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历史氏族联盟时代简说

 黑老赵 2012-08-04

中国古代历史简说

王正鹏(土家族)/文

氏族联盟时代:

起于公元前7800年,止于公元前2071年帝舜有虞氏,历时五千七百余年。
   
氏族联盟时代从伏羲女娲政权开始,有影响的有十二个氏族联盟政权。伏羲女娲政权传七十八帝,立国虚记两千七百一十七年(公元前7724年~公元前5008年)。炎帝魁隗氏政权传六帝,立国虚记二百四十三年(公元前5008~公元前4766年)。炎帝神农氏政权传八帝,立国虚记二百五十四年(公元前4766年~公元前4513年)。史皇仓颉氏政权传五帝,立国虚记一百一十年(公元前4637~公元前4596年)。九黎蚩尤氏政权传七帝,立国虚记一百八十年(公元前4584~公元前4405年)。黄帝轩辕氏政权传十五帝,立国虚记四百六十一年(公元前4513年~公元前4053年)。少昊金天氏政权传七帝,立国虚记二百六十四年(公元前4053年~公元前3790年)。颛顼高阳氏政权传十二帝,立国虚记四百一十一年(公元前3790年~公元前3380年)。帝喾高辛氏政权传二十一帝,立国虚记五百八十二年(公元前3380年~公元前2799年)。帝挚青阳氏政权传十七帝,立国虚记四百四十三年(公元前2799年~公元前2357年)。帝尧陶唐氏政权传六帝,立国虚记二百三十年(公元前2357年~公元前2128年)。帝舜有虞氏政权传二帝,立国虚记五十七年(公元前2127年~公元前2071年)。
 公元前2070年,姒禹建立夏王朝,氏族联盟时代结束。

伏羲女娲政权

伏羲氏于公元前7724年取代燧人氏政权,成为各地氏族联盟集团公认的领袖。女娲氏与伏羲氏同属于伏羲族团,为两个世代联姻的族系。两族相互交替,共同执政,形成了伏羲女娲政权。
  最先发明了饲养牲畜和栽培牧草的技术,把原始的农业实施于陇西的黄土高原。  

伏羲女娲政权的文明成就主要有:创造圭表八卦太阳历,观察天象,掌握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开天文学之先。建寅为正,颁行上元太初历,开历法之先。发明琴瑟,用琴、瑟演奏音乐,开礼乐之先。创造文字,以文记事,开典史之先。首创牧草栽培,引种野生莱麦,开农业之先。发明鱼网,教人结网打鱼,开渔业之先。驯化和饲养家畜,开牧业之先。发明测试风雨的石晷,开气象预测之先。发明用树皮编织蓑衣,开雨具制作之先。首创人工养蚕,化茧抽丝织布,开丝织业之先。首创一夫一妻婚姻,开婚姻法之先。以兽皮为婚姻信物,开婚礼之先。
   
伏羲女娲政权:(公元前7724年~公元前5008年),共传七十八任帝,立国两千七百一十七年。伏羲女娲政权的七十八任帝是由两大主体构成,一大主体是伏羲女娲直系传人,称作纯血缘伏羲氏族;一大主体是伏羲女娲部族的同盟部落,称作大伏羲氏族。其中纯血缘伏羲氏族二十四帝,执政八百四十一年。大伏羲氏族先后共有十五个家族参与执政,共五十四帝,执政一千八百七十六年。
   
大伏羲氏族的十五个家族执政帝数和年限如下:大庭氏三任帝,执政一百三十七年。柏皇氏四任帝,执政一百三十九年。中央氏五任帝,执政一百五十三年。栗陆氏三任帝,执政一百二十四年。骊连氏五任帝,执政一百八十九年。赫胥氏五任帝,执政一百二十五年。尊卢氏五任帝,执政一百四十五年。祝融氏四任帝,执政一百年。混沌氏四任帝,执政一百六十年。昊英氏三任帝,执政一百二十一年。有巢氏二任帝,执政七十三年。葛天氏三任帝,执政一百一十年。阴康氏四任帝,执政一百六十二年。朱襄氏二任帝,执政七十二年。无怀氏二任帝,执政六十六年。

炎帝魁隗氏政权:

伏羲氏;在位(公元前7724~公元前7707年)。出生地:仇池(今甘肃陇南市西和县西南)。立都:榆中(今甘肃兰州市榆中县)。年号:罗奉元年(丁丑,公元前7724年)。伏羲,男,风姓。名伏羲,又称伏羲氏、庖羲氏、庖牺氏、宓牺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首任帝。
  公元前7724年,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数百个部落联合罢免了燧人氏的最后一位大酋长,推举伏羲为帝。伏羲立都于榆中,正式建立伏羲女娲政权。伏羲以木德王天下,帝号罗奉。公元前7724(丁丑)元年:伏羲在榆中接替天齐建木的祭天权。公元前7723(戊寅)二年:伏羲在榆中不周山重建天齐表木,名此山为方山。公元前7722(己卯)三年:伏羲以木星为主观测星,以织女星为北极星。公元前7721(庚辰)四年:伏羲首设柱下史,以管理历法和天象。公元前7720(辛巳)五年:伏羲以共工氏为上相。公元前7719(壬午)六年:女娲所居住的凤州被洪水淹没。公元前7718(癸未)七年:伏羲族人在太白族人的帮助下重建女娲故居凤城。公元前7717(甲申)八年:伏羲迁都陈仓。公元前7716(乙酉)九年:伏羲在枣香河畔建都,称帝王村。公元前7715(丙戌)十年:女娲迁居于焦村原西华。公元前7713(戊子)十二年:伏羲女娲迁居于王屋山。公元前7712(己丑)十三年:伏羲获白龟于白龟山。公元前7711(庚寅)十四年:葛天氏作歌八阕,歌颂伏羲氏族东迁创业的史迹。公元前7710(辛卯)十五年:伏羲移居宝丰。公元前7709(壬辰)十六年:伏羲迁居于泌阳盘古山。公元前7707(甲午)十八年:伏羲病逝于桐柏鸡公山。

女娲,女,在位(公元前7707~公元前7653年)。出生地:凤州(今陕西宝鸡市凤县)。立都:凤城(令河南济源市西北)。年号:女皇元年(乙未,前7706)。女娲,女,凤姓,名女娲,又称灵娲、仓娲、女娲氏、女希氏、女皇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二任帝。
   
