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九曲桥 85(2)、静安寺 85、迎新 (2012年8月3日) 许树人 城隍庙里观灯展, 步诣新滩又一年; 卢浦桥边多景致, 静安寺外竹林鲜。 兔年 深秋时节,路边的草箭成熟,白白的花下,细细的长干光滑圆直……我和老伴散步时,看见工人收割后弃之地上,遂有利用之想。征询过工人,我俩采集了一些。带回家里,去了外皮,晒干后,老伴将其纳编成圆形的“锅派”。以后包饺子、烙饼,便有了存放的地方……这真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一时间,家里的人不停地赞美。 12月15日午后,上海第一次落了少见的雪!虽说着地疾化,毕竟有无限的情趣…… 18日,全家去世纪公园转转,20日,我又骑车到中国馆环游一圈。棉衣穿不住,虽说已是冬天! 31日晚上散步回来,觉得这里迎新年的意识很淡——只是远远地听到几声炮响;回头见成山路方向有一处在燃放烟花……傍晚,给河南的大姐、贵州的二妹、郑州的高四、虞城的爱梅发了问候的短信,2010年就这样结束了…… 2011年的春节到来之前,小伟匆忙地收拾了一下东西,2月1日的下午,就先行回河南安阳看他的父母去了。聪聪因为我俩,则安排节后返回,所以,在上海陪我们一起过了除夕…… 按着老习俗,门上贴了春联和门方,顿时就有了新年的气象……包了三种馅的饺子,算起来也是第一次!打打电话,看看节目,听着不断的鞭炮,12点后躺在被窝里,竟还没有睡意! 2月3日是大年初一,饭后也没有甚麽事做,女儿就领着我们去逛热闹的城隍庙。一路上,坐坐地铁,看看上海过年的景象,都颇感新鲜…… 上海城隍庙,是道教庙宇,位于黄浦区方浜中路,坐落在上海市最为繁华最负盛名的豫园旅游景区,是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它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风雨仓桑,朝代更迭,它也历经兴衰。 传说它系三国时吴主孙皓所建,明永乐年间,改建为城隍庙。前殿祭祀金山神汉大将军博陆侯霍光神主,正殿供诰封四品显佑伯城隍神明待制秦裕伯御史,后殿乃寝宫。现门前存有1535年所建的牌坊,戏台为1865年后建。上海城隍庙殿堂建筑属南方大式建筑,红墙泥瓦,现在庙内主体建筑由庙前广场、大殿、元辰殿,财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组成。包括霍光殿、甲子殿、财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父母殿、关圣殿、文昌殿九个殿堂,总面积约二千余平方米。 城隍神,是城市的保护神,“城”,就是城池;“隍”是干涸的护城河,“城”和“隍”都是保护城市安全的军事设施。人们为了祈求平安,不仅将秦裕伯高高地供在神位上,还每年清明日、七月望、十月朔抬着神像闹“三巡会”。而且历明清两代数百年不变,后时断时续直到1947年。红脸正气的“城隍老爷”,确实给世人不少精神的安抚和寄托,因此上海城隍庙内的香火持续未灭。 明代名士唐寅(字伯虎)曾为秦裕伯题辞:市衣致龙衮之勤,林下来朝廷之敕。生有奇功,死有遗泽。欤!斯人也,山水同风,万古不息者秦! 清顺治年间,本地秀才王憺(字士悦)的《吊元秦行省墓》一诗,代表着当时文士们的心声,诗曰:山河故国重欷歔,万里逃名海畔居。新主屡裁五色诏,逋臣不受两朝糈。心驰塞北行台久,身老河南待制余。今古玉埋龙浦上,柏翳里后孰旌旗。 上海的城隍庙是上海著名的旅游景点。作为道教宫观,上海城隍庙可谓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盛名,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上海小旅游圈。城隍庙道观、城隍庙小吃、豫园环在周围,呈现出上海城隍庙文化的丰富底蕴…… 平时,这里游人不断;过年,更是拥挤不堪。八仙过海、七仙女下凡、福禄寿的彩灯,给古建筑增添了不少的色彩…… 在如织的人群里,女儿去买了一份上海的臭豆腐,品尝着,簇拥着,终于走出了豫园。接着,又去南京路…… 上海的南京路是上海开埠后最早建立的一条商业街。它东起外滩、西迄延安西路,横跨静安、黄浦两区,全长5.5公里,以西藏中路为界分为东西两段。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为这条百年老街增添了别样的魅力。