿着山脊上行的,随着山脊的不断上伸,许多树的形状就变得怪异起来,很多松树都没有树尾,或树梢很弱,而横长的枝条却较粗大,也长得矮,几乎没有长得高的树;有些树干脆就是横着长,虬干弯曲,形状怪异,别有趣味。走了大约一个多小时,见有一座古老的小屋,是五谷仙庙。同行的老人就去烧香叩拜,还放了一串鞭炮。我们也在旁边休息了一会。这里,已可以看到很远的山脉和村庄了,千山万壑绵延起伏,煞是壮观!那些落在山间的村庄和飘带一样的道路在秋阳的照耀下,显得尤为耀眼明亮!我用相机拍了好几张小东一家爬山行路的照片,刚想拍远处的家乡时却没电了,大为惋惜!

登古峰山记

离开五谷仙庙后,山路不再像前时陡了,而且大多时是走在树林里。林间铺满了落叶,有的枯干,有得刚落下不久,还呈现着黄绿的颜色。这些地方是会长野生蘑菇的,青少年时期我曾多次到这一带采过蘑菇,遍地都是;有些地方还能采上菇中珍品——红菇,那高兴劲就自不待言了。采蘑菇的趣味是业外人难以体味的。

我们沿着山脊翻过了一个又一个山头,走了约2个半小时后,翻过了一个山凹,从山凹里传来了锣鼓和诵经的声音。下了一小段坡,眼前一片开阔地,现出一片简易木质架梁房屋来。中间的两座较大的无墙敞屋里摆满了简易木饭桌,桌边的长条木凳坐满了人,约有近百人之多,大多是老人和小孩,有好些都是我认识的本村人和外村人,三五成群正在闲聊,。两边是各一座长形简易木屏房,一边的是厨房,一边的是卧室。厨房里一些妇人正在忙着做饭;而卧室里也有一些人在休息。还有一些主事的人在忙着各种事务。靠上的古屋是供奉神像的正殿,几个道士正在敲锣打鼓诵经作法。几个相熟的人见了我,都惊喜地和我打着招呼。寒暄过后,我和小东去主事人那各交了20元钱,作为中午的餐费。

登古峰山记

正殿上的三尊神像各是欧阳真人、罗仙公、赖仙公。关于这三个神明的来历和身世,据记载为:欧阳真仙原名欧阳大一,字世清,为清流县东华乡下窠村人(一说阳坊人)。据传他是当地欧阳家族的三世祖,生于唐末(县志载元末人)。从小就很聪明,16岁那年跟随几个道人到大丰山学道。经过二十几年的潜心修炼,最终在大丰山顺真道院得道成仙,享年42岁。此后,大丰山就与欧阳真仙崇拜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远近闻名的一个道教胜地。每年七月十五日都有来自各地的香客上山朝拜。罗仙,连城县文亨乡南顺里山坑人,不详其名。该仙生于唐太和间,所寓常在惠济桥之广福堂。年六十有二,乃如清流盈山庵修炼。越数载,得道羽化,里人以其身塑而祀之,表曰真仙。凡遇旱疫,祷之,无不应者。 赖仙公,名玄,又名玄子,连城县塘前罗地人,生年不详。幼时母子2人相依为命,10岁开始砍柴,将砍来的柴存积一处,嘱其母不敢烧掉。其母做饭有时趁他不在,暗中抽烧一根,但赖玄都会知道,对其母说:你又抽我柴烧。其母多次被责后竟也不动他的柴薪了。赖玄13岁时,有一天将所积柴薪堆作一处,然后坐在柴上点火自焚。火烟起处,罗地村人只见“玄子”仙灵骑着一头白鹿腾祥云往洋地方向而去,降落在员峰山上。村人寻至员峰山发现白鹿脚印,遂跟踪寻找,但夜幕降临只见前面一盏“红灯”不见白鹿踪迹,便确定在“红火”处建宫观。由此可见,三个神明的原形都是闽西客家人,而对其的信仰和敬祀也盛及于闽西客地,以至于闽西客家地区的各个乡村,都把这三个神明集处一庙,叫“三仙庙”。

登古峰山记

到赖仙岽来朝拜的人不仅有四堡的,也有北团的,清流李家和灵地的,长汀童坊和馆前的等。但今天来的大多是四堡的信徒,也有少部分是北团和李家、灵地的,据说明天会期正日,山下附近各处村庄的人都会来,更热闹。

站在庙前向下远望,群山起伏,绵延不绝;虽然天气晴朗,可惜远处雾霭迷蒙,看不清楚。据说若在晚上,爬上庙后的山岽上,可以看到连城城区灯火辉煌,极为壮观。

吃过饭后,有些人陆陆续续开始下山了。我们也准备下山。我和小东用矿泉水瓶去离庙约30的山凹里的井中装水,和一些熟人打声招呼,就起身下山。还有许多人留下在山上住,他们要在山上尽情热闹。

下山时,不再觉得上山那么难了,连小东的儿子也不再叫累,还一直走在我的前面。还有后一些赶上来的人,尤其是三个才读一、二年级的小孩,欢蹦乱跳,脚步轻捷,一点也看不出累,很快就超过我们,把我们远远甩到了后面。我们也只用了一个小时,就下到了山脚。

山脚下,一些农人开始了收割晚稻,阳光洒满金色的稻田,一片辉煌灿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