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见什么都想要怎么办

 lululu11 2012-08-03

父母平时带孩子外出时如果遇到孩子非要买某样东西时会觉得比较头疼,因为这时候很多孩子会为了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发脾气甚至大哭大闹,那出现这种情况父母该怎么做呢?

首先父母要明确的是,孩子这种行为表现是偶发性的吗?如果是偶然发生的,父母完全可以“忽视”。如果是经常发生的,又是什么原因?

原因一:自觉主动形成自己目的和想法的能力不够或形成数量相对较少,其逻辑思维延伸能力需要提高。

经常性看见什么就想要的孩子,其自觉形成目的和想法的能力比较欠缺,这样就形成其逻辑思维延伸能力比较弱的表现,孩子产生这样行为的目的,就是想实现信息交换平衡,因为如果在日常与他人信息交换过程中经常受挫,孩子就会不自觉地通过这种方式,来延续交换过程。

自觉形成目的和想法的能力与孩子平时采集到信息的种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通常有这种行为的孩子,机械类信息采集要远远高于生动类信息的采集比例。

原因二:父母不当的“示爱”方式

父母有通过物质来显示对孩子爱的方式。今天送孩子一个玩具,明天送给孩子一套衣服等。父母越是这样,孩子越有通过索取物质来实现父母对自己关注的愿望。

精准式培育建议:

调整孩子客观成长环境,使孩子能够采集到的信息尽可能的实现均衡。(如何具体实现请参考生动类信息采集方法)

父母转换和调整一下“爱”的方式,比如:一个拥抱、一个“妈妈爱你!”的话语、讲诉一本有趣的书……

另外,需要阐明的一点,我们上述提出的两个主要形成孩子“见什么都要”的行为表现只是具有一定普遍意义上的原因,我们不能否定孩子是有个体差异的,如:如果孩子客观成长环境突然改变,使孩子顷刻安全感丧失,也有可能形成“见什么都想要”的暂时性行为表现,因此父母在思考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这个因素,特殊情况下的孩子是完全需要和我们进一步沟通才能有效帮助孩子解决培育问题的。

 

 

注:

机械类信息是指人类发明制造出来的所有物品,如书籍、音像制品、电视节目、电脑、玩具等。

生动类信息是指原生于自然界的各类事物,如沙石水土、各类植物、动物、雨雪等各类天文气象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