这里是万商云集的宝地,是上海对外开放窗口 也是国内外购物者的天堂。两侧商厦鳞次栉比,繁华异常。 走在南京路,让我很自然地想起《霓虹灯下的哨兵》,南京路上好八连位于上海市愚园路753号。在这个个普普通通的小院里,驻扎着一支连队。“南京路上好八连”是这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河南中路以西部分为步行街,一直以来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素有“十里南京路,一个步行街”的称号。路旁遍布着各种上海老字号商店及商城。每到节假日这里总是人头攒动,一片热闹繁华之景。 南京东路可以直到著名的景点外滩,可以看黄浦江外滩全景,钟楼和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国际环球金融中心等。 东起外滩,西抵静安寺,全长5.5公里,过去曾被称作 “十里洋场”,是上海最繁华的马路。尤其是到晚上,华灯初放,各种霓虹灯的映衬下,各具特色的建筑更显得美轮美奂…… 商厦群内名品荟萃、琳琅满目。各地的名、特、优、新产品,以及进口的名牌商品及奢侈品,不下数十万种。几家老字号特色商店的商品,品牌效应尤为卓著…… 畅游归来,我暗自思忖:这样大的都市,地下交通竟是如此的方便、快捷!古街旧庙竟是如此的兴隆、繁荣!总之,一切都让人感叹! 回想人涌如潮,挤挤扛扛,举步维艰的时候,虽然觉得不十分方便……但在人的潮流中移动着步子,慢慢地迤逦行进,随便看看两边各具形态的花灯,或穿堂,或过桥,也别有一番情致!跟着转了一大圈之后,总算离开了杂堆的人群,心里顿时有了一些轻松……在人的一生中,各种体验都会有的,有热闹,才会感到清闲! 在街上的店铺里买点食品,边吃着,边找路往回走,就这样,已过了大半天。 聪聪于人流的空隙中艰难地给我们拍了几张照片,也算是游城隍庙的珍贵留念。后来,我也一一题辞如下:《七绝·城隍庙》—— (1) 虎去兔来隍庙闹,观灯游客涌春潮;老街繁盛山塘似,沪市颇多朱角嚣。 (2) 坐了地铁去观灯,白兔机灵欲上腾;上海初一犹十五,城隍庙里步难征。 (3)近稀申市地中行,快捷清新标志明;自古世崇人土遁,如今江底隧车亨。 除夕的坐福、守岁过了,兔年的初一,也去花灯最热闹的地方玩了。到了初二的下午,女儿就乘坐预订好的飞机顺利地赶回了安阳……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也安排了自己的活动—— 初三一大早,我俩从南码头坐轮渡过了黄浦江,然后沿街步行到外滩的平台上转转看看…… 位于上海市中心的外黄浦滩,1844年(清道光廿四年)起被划为英国租界,成为上海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它是旧上海租界区以及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始的起点。 外滩南起延安东路,北至外白渡桥,在这段1.5公里长的外滩西侧,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素有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成为旧上海时期的金融中心、外贸机构的集中带,也是旧上海资本主义的写照,一直以来被视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和城市历史的象征。 如今修葺一新的观赏台,变得又宽又平,这样就可以承载更多的游人同时观瞻沿江美景。除此之外,感觉着还新增了不少人性化的设施,给游客真切地带来了更多的方便! 抬头仰望对岸,陆家嘴林立的高大建筑拔地而起,环顾黄浦江上,各色游船络绎往来:一切美景,尽收眼底。此时此刻,真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人生即便轰轰烈烈,终有尽时。正如?宋 代: 辛弃疾在《重午日戏书》里写的那样:青山吞吐古今月,绿树低昂朝暮风。万事有为应有尽,此身无我自无穷。 返程时候,又选择了一个新的渡口过江,东绕西拐,终步入东方路徐行:大半天的游走,虽然身体已经很累了,但是心里倒觉得比较愉快、充实…… 初四一早,是坐地铁到静安寺附近的敬老院去看一个亲戚——本家二姐的女儿,退休了,到上海来打工。