女娲先后生下了四个儿子,长曰羲仲,次曰羲叔,三曰和仲,四曰和叔。罗奉元年(公元前7724)伏羲在榆中称帝,女娲仍留守凤州。罗奉六年(公元前7719)夏天,凤州发生了大洪水。当时伏羲、女娲逃亡到秦岭的太白山下,在太白族人的帮助下又重建家园。罗奉十二年(公元前7713),与伏羲带部分族人迁居于中原的王屋山(今河南济源市城区西北约90公里)。罗奉十五年(公元前7710),伏羲封女娲于汝阳(今河南洛阳市汝阳县),统领中州。罗奉十八年(公元前7707)伏羲去世,女娲被氏族联盟推举为帝,建都于汝阳,帝号女皇,以乙未年(公元前7706)为女皇元年。这一年女娲53岁。女娲即位后对执政的一些官员进行了部分调整。封上相中央氏于沁水流域,居沁阳(今河南焦作市西南)。封下相柏皇氏于王屋,居柏香(今河南济源市东南)。命共工氏为地官,居太行山,主管治水。命朱襄氏为史官,居襄城(今河南许昌市西南),主造书契。命昊英氏为历官,居伊水鸣皋(今河南洛阳市嵩县东北),主修甲历。命栗陆氏居于西华及栗广之野(今河南夏邑县),负责水利建设。命骊连氏于骊山(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葛天氏于长葛(今河南许昌长葛市)、阴康氏于太康(今河南周口市太康县),共同主管农业生产。命金提氏于桐柏太白顶(今河南南阳市桐柏县),主管化俗。命乌明氏于东明(今山东菏泽市东明县),主管建福。命视默氏于犬丘(今陕西兴平市东南),主管灾恶。命纪通氏、仲起氏、阳侯氏、宿沙氏四族为中官土正。纪通氏居王屋(今河南济源市西),主管中表;仲起氏居
番(今山东日照市),主管海陆;阳侯氏居阳谷(今山东聊城市南),主管江湖;宿沙氏居东平(今山东泰安市西),主管海盐。命春官羲仲为木正,居青丘(今河南沧州市青县)。夏官羲叔为火正,居陈留(今河南开封市开封县东南);秋官和仲为金正,居秦岭太白山(今陕西宝鸡市太白县东南);冬官和叔为水正,居龟蒙山(今山东临沂市平邑县东)。另外封尊卢氏于鸿卢水(今河南三门峡市卢氏县);混沌氏于昆吾屯留(今山西长治市西北);大庭氏于具茨山(今河南新郑市);有巢氏于朝城(今陕西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无怀氏于裴城(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
   
女皇二年(丙申,公元前7705),共工氏不肯听命于女娲,欲自立为帝,女娲怒而命火正祝融率南方部族北伐共工氏。双方大战的结局是共工氏失败,率部族西奔,怒而袭击祭天圣地不周山(今甘肃兰州市榆中县),共工率部族攻上山顶,砍倒了天齐建木,割断了八索准绳,定表向东南倾斜,表绳断绝,八维失准,象征王权的祭天中心遭到了严重破坏。公元前7705年夏天大洪水来临,人们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被突然而来的洪水吞没,许多族人都葬身于大洪水中。女娲立刻组织族人砍伐树木,绑制简易木排,下水迎救被困的人。他们奋战了三天三夜,救出了数百名青年男女,这些获救的青年都向她磕头致谢,尊称她为圣母。女皇十年(甲辰,公元前7697),女娲宣布废除旧的群婚制度,施行以女人为主体的对偶婚姻。

女娲在位执政共记五十五年,病逝于女皇五十四年(戊子,公元前7653),葬在风陵渡(今山西运城市芮城县西南)。尊号女皇。庙号女娲。

移,女,在位(公元前7653~公元前7615年)。出生地:泌阳(今河南驻马店市确山县西)。立都:凤城(今河南济源市西)。年号:移元年(己丑,公元前7652)。移,女,姓风,名移。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三任帝。
   
以己丑年(公元前7652)为
移元年。移执政的后期,凤城再次遭受大洪水的袭击,许多村落被洪水吞没。移被迫率领幸存者迁居于汶上(今山东济宁市西北),重建新都。

移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九年,卒于移三十八年(丙寅,公元前7615),死后葬地不详。尊号帝移。

嬟,女,在位(公元前7615~公元前7569年)。出生地:凤城(今河南济源市西)。立都:汶上(今山东济宁市西北)。年号:师元年(丁卯,前7614)。师,女,姓风,名师,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四任帝。公元前7615年,伏羲氏三任帝移去世,师即位后,以丁卯年(公元前7614)为师元年。

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七年,卒于师四十六年(壬子,公元前7569),死后葬地不详。尊号帝师

太昊,男,在位(公元前7569々~公元前7527年)。出生地:泰安(今山东泰安市大汶口)。立都:汶上(今山东济宁市西北)。年号:太昊元年(癸丑,公元前7568)。太昊,男,姓风,名太昊,又称太昊伏羲,尊称白帝。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五任帝。公元前7569年,四任帝师病死于宫中。师去世后,族人推荐他即帝位,以癸丑年(公元前7568)为太昊元年。太昊执政时期,其活动区域主要在太行山以东和山东半岛的山地,《淮南子、时则训》记载:“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国,东至日出之次,樽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昊,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清楚说明,当时伏羲女娲政权所统治的区域在中国的北方和东部,而在长江流域和岭南地区及西部高原,同时还活动着其它部族的中华人,他们分属于不同的氏族联盟政权。太昊初都于汶上(今山东济宁市西北),晚年时迁都于宛丘(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北)。太昊执政时期除继承了先祖伏羲所创造的远古文明外,还有了许多新的发明和创造。在生活上的发明主要有三项:一是进行农田改革,放水浇田,史称“畎田”。当时气候多雨,洪水不断泛滥,黄河水携带着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冲击着下游洼地,形成大面积的平原。当时人们称这种河水冲击形成的平原为“息土”、“息壤”、“宿沙”、“夙沙”。太昊时期发明的“畎田”就是在这些平原上开沟挖渠,即可以灌溉农田,又可排泄洪涝,是农业文明的大发展。伏羲氏因有畎田之利,后被周边氏族称之为畎夷。二是对大风雨表的改革,太昊以前的大风雨表为木质,称木主,极易损毁。太昊改用石主为碑,以象髀骨,树立测试风雨的山碑天齐石主。又称石晷。三是发明草编织物——蓑衣。当时的气候晴天少阴雨多,夏季里更是经常阴雨连绵,麻类织成的衣物不利于田间劳作和渔猎。这时候,民间发明了用草和树皮编成的防雨工具,称作蓑衣,以适应当时的恶劣天气。后来,人们便把这项发明归功于太昊了。

