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立仁 本届奥运会爆出了许多伤情动感的话题,最闹心的莫过于泳坛所谓的“兴奋剂”猜疑、周俊事件背后之女举“利益博弈”和羽毛球队员“打假球”被罚。单看媒体、观众、当事人、网民、运动员家属,乃至体育官员及教练的谩骂、辩解和相互攻讦,五花八门的言论,基本上将一个“奥运精神”涂成了大花脸。 特别是羽毛球女双比赛,竟然一举罚掉了三个国家八名顶级队员,着实开创了此项运动乃至奥运会的“新篇章”。 当全世界对新赛制的安排提出质疑时,世界羽联也自相矛盾。一方面,秘书长托马斯·伦丁坚称新赛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得到许多选手的好评。世界羽联将在奥运会结束后,花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来对奥运新赛制进行全面评估。另一方面也有报道说,世界羽联还宣布将调出奥运会上所有小组循环赛时的比赛录像进行回顾,研究这项赛制是否还需要继续存在。 杂乱纷纭的现象纠缠着五味杂陈的情感,斩不断、理还乱。很多东西是需要反思的。对于国际羽联的新赛制,我们只有评头论足的权利,还够不上“反思”的份儿。我们要反思的,只能是我们自身的作为。国家乒羽中心主任刘凤岩的的“道歉”就是一部可用来反思的活教材。 第一,世界羽联做出对王晓理和于洋取消比赛资格的决定,我表示理解和尊重。——家长加监护人语气 第二,王晓理和于洋作为优秀的羽毛球职业运动员,在这种比赛里面,采取消极比赛的做法,确实有悖于职业体育道德和奥林匹克精神。这给我们广大球迷造成了伤害,给我们中国体育代表团也带来不好的影响。应该给予严厉批评。——小学班主任调调儿 第三,在这件事上,我作为乒羽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和中国羽毛球协会的领导,对队伍的管理和教育工作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感到很内疚,很痛心。愿意接受国家体育总局对我的批评和任何处分,同时也想借助新闻媒体,向全国广大观众和全国人民,代表中国羽毛球协会和乒羽中心,表示诚挚的歉意。在这个事件上要深刻反思,杜绝今后出现类似的现象。我们是一支光荣的队伍,在为国争光多拿金牌的同时,也要展现中国体育健儿的良好精神面貌。——官员惯用的“负领导责任” 总之,除了可怜的“不懂事孩子”、“不守纪律的学生”、“临时工”、当事人王晓理和于洋以外,跟任何人都无关了。 笔者看来,无论哪个国家和地区的奥运代表团,不仅代表着被自己代表的人民去展现体育才能和水平,同时也代表着所代表的那个社会的风貌,社会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的一言一行与被他们代表的社会息息相关。 当我们的社会正GDP至上的时候,我们就没底气单单责怪体育界的金牌至上; 当我们的社会许多人正希冀以法律条文完全取代道德,处处搞“政策用到边”的时候,我们没理由单单责怪运动员和教练们的“合理利用规则”; 当我们社会的假货泛滥正侵害消费者的时候,我们就没道理单单责怪假球伤害了观众; 当什么都是“临时工干的”的时候,我们习惯了一些官员的尊容,因而,对刘凤岩主任的言论也就见怪不怪。 也就是说,我们在伦敦再三“撞墙”,需要反思的恐怕不只是体育。 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要算国际奥委会新闻发言人亚当斯的态度。他在8月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国际奥委会已要求相关国家奥委会继续展开调查,以弄清楚消极比赛背后,教练或队伍中其他人员是否也有责任。如果发现其他人亦有责任,那么受到处罚的不应仅仅是运动员。“这一点很重要”。 欢迎吧,如果先从体育方面改变一下“什么都是临时工干的”,对中国社会来说,未必不是好事。唯一的遗憾,只剩下对王晓理和于洋的感叹,两位姑娘可能被“逐出”奥运村,还有“追罚”。据报道,国家体育总局还要加罚呢。唉,这个临时工干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