见面交谈之后,觉得年岁和想象的差距很大。敬老院的活也不累,就是时间长,挺栓人的。出来的时候,也顺便在静安公园里走走玩玩,也很新鲜…… 初五下午,我俩又去卢浦大桥下的世博公园转转。岸景挺空旷,游人不很多,感觉特别的自由自在。沿江望浦西,高楼错落,也别有一番美丽景致。 路一旁,有几棵腊梅稀落地开着黄花、红花,不似云台路公园那里集中,倒也清新、醒目。 想起云台路公园红梅盛开的样子,2011年11月30日,我写了一首 《五绝·观梅》——傲冬花独放,冰雪奈其何;笑看葸寒士,从来有几多!2012年2月25日,又按律作了些修改。 回味这几天过年的情景,觉得上海的年味也是很浓的,特别是正月初四的晚上,听说是接财神,几乎接连不断地响了一夜的鞭炮…… 据查: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初四夜的接财神一一一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忙着置办酒席,为财神庆贺喜辰。回想起来,这种习俗,在漯河并不十分注重。大都市的上海人比内陆里的老百姓要有多得多的钱,不知这是否跟对财神特别热情有重要关系! 85、迎新 (2012年8月3日) 许树人 城隍庙里观灯展, 步诣新滩又一年; 卢浦桥边多景致, 静安寺外竹林鲜。 兔年 2011年的春节到来之前,小伟匆忙地收拾了一下东西,就先行回河南安阳看他的父母去了。聪聪因为我俩,则安排节后返回,所以,在上海陪我们一起过了除夕…… 大年初一,也没有甚麽事作,饭后,女儿就领着我们去逛热闹的城隍庙。一路上,坐坐地铁,看看上海过年的景象,都颇感新鲜…… 地下交通竟是如此的方便、快捷! 古街旧庙竟是如此的兴隆、繁荣! 总之,一切都让人感叹!只是人涌如潮,挤挤扛扛,举步维艰,觉得不十分方便…… 在人的潮流中移动着步子,慢慢地迤逦行进,随便看看两边各具形态的花灯,或穿堂,或过桥,跟着转了一大圈之后。总算离开了杂堆的人群,心里有些庆幸…… 在街上的店铺里买点食品,边吃着,边找路往回走,就这样,已过了大半天。 聪聪于人流的空隙中艰难地给我们拍了几张照片,也算是游城隍庙的珍贵留念。后来,我也一一题辞如下——《七绝·城隍庙》: (1) 虎去兔来隍庙闹,观灯游客涌春潮;老街繁盛山塘似,沪市颇多朱角嚣。 (2) 坐了地铁去观灯,白兔机灵欲上腾;上海初一犹十五,城隍庙里步难征。 除夕的坐福、守岁也过了,兔年的初一,也去花灯最热闹的地方玩了。到了初二的下午,女儿就乘坐预订好的飞机顺利地赶回了安阳……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也安排了自己的活动—— 初三一大早,我俩从南码头坐轮渡过了黄浦江,然后沿街步行到外滩的平台上转转看看…… 修葺一新的观赏台,变得又宽又平,这样就可以承载更多的游人同时观瞻沿江美景。感觉着还新增了不少人性化的设施,给游客真切地带来了更多的方便! 仰望对岸,陆家嘴林立的高大建筑拔地而起,黄浦江上的各色游船络绎来往:一切美景,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返程时候,又选择了一个新的渡口过江,东绕西拐,终步入东方路徐行:身体颇累了,但觉得还比较愉快、充实…… 初四一早,是坐地铁到静安寺附近的敬老院去看一个亲戚,见面交谈之后,也顺便在静安公园里走走玩玩。 初五下午,我俩又去卢浦大桥下的世博公园转转。岸景挺空旷,游人也不很多,感觉自由自在。沿江望浦西,高楼错落,也别有一番美丽景致。 路一旁,腊梅稀落地有几棵,不似云台路公园那里集中,倒也清新醒目。 想起云台路公园红梅盛开的样子,2011年11月30日,我写了一首《五绝·观梅》——傲冬花独放,冰雪奈其何;笑看葸寒士,从来有几多!2012年2月25日,又按律作了修改。 回味这几天过年的情景,觉得上海的年味也是很浓的,特别是正月初四的晚上,听说要接财神,几乎是接连不断地响了一夜的鞭炮……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初四的接财神一一一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忙着置办酒席,为财神庆贺喜辰。回想起来,这种习俗,在漯河并不十分讲究。大都市的上海人比内陆里的老百姓要有多得多的钱,不知这是否跟对财神特别热情有点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