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听夜雨出心境
北方已进入了雨季。刚刚还是阳光灿烂,突然间雷雨交加,眨眼工夫又不见了踪影。头顶上晴日朗朗,忽然一阵雨浇湿路面,再看马路对面却不见滴雨痕迹……夏日的雨就这样行踪不定,说来即来,说走就走,简直就是个顽皮而 ![]() 又可气的孩童。雨的脾性究竟是怎样的,让人实在搞不明白,似乎天气预报也不大灵验了。 我是特别喜爱下雨天的。听老辈人说,出生在雨季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性情。没有考究过,无所谓对与错,反正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不仅喜欢观雨、喜欢沐雨,更喜欢听雨。有生以来,究竟读过多少有关听雨的诗文,实在记不大清楚了,但留给我的印象总是好的。古人听雨的诗篇,感觉是美的、纯的、动人的;今人听雨的文章,感觉是蕴藉的、朴实的、激荡人心的。 这是一个朦胧的夜。天边隐约着闪电,微弱的雨声时断时续,忙碌于屋宇中的人们如果不用心定是感觉不到的。也不知过去多久,雨声哗哗作响,且由弱而强,穿过雨帘,透过窗口,直闯我生命的空间,猛然间驱走了内心的宁静,欣喜中顿感居室里注入了清凉,充满了灵气。 凭窗望去,原来这夏的夜,一旦收拾起太阳光的威力,倒也显出几分温顺与柔弱来。朦胧的夜就这样被雨水裹挟着、控制着,看不出有丝毫还击的动态或逃遁的迹象。 用心感受窗外的雨,起初是疏缓的,雨点轻灵地在玻璃上划出一道道水痕,声音柔柔的像情侣窃窃的私语,像暖春徐徐的清风。忽然之间雨势集聚,雨点猛烈抽打窗棂,呼唤着,激溅着,珠落玉盘般清脆悦耳。此刻,这雨声听起来是那样的酣畅、粗犷,干脆得就像北方小伙儿的情,炽烈、慷慨、豪爽、奔放。伴随隆隆的雷声闪电,雨仿佛在跳跃、在升腾、在吼叫,像是在大声宣言,又像是在陈述心曲……这就是我所期盼的雨,在夏夜里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恣意泼洒,用梦幻一般的声音,为我勾勒出一方激情四溅的世界。 被雨浇灌着的夜是深沉的,这深沉的气氛深深地感染着我。我忽然意识到,和着雨声,品着香茗,读着古诗,该是一种享受,一种奢侈,一种超然吧。因为,这雨夜正是诗人灵感喷涌的时刻,那诗句就如同这雨珠纷纷滴落。 手捧诗卷,伴着时而大、时而小、时而急、时而缓的雨声,我似乎听出了诗人们独特的表白,悟出了诗人们心里的感受,品出了诗人们雨中的寄予:有“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累”的哀伤,有“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的孤寂,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抱负,有“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梦窗”的凄冷,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幽怨,有“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浓情,有“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的相思,有“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担忧,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喜悦…… 我驻足于杜甫草堂的屋檐下,静听“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千古绝句,竟然听出的是诗人对夜雨的一种惬意与赞颂。我似乎明白了,杜甫挥笔写惯了悲苦,而这一夜的雨声却让他的笔端不再显得那么沉重,一个“喜”字在雨声中弥漫开来:“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不知是夜雨固有的喜怒哀乐,还是诗人灵感的妙笔生花,竟然抒写出如此多而不同的心境来,让后人边潸然泪下,边感慨万千。看来,这听雨能够听出心境来,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人的身份、阅历、境遇、心情、场合不同,感受也就各异,诗意也随之变得或葱茏,或淡雅,或拙朴,或苍凉…… 桃红已去,绿叶正浓。窗外风卷雨丝,室内清凉无限,暑气连同浮躁随雨声尽消,让我沉浸在诗词的意境中,沉浸在想像的氛围里。风摇杨柳,雨打荷叶,去了燥热和杂乱,跳出悲凉和失意,可以尽情体味大江东去的豪迈或品味小桥流水的缠绵,可以了却人生境遇的不平,化解心中堆积的块垒。有人说,雨是大自然的眼泪。如果是,我觉得夏夜的雨更像是大自然真情的泪水在倾情地奔泻,在尽情地流淌,留给人们的全是心灵的震撼。 雨声依然不断,让尘嚣远去,俗烦淡然,身心清净。此时,你可以什么都不想,静静地感受一番夏夜的雨趣;你也可以什么都想,释放一段感情,领略一片情怀,守住一份宁静,除去昔日难再的痛惜与欲语还休的惆怅。 静听窗外雨声淅沥缠绵,蓬草树叶萧萧低吟,在不同的心境中欣赏夏夜雨声不同的律动,这是一种无所谓远近和显隐的心灵牵挂,是一份超越时空并一相情愿的契约。 ![]() 回望唐诗的风流飘逸,宋词的深沉缱绻,那夏夜的雨声似乎是一曲天籁之声尚未终弦,今人鲜活的生命律动,仍然应和着这个世界现实的鼓点。虽然时日推移,岁月豁变,但雨声将是永远存在的,永远不变的。在我的居所,在我的心灵深处,也会永远留下这样一方自由自在的净土,让飘逸着灵性和激情的雨声安然地驻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