太昊娶五世女娲氏女子为妻,生有四子。长子名重,次子名该,三子名修,四子名熙。太昊执政时,长子重代替勾芒木正之职,主东方木星,龙星的观测。称木正为勾芒。次子该为金正,号蓐收,又称金天氏,主西方金星的观测。三子修和四子熙共主北方水星,号为玄冥,负责北方辰星的观测。太昊时期在文化上的重大贡献是发明了十二地支。十二地支是太昊的重臣勾芒发明的,古时的十二地支读音和写法与现在完全不同。

太昊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三年,卒于太昊四十二年(甲午,公元前7527),葬在宛丘太昊陵(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城北),尊号白帝、帝太昊。

嬟,女,在位(公元前7527~公元前7525年)。出生地:汶上(今山东济宁市西北)。立都:宛丘(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北)。年号:昊元年(乙未,前7526)。昊,女,姓风,名昊。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六任帝。公元前7527年,伏羲氏五任帝太昊去世后,她被推举为帝。昊即位后,仍立都于宛丘。以乙未年(公元前7526)为昊元年。公元前7525年夏天,因连日暴雨,宛丘洪水泛滥,她亲临抗洪抢险第一线,指挥抢救落水的人,在乘竹筏救人时,被急流卷入漩涡,不幸落水身亡。

在位虚记仅三年,病逝于昊二年(丙申,公元前7525),终年45岁。葬在宛丘昊陵(地址不详),尊号帝昊

少昊,男,在位(公元前7525~公元前7509年)。出生地:穷桑(今山东曲阜市东北)。立都:穷桑(今山东曲阜市东北)。年号:少昊元年(丁酉,公元前7524)。少昊,男,姓风,名挚,尊称少昊,又称小昊,亦称少昊伏羲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七任帝。

公元前7525年,少昊即位后定都于穷桑,以丁酉年(公元前7524)为少昊元年。少昊执政时期,全面继承了母亲皇娥的文化,会制造玉衡器、王箫、文字、绘画等。除全面继承了太昊时期所创造的一切成就外,还进一步发展了八卦历。少昊有两位重要的妻子。一位是女娲氏族的女子称作“羲和”,一位是亚陵氏族的女子名叫“常羲”。羲和和常羲后来发展成为两大部族,是伏羲女娲政权的重要力量。少昊命羲和主日,常羲主月,以璇玑玉衡、窥管诸仪器观测天象和日月运行的规律,调整历法,指导臣民的生产和生活。

少昊执政时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木星十二岁周期和每年为十二月的新历法。木星古时为岁星,它有多种称呼。主要有摄提、应星、经星、纪星、重华星等,又称太岁、太阳、岁阴等,是伏羲太昊主观测星,代表东方春木,苍帝人主之象,主大司农,主五谷,主福。岁星庙位为营室星,又名青庙,玄宫。初为玄女所创。木星十二岁为一个周期,岁星与十天干相配称作太岁十天干:岁星在甲名为阏逄,在乙名为旃蒙,在丙名为柔兆在丁名为强圉,在戊名为著雍,在己名为屠维,在庚名为上章,在辛名为重光,在寅名为玄默,在癸名为昭阳。太岁十天干又称作岁阳。岁星与十二地支相配称作太岁十二地支:岁星在子名为困敦,在丑名为赤奋若,在寅名为摄提格,在卯名为单阏,在辰名为执徐,在巳名为大荒落,在午名为敦,在未名为协洽,在申名为滩,在酉名为作噩,在戌名为阉茂,在亥名为大渊献。岁星十二地支又称岁阴。

少昊的十二月历法规定,每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年为十二月,每月为三十天,过年五天。十二月历法是少昊的妻子常羲根据观察表木晷影长度变化和月亮圆缺规律而推算出来的。她认为每年十二个月更符合自然规律,而且十二个月正好与十二地支相配,更便于时间的记录。

《山海经》与《大荒经》记载:“常羲生月十有二”,是说常羲创造了十二月历法。远古文字甚少,一字含有多种意思,有些字与现代含义完全不同。少昊在位执政虚记十七年,卒于少昊十六年(壬子,公元前7509年),葬在云阳少昊陵(今山东曲阜市东北)。尊号帝少昊。

节,女,在位(公元前7509~公元前7481年)。出生地:泽邑(今山东荷泽市)。立都:具茨山(今河南新郑市南)。年号:节元年(癸丑,前7508)。节,女,姓风,名节。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八任帝。公元前7509年,节即位后,立都于黄河以南的具茨山。以癸丑年(公元前7508)为节元年。

节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九年,卒于节二十八年(庚辰,公元前7481),葬在具茨山(今河南新郑市南)。尊号帝节。

伏泰,女,在位(公元前7481~公元前7444年)。出生地:具茨山(今河南新郑市南)。立都:密城(今河南郑州新密市)。年号:伏泰元年(辛巳,前7480)。伏泰,女,姓风,名伏泰。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九任帝。公元前7481年,伏泰即位后建都于密城。改辛巳年(公元前7480)为伏泰元年。

伏泰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八年,卒于伏泰三十七年(丁巳,公元前7444),葬于密城郊外,尊号帝伏泰。

暤,男,在位(公元前7444~公元前7403年)。出生地:洛川(今陕西延安市洛川县)。立都:临潼(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年号:羲元年(戊午,公元前7443)。羲,男,姓风,名羲,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十任帝。用坚硬的石块磨制成锋利的刀笔,这种刀笔可以在岩壁、兽骨、陶器和石板上刻写文字。后来他受到烧制陶器的启发,又发明了用泥土制成板状,放入窑中烧制成陶片,然后用来刻录文字和图案;这便是远古时代最早的陶书。羲发明了“刀笔”和“陶书”,古陶书均为古老的符号文字。伏羲女娲时代虽然已经有了部分上古文字,公元前7444年,羲正式称帝,成为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十任帝。羲即位后不久,帝都密城再次遭到洪水袭击。羲率领部族逃亡于高地,都城已经被洪水冲毁。羲把帝都迁到关中的临潼。羲执政期间,各部落村民由村社统一管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人与人之间完全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婚姻制度也还是以女性为主的对偶婚。本部族有血缘关系的男女禁止通婚。羲在位时,曾创造了许多上古符号文字,这些文字促进了我国远古文明的发展,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二年,卒于羲四十一年(戊戌,公元前7403年),葬在了骊山(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东南)。尊号帝羲

