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日闲话——去日照看大海

 我的七彩石 2012-08-03

夏日闲话——去日照看大海

标签:

文化

文学

原创

杂谈

休闲

分类: 随笔

      伏天炎热,暑气无法消解,背上行囊,携妻带女去海边偷凉。身居内陆多年,海边虽然也去过多次,不过每每都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只知道海水的咸,不知道海水的涩,只看见海面的浪,没看清海底的沙。这一次准备了充足的时间,挑选了海滨小城日照小住一周,想着能懒懒地去闻闻大海的味道,近近地去听听大海的声音,顺便也闲闲地记下了下面的闲话
                   
一、潮起潮落

   

      去日照的路上一家人热烈地讨论着行程,归纳出了这次旅行的三个要点:1,下海里游泳;2,看海上日出;3,赶海。这次旅行和以往都不同,没有那麽多景点要赶,也没有导游拼命地催,只希望做到:睡觉睡到自然醒,游泳游到腿抽筋就好了。
      以前总听到歌词里唱潮起潮落,想象仿佛人内心涌动的模样。到了日照的当天下午,我们就下到了海里,结果完全没法游泳,因为正在涨潮,浪很大,一波接一波,几次想往深处走都被浪拍了回来,当地人都不说去海里游泳,而是说去洗海澡,刚下海没经验,被海浪拍得坐了几个屁股蹲,孩子还喝一口海水,小眉头一皱,小脸上被读出了咸涩的味道。站都站不稳,还游什麽泳呀?赶紧看四周的当地人怎麽玩,原来在这里玩水,大家都是在那起伏不定的海浪中钻来钻去,有胆大的还专门走到水深处迎着大浪时现时没,还有人故意等着浪来的时候合着海浪的频率纵身一跳,似乎就站在了潮头。这样激烈的海浪自然是没法游泳了。我们是下午去的,很快天就暗了,被凉爽的海水一激,多日以来的暑热一扫而光,躺在海滩浅处的海水里,看着孩子提个小红桶玩沙子,这哪里是伏天,分明是写意的暮春时节。
      和周围的一个当地人攀谈,才知道这里的海水两天一小潮,三天一大潮,潮起潮落是这里海水的常态,这两天涨潮时浪比较大,落潮的时候来玩会没有这麽激烈,我问:“那什麽时候落潮呢?”他说:“你看那边的那个塔,它叫潮汐塔,涨潮时下面的蓝色光源不停的冲击上面的红色光源,蓝光充满时就涨满潮了,落潮时正好相反,一天之内两涨两落,和咱们阴历的日期相对应,每天的涨落大致有个时间规律,你们带孩子下次退潮时来玩吧,顺便还能赶海。”
      晚上回到酒店就看到了大堂显眼处张贴着潮汐时间表,看了看,最近这几天的落潮时间大体都在中午,于是我们就计划着大中午顶着太阳去玩了。
      来到日照鲁南森林公园已经快中午了,这里是日照唯一需要买门票的海滩公园。这天天气很大,碧空万里,阳光直射下把人从昨晚的凉爽中又带到了伏天,赶紧钻进海里去乘风破浪。这里的海滩比昨天去的海滩平缓许多,沙子也特别细,黄黄的,宣传材料上叫“金沙滩”,暑假里,这里的游人很多,好在沙滩特别长,游人大都聚集在存放衣服地方的附近,太阳太大,遮阳伞也都在不远处。向前走出几百米,就没人了,诺大的海滩只有一波又一波的海浪拍打,空旷,静。海天间顿显人的渺小,不值一提。
      我们是算好时间来的,没一会儿就开始退潮了,在水里嬉戏,能明显觉得身下的水在往回缩,缩的过程中仍然是一浪赶着一浪的拍岸,我们追逐着海浪嬉戏,不觉中离岸越来越远,沙滩一片片的显露出来,这里没有礁石,全是平缓的沙滩,正午时光,阳光正晒,海水退去的海滩上远远能看到有很多反光的地方,走近看都是一些零星的小贝壳,这下孩子兴奋了起来,提着她的小桶,捡起了贝壳,我们三个人就顺着海滩,越走越远,“看,捡到了一个彩色的贝壳。”“哈哈,一只寄居蟹。”“呵,从沙子里挖出了一只螃蟹。”三个人一路呼喊着渐行渐远,早已忘记了当头暴晒的日光。
      在日照的一周时间,每天都去海边,即使不嬉戏海浪,也会赤脚沿着沙滩散步,海风拂面,凉爽宜人,看着海浪一刻不停的拍打着沙滩,却没有一点躁动的感觉,反而觉得很安静,也许这海水的潮起潮落和人本身生命的节奏有某一种暗合,合上了拍,就径直入了海潮三昧。

 

二、阳光凶猛

   

