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游轮日记小结
2012-08-04 | 阅:  转:  |  分享 
  
合作体验摘拾收获

——游轮日记小结



参加工作九年来,不得不发自内心的感慨:语文教学真是一条漫漫求索的路,尤其是作文教学的压力时刻压得语文教师们苦不堪言。而学生们听到要写作文似乎也是一幅无可奈何的模样,没劲儿,于是就出现了应付了事的现象,长期下去,自然而然就存在如下几个严重的问题:1、学生惧怕写作文。2、写流水作文。3、语言表达能力受到抑制。4、不懂得写身边发生的事,觉得没有什么好写……根据教学中的观察分析,我认为直接原因是学生害怕作文,不懂得写作的方法。就是写作文嘛,没有新鲜的感觉、很乏味,没有兴趣。

于是,我在寻找能够给予学生新鲜感的写作途径,可是都始终找不到秘方,直到媚娟告诉我:校长让我们在五年段试行列车日记的写作方案,并拿来了《湖南教育》的关于介绍列车日记的全部策略。那时,我欣喜若狂。接下来便是和媚娟两人商讨如何更开展此项活动,创造新鲜的味道,最后决定以“游轮日记”为名称。

一、前期工作安排

前期准备便是此方案的具体操作情况:(1)日记本的制作。为了给学生一个惊奇,一个新鲜感,封面采用彩色的游轮图案及完成登记表,由家长、老师、学生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更重要的目的是让家长也一起来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由此家长便成了护航使者,老师便成了导航员点评者,学生也名正言顺地成了船长或水手。还有“创写水手格言”的规定,增加新鲜感,让学生耳目一新。附:日记本格式及封面(略)



(2)前期宣传工作及操作安排。

日记本成册后,我拿到班级让学生看,掀起宣传的高潮。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争着看个够,很高兴,“趁热打铁方成器”。

操作安排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五一节。安排得当则成,安排不当则败。对于“船长”的落实我很慎重,一般选择平时习作水平及管理能力兼备的学生。本班共组成10只游轮,每只船由5名同学组成,伴演船长和水手的角色。每个星期交换游轮日记本,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欣赏同学的“杰作”。这样循环方式的学习岗位给予了学生想学的学习动机倾向。

二、第一阶段:气氛浓厚、效果显著

值得一提的便是船长的负责,每天都能够主动负责日记本的轮岗工作安排,再也没有人来告诉我:我不会写,作业多之类的问题,比起以前真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有的同学甚至利用下课时间在想着怎么写?一个月过去了,我认真翻阅每一本油轮日记本,并对它进行一番分析:

(1)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有自己的个性想法,洋溢着独立自主的个性思维,写的都是生活学习中的小见闻。但以校园生活居多,一般都是课间、课堂上发生的事情。当然,也有几个思维观察能力较高的同学也写出了社会小见闻,至今记忆犹新的是郑建东的《理发的遭遇》,小作者用真实朴素的语言道出了他与胖子老板理发时不同的待遇,真是针针见血,生活真善美的写真。

(2)学生的流水日记还笼罩着全体学生,跳不出那“原汁原味”的流水模式,也就是说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甚至连厕所之类的话统统写下,与主题无关的一字不漏地写出来。

(3)其阶段最大的收获。其一,水手格言的创写取得喜悦的收获,孩子们甚至根本自己的日记写出格言。这一创举使我明白了:其实只要紧跟着“新鲜”的步伐,多动些脑袋,给予学生新鲜的任务,学生一定能胜任,而且经常是出乎老师的意料,孩子的心里其实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

附:水手格言。

1.光阴给我经验,书本给我知识。——王健波

2.知识是最好的营养品。——张毅闽

3.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林云杰

4.快乐与诚实就是人生中最大的乐趣。——王宇翔

5.生活中的乐趣,在于你的实践。——雷成林

6.友谊永远在人间,只要自己去争取。——方伟林

7.保护环境,重现星星月亮的风采吧!——江志松

8.进步是成功最好的见证。——杨小玲

9.知识是用金钱买不到的。——熊人龙

10.生活就学习。——傅娜兰

11.朋友就朋友,永远分不开。——蔡燕斌

12.勤劳是成功的前奏。——李伟圳

13.朋友就是未来。——肖丽丽

14.信心是登上成功大楼的阶梯。——黄哲昆

其二,孩子那颗害怕写作的心不再躁动了,基本上能够完成日记,而且积极性较高,在班上掀起了一股浓浓的写作气氛,在这种气氛的熏陶下,连平时经常拖欠作业的邓海龙、蔡誉、熊呈强都迫不及待地希望赶快轮到,这是在和他们聊天时得知的。