印枪,女,在位(公元前7403~公元前7361年)。出生地:榆阳(今陕西榆林市榆阳区)。立都:临潼(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年号:印枪元年(己亥,前7402)。印枪,女,姓风,名印枪。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十一任帝。公元前7403年,印枪即帝位,仍立都于临潼。

印枪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三年,卒于印枪四十二年(庚辰,公元前7361),葬在了骊山(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东南)。尊号帝印枪。

大庭氏政权

新印,女,在位(公元前7361~公元前7335年)。出生地:大庭(今山西运城市芮城县大王镇)。立都:临潼(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年号:新印元年(辛巳,公元前7360)。新印,女,姓风,名新印,号大庭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十二任帝。大伏羲氏族大庭氏执政的首任帝。

是大伏羲氏一个分支,兴起于太行山,走出了太行山,在黄河以北吕梁山以南,建立了本部落的活动中心,结束了游猎生活,从此定居下来。公元前7361年新印上任后,领导族人积极发展生产,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安排适当的工作,种田的、狩猎的、纺织的、制陶的都各有分工。新印领导族人经过二十几年的奋斗,大庭氏一跃而成为大伏羲氏族最强大的部落。

公元前7361年,新印正式即位称帝,改辛巳年(公元前7360)为新印元年。仍立都于临潼。新印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七年,卒于新印二十六年(丙午,公元前7335),葬在大庭西南(今山西运城市芮城县大王镇南),尊号帝新印。

印,女,在位(公元前7335~公元前7271年)。出生地:蓝田(今陕西西安市东南)。立都:临潼(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年号:印元年(丁未,前7334)。印,女,姓风,名印,号大庭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十三任帝,大伏羲氏族大庭氏执政的二任帝。

公元前7335年,年仅十六岁的印正式即帝位,以丁未年(公元前7334)为印元年。

在位执政虚记六十五年,卒于印六十四年(庚戌,公元前7271),葬在骊山(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东南)。尊号帝印。

随象,在位(公元前7271~公元前7224年)。出生地:蓝田(今陕西西安市东南)。立都:临潼(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年号:随象元年(辛亥,前7270)。随象,男,姓风,名随象,号大庭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十四任帝。大伏羲氏族大庭氏执政的三任帝。公元前7271年,随象继承了帝位。随象即位后仍立都于临潼,改辛亥年(公元前7270)为随象元年。在他执政的晚年,关中一带自然灾害频繁,有许多部落被迫逃离家园。在迁徙逃亡中,一些老弱病残的族人凄惨地死去。面对族人的困境,非但不去组织其它部落族众去救援,而是继续吃喝玩乐,使各部落民众十分愤怒,兴起于河南中原地区的柏皇氏一族强大起来,大酋长伏显积极领导灾民自救,同时尽最大努力支援受灾的部落,赢得了各部落的好评,随象在族人的骂声中病倒死去了。

随象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八年,卒于随象四十七年(丁酉,公元前7224),葬在骊山(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东南),尊号帝随象。
大庭氏历三任帝,前后共执政一百三十七年。

 

柏皇氏政权:

伏显,女,在位(公元前7224~公元前7191年)。出生地:柏城(今河南驻马店市西平县南)。立都:遂城(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古城)。年号:伏显元年(戊戌,前7223)。伏显,女,姓风,名伏显,号柏皇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十五任帝,大伏羲氏族柏皇氏执政的首任帝。  

公元前7224年,伏显即位后,立都于她的故乡柏城以南的遂城,以戊戌年(公元前7223)为伏显元年。当时遂城的东南是一个大湖,周围草木茂盛,环境非常好。伏显就是在这里领导各族人民从事生产和社会活动。

伏显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四年,卒于伏显三十三年(庚午,公元前7191),葬在遂城北(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西北),尊号帝伏显。

可塑,女,在位(公元前7191~公元前7159年)。出生地:柏城(今河南驻马店市西平县南)。立都:遂城(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古城)。年号:可塑元年(辛未,前7190)。可塑,女,姓风,名可塑,号柏皇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十六任帝。大伏羲氏族柏皇氏的二任帝。公元7191年,可塑正式即帝位。立都于遂城。以辛未年(公元前7190)为可塑元年。

可塑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三年,卒可塑三十二年(壬寅,公元前7159),葬于遂城城北(今河南驻马店纸遂平县西北),尊号帝可塑。

莟,女,在位(公元前7159~公元前7143年)。出生地:柏城(今河南驻马店市西平县南)。立都:遂城(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古城)。年号:郁元年(癸卯,前7158)。郁,女,姓风,名郁,号柏皇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十七任帝。大伏羲氏族柏皇氏的三任帝。

公元前7159年,郁即帝位,立都于遂城,。以癸卯年(公元前7158)为郁元年。郁在位执政虚记十七年,卒于郁十六年(戊午,公元前7143),葬在遂城北(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西北)。尊号帝郁

佘蓄,女,在位(公元前7143~公元前7085年)。出生地:柏城(今河南驻马店市西平县南)。立都:遂城(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古城)。年号:郁元年(癸卯,前7158)。佘蓄,女,姓风,名佘蓄,号柏皇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十八任帝。大伏羲氏族柏皇氏的最后一帝。公元前7143年,佘蓄即位称帝,成为柏皇氏执政的第四任帝。立都于遂城,以己未年(公元前7142)为佘蓄元年。执政晚期自然灾害增多,被迫逃离家园。同时,少数比较强大的部落,乘伏羲女娲政权衰弱,不断发动攻击和侵扰,掠夺财物,杀人放火,抢占地盘。

佘蓄在位执政虚记五十九年,卒于佘蓄五十八年(丙辰,公元前7085),葬在遂城北(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北)。尊号帝佘蓄。

柏皇氏前后共历四任帝,执政一百三十九年。

伏羲氏:

象团,女,在位(公元前7085~公元前7024年)。出生地:密城(今河南郑州新密市古城)。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北)。年号:象团元年(丁巳,公元前7084)。象团,女,姓风,名象团,号伏羲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十九任帝。纯血缘伏羲氏执政的第十二任帝。公元前7085年秋天,象团即位后,在白龟山东南(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以北)重建了新的都城,名其城为象城。因其地在舞水以北,后世又称其城为舞阳。以丁巳年(公元前7084)为象团元年。象团在位执政虚记六十二年,卒于象团六十一年(丁巳,前7024),享年七十九岁。死后遗体葬在象城西南(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象团。

 

