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溆浦农村第1期
2012-08-03 | 阅:  转:  |  分享 
  
溆浦农村

第一期



中共溆浦县委农村工作部

溆浦县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二0一二年二月十日

溆浦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强化科技支撑巩固农业大县地位

——学习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体会

刘春让



2月1日,《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约1000余字共有6章、23条。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既抓住了发展要害、回应了基层关切、兼顾了当前长远,又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三农”政策体系。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复杂严峻,

二是应对发展压力,确保农业农村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我国农业全面丰收,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民生得到较大改善,农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农业农村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要稳住农业生产,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压力很大。当前,耕地、水资源等农业生产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依靠增加水土资源来增产增收,已经没有余地;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也污染了土壤环境,降低了生产效益,破坏了生态环境,依靠增加使用化肥和农药来提高产量也难以为继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根本还是要发展生产力,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增产增收、提质增收、节本增收。实践证明,已经成为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政策导向和主要信号,成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的集中体现和鲜明标志,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有力武器和重要抓手。赢得了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农民收入连攀新高、农村民生不断改善的好局面。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年,创造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中央发出一号文件有利于突出工作重点、明确政策指向、集中解决问题文件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要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农业生产依靠科技、农业科技服务生产。这,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提出“三大指向”过去一直提“支农”,提“支农惠农”,十七届三中全会表述为“强农惠农”,又提升“强农惠农富农”。这是重中之重战略思想的丰富发展,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方针的细化实化,是强化农业基础、惠及农村发展、富裕农民生活的精辟概括

三、文件的精神,有其丰富的内涵

文件开头部分,在充分肯定“三农”工作成绩、深入分析当前困难挑战的基础上,突出了三个重点:一是“三个绝不能”的工作要求,即绝不能因为连续多年增产增收而思想麻痹,绝不能因为农村面貌有所改善而投入减弱,绝不能因为农村发展持续向好而工作松懈。二是农业科技“三是三性”的定性定位,即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三是“三保三强”的总体思路,即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

文件正文再次要求三个持续加大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二三四部分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强化农技推广服务集中推出三条政策,即实现在岗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平均水平相衔接,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对未升学的农村高初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让农村每个后备劳动力都掌握一门技能第五部分的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斤120元、125元和140元,比2011年分别18元、18元和12元文件结尾部分,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洑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

二要细心理清工作思路,增强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的主动性。一号文件对全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进行了全面部署安排,如何结合实际,谋划“三农”发展。我认为,一方面要认真研读文件精神,寻求政策支持点。一号文件含金量重,字字值千金,我们要认真研读,深刻领会精神,从字里行间寻找政策的支持点,创造性的谋划、包装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并加强汇报、跟踪和衔接,对接中央政策,争取更多更好的项目进入上级扶持笼子。另一方面要立足资源优势,科学谋划工作思路。我县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生猪调出大县,农业生产在县域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依托近年来已有的良好基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科学规划发展方向。要在发展特色农业上下功夫,做“特色”的文章,向特色要规模、要品牌、要效益。围绕优质稻、柑桔、生猪、油茶、金银花、工业原料林和蔬菜等优势产业,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加大结构调整,推动连片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要在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上下功夫,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引进和推广,培养新型农民,依靠良种良法,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土地产出率。要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下功夫,走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发展路子,用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专业化营销、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前段,我们研究提出了今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即坚持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生产保供给,兴项目强基础,⑴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工程。积极推进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集中力量在低庄镇建立2万亩优质超级稻标准化示范园,在黄茅园和桥江镇分别建立1个万亩杂交水稻制种示范园,在桐木溪乡以鸿飞达公司为龙头建立10万头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大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在卢峰镇办好农业部中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在桥江镇办好超级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万亩示范片,在油洋乡办好农业部优质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在桥江、低庄分别办好1个省级玉米万亩示范片,在两丫坪、中都等乡镇办好1个县级玉米万亩示范带,在黄茅园建立超级稻第四期亩产1000公斤攻关百亩片,力争完成粮食播面100万亩左右,总产40万吨左右。发展桥江、小江口养殖小区。⑵实施农业科技推广工程。加强农作物优质品种的引进、试验、推广,抓好黄茅园2万亩水稻制种以及优质柑桔、金银花、油茶苗木繁育。加快良种良法配套,落实高产丰产栽培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措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70万亩、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22万亩,秸秆还田腐熟14万亩;实现机插8万亩、机耕44万亩、机收29万亩。加强超级杂交稻高产、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金银花品种选育、溆浦鹅保种扩繁、食用菌生产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攻关,突破关键技术,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⑶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工程。大力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突出抓好雪峰食品、银珍农业、春和菌业、鸿羽溆浦鹅、大康牧业、恒森菌业、天宇食品、紫金银花、福香农产品冷链物流、维康饮品等产业化项目建设,加快企业科技创新和品牌创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带动力,推动农业产业上规模、上档次。力争新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新增规模农业企业12家,三星级休闲农庄1家。

⑷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工程。突出抓好水东集镇等18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解决饮水不安全人数3.59万人。强化农田水利基础建设,重点完成溆水灌区、20座型水库除险加固、小农水工程、中小河流治理车头、观音阁和低庄防洪堤、桥江崩岗治理、山塘清淤、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县城防洪堤、桐木溪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基本口粮田、新增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国有林场危房改造等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⑸实施农村生态保护工程。稳步推进工业原料林和“三边”绿化工程,新造工业原料林3万亩,补植补造1万亩,县城周边造林绿化8000亩。深入推进“碧水、青山、蓝天”工程,加强溆水河流域综合整治,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大力实施封山育林,提高绿化水平。新建农村沼气池1600户,推广太阳能400台、节能灶3000户。⑹实施新农村文明卫生创建工程。加大新农村建设办点示范力度,实施低庄镇新农村建设“百城千镇示范工程”,推进枫林等村连片示范工程,确定枫林、四门等20个村开展新一轮试点,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强化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健全卫生保洁和村庄治理机制,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培养农民文明行为。

⑺实施农业安全工程。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农业投入品,加大农资打假力度,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力争完成绿色食品认证1个,无公害农产品个⑻实施农业技术人才提升工程。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公开招录20名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学历提升培训,对技人员分层分类开展训。选派40名科技特派员进驻各乡镇村⑼实施社会化服务联户工程。深入推进农村五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和龙头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强化基层涉农部门服务职责,特别要改革为农服务方式,鼓励干部职工带头组建专业化公司,根据市场规律,实施公司化动作,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种苗、技术、销售、资金等全方位的服务。

⑽实施阳光农廉工程。严格坚守“三条底线”,认真落实“四项制度”,建好以廉政直通车为主的廉政信息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

























14









献花(0)
+1
(本文系黄建华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