其三,促进家庭教育的成长。我校属外口子弟学校,家长们为生计而忙碌奔波,能真正关心孩子学习的廖廖无几,而孩子的成长如果少了家长的翔,在孩子成长的心坎里,则会留下永远的抹不去的阴影。班上的一个学生说,爸爸妈妈从来不关心他,看到别人的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孩子的关心,他很羡慕,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那些忙碌的家长们却始终无动于衷。为此借家长会的召开向家长郑重声明:工作再忙都一定要抽空为孩子每周一次的日记签名并进行点评。就拿家长的签名来说,比以前确实进步了,而且从实效性来说,家长仅此的签名就已经为孩子的成长铺上了成功的道路。虽然签名多了,但统计一下:一共有250篇日记,而没有签名的81篇日记,也就是签名的占了68%,现还有32%的家长对此不闻不问。

三、第二阶段:保持个性,促进日记创作

第一阶段刚接近尾声,靠近学生倾听心迹,发现那中差生开始有点感到乏味了,恰逢期中考,我就想,干脆停下来,让学生放松一下。于是一停就是两个星期,其间,有好几个同事跑来问我,游轮日记什么时候开始,我心里暗暗高兴,我要的答案终于出现了,看来有部分同学已经迷上了。同时我也在想:如何使游轮日记开展到最高潮,形成你、我、他都不怕习作的新局面。

(1)岗位工作的重新安排。把本班视为游轮公司,把学生视为本公司的员工,每周写一篇日记视为工资10元,按评价给工资,每周公布学生“出航”所得工资。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上:一个是我们前面提过的,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新鲜的环境,二则是间接地教育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工作不负责,不称职就会被撤职,同样的道理,写不好就被撤职,等表现好再来。“今天的教育是为了明天的祖国能够更加灿烂辉煌,走上社会后谁挣的钱多就表明了对社会的贡献最大。”这是我经常向学生说的。借此机会,我要利用这种有益的实践活动的形式的转换教育我的学生,让他们明白:今后要有所作为,今天必须勤奋学习。

(2)建立评价淘汰的机制。第一阶段的反思中发现个别学生存在错别字,乱写一气的现象,还存在着书写中不工整、潦草书写等不良现象。因此,我决定,将一些写不好、不认真的同学撤掉,让他们知道不认真会怎样处置,待他们有心决定要重新写好,才让被撤职的同学重新参加。

(3)引导学生从不同形式写开去。

世界上不能只有一朵花,而应当有多种样式的花。领育应该是各种形式,各种方法,都在竞争,都在开放,这才是大好局面。只要它能开放出特色来,它就有生命力。前面说过,学生的日记以校园生活居多,现学生的视野太狭窄,也反映出了打工族孩子学习环境、成长环境与城市孩子的差异,如何缩小这差异呢?我只能尽我所能,引导学生从社区生活、周围的草木、高楼大厦、电视屏幕等不同形式写开去,道出心里感受,培养学生爱家园、关心国事,树立理想……

(4)远离流水日记,写出最佳日记。

这是第二阶段最为重点的。平时,要求学生要写真人真事,其实,学生可能认为真人真事只能发生在自己身上,我想,这也是造成流水日记的原因,久而久之,没有什么好写,流水自然成“文”了,而“用词”自然而然不会用了。日记也就索然无味了。于是,我经常告诉学生:好日记也需要精心构思,好日记也需要华丽恰当的词语,而不是像记账一样地把账目记下。我就硬性地作出了这样的规定:

1.好词至少10个;2.好句至少3句(可以是比喻、夸张、反问句等),除了这样,还经常在方法上给学生指导。

至此为止,开展游轮日记以来,我从学生的身上悟出了似真理外真理的再平凡不过的话语:新鲜的感觉,真好。也许是凭着对这句话的执着,使我一口气添满了这五大张白纸。也许算不上经验总结,但却也倾注了一个普通的语文教师的那份真挚的情感。







陈端蓉

2005.5.19

献花(0)
+1
(本文系芙蓉花开20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