中央氏政权
  象伟,女,在位(公元前7024~公元前6990年)。出生地:中河(今河南洛阳市洛宁县北)。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北)。年号:象伟元年(戊午,前7023)。象伟,女,姓风,名象伟,号中央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二十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中央氏执政的首任帝。

世居于黄河与洛水之间,故称中央氏。其活动中心称作中河。她领导中央氏族民垦荒种田,建设家园,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重视农业,发展新兴的手工业作坊,生产骨器、石器、木器、陶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此时民间已经有了简易的纺织机械,能够用树皮和麻类纺织成粗布,制做衣服。象伟支持和鼓励族民搞各种发明和创造,对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并且提拔重用。公元前7024年,象伟即位称帝。立都于象城,以戊午年(公元前7023)为象伟元年。

象伟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五年,卒于象伟三十四年(辛卯,公元前6990),葬在象城西南(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象伟。

节触,女,在位(公元前6990~公元前6955年)。出生地:中河(今河南洛阳市洛宁县北)。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北)。年号:节触元年(壬辰,公元前6989)。节触,女,姓风,名节触,号中央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二十一任帝。大伏羲氏族中央氏执政的二任帝。

公元前6990年,节触继承了帝位。节触即位后仍立都于象城。以壬辰年(公元前6989)为节触元年。

节触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六年,卒于节触三十五年(丙寅,公元前6955),享年六十六岁。葬在象城西南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节触。

伏案,女,在位(公元前6955~公元前6931年)。出生地:中河(今河南洛阳市洛宁县中河乡)。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北)。年号:伏案元年(丁卯,公元前6954)。伏案,女,姓风,名伏案,号中央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二十二任帝。大伏羲氏族中央氏执政的三任帝。

公元前6955年,伏案正式即帝位,仍都于象城。以丁卯年(公元前6954)为伏案元年。
  伏案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五年,卒于伏案二十四年(庚寅,公元前6931),葬在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伏案。

曲秦,女,在位(公元前6931~公元前6896年)。出生地:中河(今河南洛阳市洛宁县中河乡)。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北)。年号:曲秦元年(辛卯,公元前6930)。曲秦,女,姓风,名曲秦,号中央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二十三任帝。大伏羲氏族中央氏执政的四任帝。

公元前6931年,曲秦正式即帝位。曲秦即位后仍立都于象城。以辛卯年(公元前6930)为曲秦元年。

曲秦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六年,卒于曲秦三十五年(乙丑,公元前6896),葬在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曲秦。

随秦,女,在位(公元前6896~公元前6871年)。出生地:中河(今河南洛阳市洛宁县中河乡)。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北)。年号:随秦元年(丙寅,前6895)。随秦,女,姓风,名随秦,号中央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二十四任帝。大伏羲氏族中央氏执政的五任帝。

公元前6896年,随秦正式即帝位。随秦即位后仍立都于象城。以丙寅年(公元前6895)为随秦元年。随秦执政晚期,氏族各部落出现了混乱。

随秦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六年,卒于随秦二十五年(庚寅,公元前6871),葬在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随秦。

伏羲氏政权

晁安,在位(公元前6871~公元前6856年)。出生地:密城(今河南郑州新密市)。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北)。年号:晁安元年(辛卯,前6870)。晁安,男,姓风,名晁安,号伏羲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二十五任帝。大伏羲氏族纯血缘伏羲氏执政的十三任帝。帝随秦末年,多灾,国家多难,自然灾害频频发生,部分地区受灾严重。帝随秦死后,各部落大酋长都想争夺执政权,栗陆氏、骊连氏、尊卢氏、赫胥氏、祝融氏、混沌氏等几个势力强大的部落都想称帝。在这种情况下,只好由纯血缘伏羲氏的大酋长晁安便被推上了帝位。公元前6871年秋天,晁安正式即位称帝,成为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二十五任帝。晁安即位后,仍立都于象城。以辛卯年(公元前6870)为晁安元年。晁安十五年(乙巳,公元前6856)春天,栗陆氏的大酋长伏安邀请帝晁安前往砀山打猎,伏安乘帝晁安不备,突然将他推下了悬崖。崖下到处都是乱石,帝晁安被摔得脑浆迸裂而死。

晁安在位执政虚记十六年,卒于晁安十五年(乙巳,公元前6856),终年四十七岁。葬在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晁安。

栗陆氏政权

伏安,女,在位(公元前6856~公元前6826)。出生地:栗城(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古城)。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伏安元年(丙午,前6855)。伏安,女,姓风,名伏安,号栗陆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二十六任帝。大伏羲氏族栗陆氏执政的首任帝。
 栗陆氏也是大伏羲氏族风姓的一个分支,主要活动在今黄河以南开封市以东,其中心地在商丘市的夏邑县一带,东北靠近安徽省的砀山。

公元前6856年,她为了夺取帝位,设计把帝晁安骗入山中,乘其不备,将他推下山崖摔死。接着她假作悲伤地向族人宣布,说帝晁安不慎失足落崖遇难而死,并亲自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葬礼。葬礼之后,她便堂而皇之地坐上了帝位。

伏安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一年,卒于伏安三十年(乙亥,公元前6826),葬在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伏安。

起望,女,在位(公元前6826~公元前6801)。出生地:栗城(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古城)。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起望元年(丙子,前6825)。起望,女,姓风,名起望,号栗陆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二十七任帝。大伏羲氏族栗陆氏执政的二任帝。

公元前6826年,起望正式即位称帝。起望即位后,仍立都于象城,以丙子年(公元前6825)为起望元年。

起望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六年,卒于起望二十五年(庚子,公元前6801),葬在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起望。

河圭,女,在位(公元前6801~公元前6732)。出生地:栗城(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古城)。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河圭元年(辛丑,公元前6800)。河圭,女,姓风,名河圭,号栗陆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二十八任帝。大伏羲氏族栗陆氏执政的三任帝。

公元前6801河圭即位后,仍立都于象城。以辛丑年(公元前6800)为河圭元年。

河圭在位执政虚记七十年,卒于河圭六十九年(己酉,公元前6732),享年97岁。葬在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河圭。

栗陆氏历三任帝,前后共执政一百二十四年。

圭嬜,女,在位(公元前6732~公元前6666)。出生地:密城(今河南郑州新密市)。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圭嬜元年(庚戌,前6731)。圭嬜,女,姓风,名圭嬜,号伏羲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二十九任帝。大伏羲氏族纯血缘伏羲氏执政的十四任帝。

公元前6732年,圭嬜正式即帝位。依然立都于象城,以庚戌年(公元前6731)为圭嬜元年。

圭嬜在位执政虚记六十七年,卒于圭嬜六十六年(乙卯,公元前6666),埋葬在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圭嬜。