      从森林公园的海滩玩回来的路上,我们三个人就开始互相嘲笑各自晒黑了,晒黑了倒是小事,当天晚上就开始不停的百度“晒伤了怎麽办?”三个人,除了孩子穿了泳乐宝(类似救生衣)稍微好一点,我和妻子大面积皮肤晒伤,灼热发烫,还疼。
      其实对于防晒我们是做了功课的,50倍的防晒霜准备了一大瓶瓶,脸部和胳膊也抹了,无奈在海边玩得太得意忘形,也怪当地的太阳太晒,当天一丝云也没有,脚在海水里走了几公里,也不觉得热,完全没把当头烈日当回事,这下太阳可让我们吃了苦头,晚上睡觉皮肤针扎一样的疼痒,不能入眠。
      辗转反侧到凌晨4点多,叫起了酣睡的孩子。走,去看海上日出。孩子好玩,一骨碌就爬了起来,惺忪睡眼还没完全睁开,我们就来到了灯塔广场,本以为4点多,海边没多少人,却不想正在退潮的海滩边人潮汹涌。本地人说这个季节在日照是很难看到日出的,秋天以后,天高云淡才能看到。好在前一天万里无云,我想也许今天能如愿。
     天微微亮时,看到了远方海天衔接处还是有一层薄云,凌晨快5点时候薄云开始泛红,渐渐红的面积越来越大,一个太阳的影子在薄云后面露头了。升得很快,一会就是一个红的圆的太阳在薄云后面若隐若现。记得小时候唱过红歌“太阳跳出了东海”,眼前这黄海的太阳没跳,隔着一层面纱冉冉升起。想着昨天正午烈日当空,万里无云,而此刻的太阳红彤彤,隔着云,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温婉,它们是同一颗太阳吗?
      太阳升得很快,一会就又普照了我们。早上天没亮,出来的早,没抹防晒霜,前一天吃的苦头这会刚形成教训,赶紧回酒店吧。即使这样,此刻写这些闲话的时候离那天已经十天左右了,我还是不停地边挠着正在脱皮的后背,边用键盘敲出了这样的文字:阳光凶猛。

 

三、22个虎斑贝

   

      从山海天海水浴场出来的时候,我们逛了一下海边的工艺品商店,各种贝壳,五光十色,我就和孩子商量着买一些贝壳回去,也算是个纪念,妻子却在阻拦,说还有好几天呢,走之前再买吧,还可以选再好一些的。说得也在理,不过我还是先买了一枚虎斑贝,就是那种浑圆像一只鼠标的那种,浑身棕褐色的斑点,我说像豹纹,当地人把它叫虎斑贝。
      这下这枚虎斑贝就成了我的玩具,无论走哪,我都在手里摩挲,一天下来就油光发亮,手感极佳,妻子攻击我说我是虎斑贝控,孩子逗我玩,一会给我藏起来,一会又拿出来玩。就在这天晚上,在凉爽的日照街头散步的时候,我边拿捏着虎斑贝边和孩子说笑,却突然一下子理解了那些喜欢把玩物件的人的乐趣:手头,心头。
     虎斑贝不离手也不是件好事,第二天早餐的时候,就把它丢在吃饭的餐厅了,才玩了一天的玩具不见了,心里空落落的,很是不爽,从早上熬到了下午,实在忍不住了,我带着妻女专门跑到石臼市场,经过精挑细选,讨价还价,终于拎了一袋子虎斑贝回来,孩子一数总共21枚。
     后来在餐厅又找回了那枚丢失的虎斑贝,晚上在酒店我把这些虎斑贝都拿出来,洗干净,摆在床上,孩子问我干嘛呢?我说我在摆阵呢,孩子哈哈大笑,还笑话我:“爸爸,你是不是要贩虎斑贝呀?”妻子也说我可能有恋物癖,总之之后的很多天虎斑贝就成了她俩笑话我的话题。旅行回来好几天了,我的键盘鼠标旁边一直摆着一枚虎斑贝,它太像鼠标了,却比鼠标漂亮7倍。

 

四、快乐的秘诀在于重复或者遗忘

   

      孩子长大了,旅行的一路上喜欢给我们讲故事,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老鼠看着鼠标说:“电脑厂商侵犯了我的名誉权和肖像权。”袋鼠跳过来一看说:“幸好长得不像我,只是侵犯了我的名誉权。”蝌蚪说:“显然鼠标的外形是根据我的外形设计的,严重侵犯了我的肖像权,我们要趁早打官司,不然时间长了,我就变成青蛙了。”
      我正在玩虎斑贝,就接过话说:“最应该打官司的是虎斑贝,鼠标太像虎斑贝了。”孩子听了开始仔细端详虎斑贝,然后喷口大笑。
      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一有空就开始讲上面的那个故事,一遍遍重复,而且每次讲完都用一种诡异的目光看着我,等我说“最应该打官司的是虎斑贝。”我每说一次,她就大笑一次。后来我渐渐不上她的当了,可她还是不厌其烦的重复地讲着那个故事。
      可能每一个人的笑点是不一样的,孩子和老人都喜欢重复地讲同一件事,即使是面对同一个对象也乐此不疲。我觉得要麽他们是讲过就忘了,要麽是觉得上一次没讲透,就再来一次。重复或者遗忘能让孩子和老人在同一件事里反复地提取趣味点,普通人都嫌孩子和老人重复的罗嗦,岂不知记性太好的人也就这样少了许多的快乐。

 

五、每一次旅行都有一顿kfc的宿命

   

      每次旅行前我都会问孩子,你猜咱们这次出去旅行会不会吃kfc,前几次孩子都摇头,因为我平常喜欢鼓吹出去旅行就要品尝当地的美食,像kfc这种快餐当然是要摈弃的,可是几乎每次旅行都鬼使神差的有一顿在吃kfc。这次出发前我也问了同样的问题,孩子回答说:“会。”因为去年去云南,临回西安的最后一天,都到了机场,才发现除了kfc,就没别的什麽吃的,让人觉得这成了我们旅行的魔咒,逃脱不了。
      这次到日照一入住酒店,就发现酒店斜对面一个大胡子老爷爷的画像面带微笑,我们三个当时就互相看了一眼,什麽也没说。后来被凶猛的阳光晒伤的第二天,大中午不想走远不得不又吃了一次kfc,这让人不得不感叹,似乎每一次旅行都有一顿kfc的宿命,不知道是不是别的人也是这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