骊连氏政权

泰望,女,在位(公元前6666~公元前6631)。出生地:骊山(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骊山镇)。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泰望元年(丙辰,前6665)。泰望,女,姓风,名泰望,号骊连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三十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骊连氏执政的首任帝。

骊连氏也是大伏羲氏族的一个重要支脉,原姓风,伏羲女娲政权初期始称骊连氏,其后代一直延续到氏族联盟时代结束。氏族联盟解体后,骊连氏形成了多个分支,一部分改姓骊,(或作郦),一部分改姓连。所以,骊、连两姓的共同祖先就是骊连氏。

公元前6666年,泰望正式即位称帝。仍立都于象城。以丙辰年(公元前6665)为泰望元年

泰望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六年,卒于泰望三十五年(庚寅,公元前6631),葬在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泰望。

施公,在位(公元前6631~公元前6598)。出生地:骊山(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骊山镇)。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施公元年(丙辰,公元前6630)。施公,男,姓风,名施公,号骊连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三十一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骊连氏执政的二任帝。

公元前6631年,施公即位称帝。施公即位后,仍立都于象城。以辛卯年(公元前6630)为施公元年。

施公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四年,卒于施公三十三年(癸亥,公元前6598),享年七十岁。葬在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施公。

团良,在位(公元前6598~公元前6554)。出生地:骊山(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骊山镇)。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团良元年(甲子,公元前6597)。团良,男,姓风,名团良,号骊连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三十二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骊连氏执政的三任帝。

公元前6598年,团良正式继承了帝位。

团良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五年,卒于团良四十四年(丁未,公元前6554),享年七十二岁。葬在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团良。

冠象,在位(公元前6554~公元前6515)。出生地:骊山(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骊山镇)。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冠象元年(戊申,公元前6553)。冠象,男,姓风,名冠象,号骊连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三十三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骊连氏执政的四任帝。

团良三十五年(戊戌,公元前6563),西戎部落入侵大伏羲氏族的西部边境。帝团良听说冠象足智多谋勇猛无敌,便命令他为首领,在全族中挑选五百名勇士,前去征讨。冠象果然英勇善战,不到半年便击败了入侵的西戎人,收复了边境领地。

公元前6554年,冠象称帝后,依然立都于象城,以戊申年(公元前6553)为冠象元年。

冠象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年,卒于冠象三十九年(丙戌,公元前6515),享年七十岁。葬在了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冠象。

团伏,在位(公元前6515~公元前6477)。出生地:骊山(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骊山镇)。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团伏元年(丁亥,前6514)。团伏,男,姓风,名团伏,号骊连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三十四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骊连氏执政的五任帝。

公元前6515年,团伏即位后,走婚于赫胥氏部落,与赫胥氏多名年轻貌美的女子为婚。

团伏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九年,卒于团伏三十八年(甲子,公元前6477),终年七十一岁。葬在了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团伏。团伏死后,赫胥氏的伏义继承了帝位,骊连氏执政结束。

骊连氏历五任帝,共执政一百八十九年。

 

赫胥氏政权

伏义,女,在位(公元前6477~公元前6450)。出生地:华胥(今陕西西安市蓝田县华胥乡)。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伏义元年(乙丑,前6476)。伏义,女,姓风,名伏义,号赫胥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三十五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赫胥氏执政的首任帝。

赫胥氏又称华胥氏,是大伏羲氏族的重要支脉。其族主要居住在骊山以南的蓝田地区,与骊连氏部落世代为邻,并互为婚姻。

公元前6477年,伏义坐上了帝位。

伏义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八年,卒于伏义二十七年(辛卯,公元前6450),终年五十五岁。葬在了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伏义。

娍义,女,在位(公元前6450~公元前6415)。出生地:华胥(今陕西西安市蓝田县华胥乡)。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娍义元年(壬辰,前6449)。娍义,女,姓风,名娍义,号赫胥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三十六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赫胥氏执政的二任帝。

公元前6450年,娍义即位后,依然立都于象城,以壬辰年(公元前6449)为娍义元年。

娍义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六年,卒于娍义三十五年(丙寅,公元前6415),享年六十八岁。葬在了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娍义。

肆杤,女,在位(公元前6415~公元前6384)。出生地:华胥(今陕西西安市蓝田县华胥乡)。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肆杤元年(丁卯,前6414)。肆杤,女,姓风,名肆杤,号赫胥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三十七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赫胥氏执政的三任帝。

公元前6415年,肆杤即位称帝。肆杤即位后,仍立都于象城,以丁卯年(公元前6414)为肆杤元年。肆杤执政期间,用兽骨和坚硬的岩石磨制出许多精美的生活用品发明和创造。

肆杤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二年,卒于肆杤三十一年(丁酉,公元前6384),享年七十二岁。葬在了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肆杤。

归纹,在位(公元前6384~公元前6367)。出生地:华胥(今陕西西安市蓝田县华胥乡)。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归纹元年(戊戌,前6383)。归纹,男,姓风,名归纹,号赫胥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三十八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赫胥氏执政的四任帝。

公元前6384年,归纹即位称帝。归纹即位后,仍立都于象城,以戊戌年(公元前6383)为归纹元年。归纹即位时,都城的宫室已经十分陈旧,他向各部落摊派了人力和物力,对宫室进行了整体修缮,使宫室焕然一新。归纹青年时曾拜师习武,木制的武器和石制的武器,木棍、木锥、木杈、弓弩等。石制的武器有石斧、石锤、石刀等。他曾率领族人多次击退入侵边境的外族人,他每次率领族人狩猎,都能猎获大量的野兽。

归纹在位执政虚记十八年,卒于归纹十七年(甲寅,公元前6367),终年六十岁。葬在了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归纹。

伏秧,在位(公元前6367~公元前6352年)。出生地:华胥(今陕西西安市蓝田县华胥乡)。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伏秧元年(乙卯,公元前6366)。伏秧,男,姓风,名伏秧,号赫胥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三十九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赫胥氏执政的五任帝。

公元前6367年,伏秧即位后,仍立都于象城,以乙卯年(公元前6366)为伏秧元年。公元前6352年春天,伏秧率人前往华山(今陕西渭南华阴市南)打猎,不慎失足跌下山崖,当场死亡。

伏秧在位执政虚记十六年,卒于伏秧十五年(己巳,公元前6352),卒年四十一岁。葬在了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归纹。

赫胥氏执政结束,共历五任帝,执政一百二十五年。

伏羲氏政权

团暤,女,在位(公元前6352~公元前6323年)。出生地:密城(今河南郑州新密市)。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团暤元年(庚午,前6351)。团暤,女,姓风,名团暤,号伏羲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四十任帝。大伏羲氏族纯血缘伏羲氏执政的十五任帝。这一氏族联盟集团共有大小部落一百多个,除纯血缘伏羲氏部落外,比较大的部落还有:

1、中央氏,活动于沁水流域,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市西南)。

2、柏皇氏,活动于王屋山一带,都于柏香(今河南济源市东南)。

3、共工氏,主要活动在太行山一带,都于天柱(今山西忻州市静乐县境内)。

4、朱襄氏,活动在黄河以南,都于襄城(今河南许昌市西南)。后迁于襄城(今河南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

5、昊英氏,活动在伊水一带,都于鸣皋(今河南洛阳市嵩县东北)。6、栗陆氏,活动在西华及栗广之野,都于栗城(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古城)。

7、骊连氏,活动在华山以西,都于骊山(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

8、葛天氏,活动在黄河以南,都于长葛(今河南许昌长葛市)。后迁于葛寨(今河南洛阳市伊川县西南)。

9、阴康氏,都于太康(今河南周口市太康县)。后迁于蒲峪(今陕西渭南华阴市东)。

10、金提氏,都于太白顶(今河南南阳市桐柏县)。

11、视默氏,都于犬丘(今陕西兴平市东南)。

12、乌明氏,都于东明(今山东菏泽市东明县)。

13、尊卢氏,都于鸿卢水(今河南三门峡市卢氏县);

14、混沌氏,都于屯留(今山西长治市西北),后迁于盘古(今河南济源市克井镇西)。

15、大庭氏,都于具茨山(今河南新郑市)。

16、有巢氏,都于朝城(今陕西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后迁于巢城(今安徽六安市寿县华祖乡)。

17、无怀氏,都于裴城(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后迁于怀城(今河南焦作市武陟县西陶镇古城)。

18、赫胥氏,都于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

19、祝融氏,都于太白(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祝家庄西北)。

20、女娲氏,都于凤城(今陕西宝鸡市凤县),后迁于女娲城(今河南周口市西华县)。

此外还有纪通氏、仲起氏、阳候氏、宿沙氏等,也是比较大的部落。尊卢氏

秦枪,女,在位(公元前6323~公元前6288年)。出生地:卢氏城(今河南三门峡市卢氏县西)。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秦枪元年(己亥,公元前6322)。秦枪,女,姓风,名秦枪,号尊卢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四十一任帝。大伏羲氏风姓尊卢氏执政的首任帝。

燧人氏晚期,燧人氏柯约耶劳的一个分支。尊卢氏族团的活动区域主要在潼关以东、黄河以南、洛水以北,北与大庭氏为邻,东与中央氏为邻,西与骊连氏和赫胥氏为邻,南面是伏牛山山区。秦枪少女时代就大胆泼辣,性情豪爽,惯用一根梨木大朔,善使飞石。

公元前6323年,秦枪即位后,仍立都于象城,以己亥年(公元前6322)为秦枪元年。是尊卢氏执政的首任帝。

秦枪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六年,卒于秦枪三十五年(癸酉,公元前6288),享年七十一岁。葬在了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秦枪。

革池,女,在位(公元前6288~公元前6254年)。出生地:卢氏城(今河南三门峡市卢氏县西)。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革池元年(甲戌,前6287)。革池,女,姓风,名革池,号尊卢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四十二任帝。大伏羲氏风姓尊卢氏执政的二任帝。

公元前6288年,革池即位称帝。革池即位后,依然立都于象城,以甲戌年(公元前6287)为革池元年。

革池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五年,卒于革池三十四年(丁未,公元前6254),享年七十二岁。葬在了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革池。

枪兰,女,在位(公元前6254~公元前6228年)。出生地:卢氏城(今河南三门峡市卢氏县西)。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枪兰元年(戊申,公元前6253)。枪兰,女,姓风,名枪兰,号尊卢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四十三任帝。大伏羲氏风姓尊卢氏执政的三任帝。

公元前6254年,枪兰即位后,依然立都于象城,以戊申年(公元前6253)为枪兰元年。

枪兰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七年,卒于枪兰二十六年(癸酉,公元前6228),享年七十岁。葬在了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枪兰。

三那,女,在位(公元前6228~公元前6196年)。出生地:卢氏城(今河南三门峡市卢氏县西)。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三那元年(甲戌,公元前6227)。三那,女,姓风,名三那,号尊卢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四十四任帝。大伏羲氏风姓尊卢氏执政的四任帝。

公元前6228年,三那即位称帝。立都于象城,以甲戌年(公元前6227)为三那元年。

三那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三年,卒于三那三十二年(乙巳,公元前6196),享年七十二岁。三那死后,她的儿子革兰把她的遗体葬在了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三那。

革兰,在位(公元前6196~公元前6178年)。出生地:卢氏城(今河南三门峡市卢氏县西)。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革兰元年(丙午,前6195)。革兰,男,姓风,名革兰,号尊卢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四十五任帝。大伏羲氏风姓尊卢氏执政的五任帝。

公元前6196年,革兰即位后,立都于象城,以丙午年(公元前6195)为三那元年。革兰执政后,从各部落抽调人力和物力,在氏族办事议政的帝宫兴建私宅,称作宫室。宫室建好后。

革兰在位执政虚记十九年,卒于革兰十八年(癸亥,公元前6178),死时五十一岁。葬在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革兰。

尊卢氏前后共历五任帝,执政一百四十五年。

 

祝融氏政权
  赤禅,女,在位(公元前6178~公元前6141年)。出生地:太白(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祝家庄西北)。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赤禅元年(甲子,公元前6177)。赤禅,女,姓风,名赤禅,号祝融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四十六任帝。大伏羲氏风姓祝融氏执政的首任帝。

祝融氏部落是大伏羲氏族的一个重要支脉,主要生活在今宝鸡市岐山县一代,因境内有太白山,古称其地为太白(与今太白县无关)。祝融氏和伏羲氏同属于燧人氏风姓后裔,祝融氏最早活动在今四川省的广元、巴中一带,因其地在帝都以南,故称南方。伏羲、女娲建立大伏羲氏部落联盟以后,祝融氏族群北移,后来定居在太白。氏族联盟时代结束以后,祝融氏解体,其后裔大部分改姓为祝。今岐山县境内有祝家庄、祝家河,古时候有祝岭、祝沟、祝集等。祝融氏后裔逐渐分散到全国各地,但大部分还居住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些祝姓家族,其先祖皆源于陕西宝鸡。

公元前6178年,赤禅即位后,立都于象城,以甲子年(公元前6177)为赤禅元年。

赤禅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八年,卒于赤禅三十七年(庚子,公元前6141),终年六十三岁。葬在了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赤禅。
 洛枪,在位(公元前6141~公元前6124)。出生地:太白(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祝家庄西北)。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洛枪元年(辛丑,公元前6140)。洛枪,男,姓风,名洛枪,号祝融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四十七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祝融氏执政的二任帝。帝赤禅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叫附前,次子名叫洛枪。

公元前6141年,洛枪继承了帝位。公元前6124年夏天,帝洛枪带着几名随从乘独木舟下渭水捕鱼,突然遭遇一股怪风,独木舟被掀翻,帝洛枪和几名随从全部落水。落入自己撒出的渔网里,活生生被淹死在水中。

洛枪在位执政虚记十八年,卒于洛枪十七年(丁巳,公元前6124),终年四十七岁。葬在了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洛枪。

附前,在位(公元前6124~公元前6110)。出生地:太白(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祝家庄西北)。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附前元年(辛丑,公元前6123)。附前,男,姓风,名附前,号祝融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四十八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祝融氏执政的三任帝。

公元前6123年,附前即位后,依然立都于象城,以辛丑年(公元前6123)为附前元年。

附前在位执政虚记十五年,卒于附前十四年(辛未,公元前6110),终年六十七岁。葬在了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附前。

洛前,在位起讫:公元前6110——前6078年。出生地:太白(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祝家庄西北)。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洛前元年(壬申,前6109)。洛前,男,姓风,名洛前,号祝融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四十九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祝融氏执政的四任帝。

公元前6110年,洛前即位称帝。立都于象城,以壬申年(公元前6109)为附前元年。

洛前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三年,卒于洛前三十二年(癸卯,公元前6078),终年六十六岁。葬在了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洛前。

祝融氏前后共历四任帝,执政一百年。

伏羲氏政权

桑味,女,在位(公元前6078~公元前6044)。出生地:密城(今河南郑州新密市)。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桑味元年(甲辰,前6077)。桑味,女,姓风,名桑味,号伏羲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五十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纯血缘伏羲氏执政的十六任帝。

公元前6078年,桑味正式即位称帝。仍立都于象城,以甲辰年(公元前6077)为桑味元年。

桑味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五年,卒于桑味三十四年(丁丑,公元前6044),享年七十七岁。葬在了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桑味。

混沌氏政权

伏纪,女,在位(公元前6044~公元前6005)。出生地:盘古(今河南济源市克井镇西)。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伏纪元年(戊寅,前6043)。伏纪,女,姓风,名伏纪,号混沌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五十一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混沌氏执政的首任帝。

混沌氏是大伏羲氏族的一个较大的部落,是燧人氏风姓的重要支脉。伏羲女娲政权的早期,混沌氏主要活动在昆吾屯留一带(今山西长治市西北),后来迁居于黄河以北(今河南省济源市以西)。在济源市西北约三十里处有两山对峙,东称磨脐山,西称陡崖山,两山之间的开阔地称盘谷,当地人又称“盘古”;传说是混沌之初盘古开天辟地之处。因此,伏羲女娲政权时期,人们便把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居民称作混沌氏。

公元前6044年,伏纪即位称帝。立都于象城,以戊寅年(公元前6043)为伏纪元年。
  伏纪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年,卒于伏纪三十九年(丙辰,公元前6005),享年七十二岁。葬在了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伏纪。

随嬄,女,在位(公元前6005~公元前5970)。出生地:盘古(今河南济源市克井镇西)。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随嬄元年(丁巳,公元前6004)。随嬄,女,姓风,名随嬄,号混沌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五十二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混沌氏执政的二任帝。)
  公元前6005年,随嬄即位称帝。立都于象城,以丁巳年(公元前6004)为随嬄元年。

随嬄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六年,卒于随嬄三十五年(辛卯,公元前5970),终年六十三岁。葬在了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随嬄。

鹏烁,女,在位(公元前5970~公元前5923)。出生地:盘古(今河南济源市克井镇西)。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鹏烁元年(壬辰,公元前5969)。鹏烁,女,姓风,名鹏烁,号混沌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五十三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混沌氏执政的三任帝。

公元前5970年,鹏烁即位称帝。立都于象城,以壬辰年(公元前5969)为鹏烁元年。

鹏烁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八年,卒于伏纪四十七年(戊寅,公元前5923),享年七十七岁。葬在了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鹏烁。

茜河,女,在位(公元前5923~公元前5884)。出生地:盘古(今河南济源市克井镇西)。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茜河元年(己卯,公元前5922)。茜河,女,姓风,名茜河,号混沌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五十四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混沌氏执政的四任帝。
  公元前5922年茜河即位后,立都于象城,以己卯年(公元前5922)为茜河元年。晚期,白龟山以东地区连年大旱,小河无水,大河断流,山上草木枯黄,地里禾苗旱死;许多部落的族人陷入饥饿的恐慌之中。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开始了艰难的逃亡。难民所到之处,又引起当地部落的混乱。

茜河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年,卒于茜河三十九年(丁巳,公元前5884),享年六十九岁。遗体葬在了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茜河。

混沌氏共历四任帝,执政一百六十年。

 

昊英氏政权
  规辛,女,在位(公元前5884~公元前5847)。出生地:昊城(今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西南英豪镇)。立都:遂平(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年号:规辛元年(戊午,前5883)。规辛,女,姓风,名规辛,号昊英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五十五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昊英氏执政的首任帝。

昊英氏是大伏羲氏族的一个重要支脉,主要居住在今洛阳市以西黄河以南的渑池县境内,其活动中心在英豪镇。公元前5884年冬天,昊英氏大酋长规辛为帝。于是,规辛便成了昊英氏部落执政的首任帝。规辛即位时,帝都象城旱情极为严重,禾苗枯死,井水干涸,连人畜的饮水都很困难。帝都已经无法再住下去了,规辛和大臣们及各部落大酋长商议,决定把帝都迁回到靠近大湖(今宿鸭湖)的遂城。遂城是大伏羲氏族柏皇氏首任帝伏显所建,城东南有大湖,水源充足,草木繁茂。

规辛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八年,卒于规辛三十七年(甲午,公元前5847),享年七十三岁。葬在遂城南伏羲帝陵(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南),尊号帝规辛。

金乌,女,在位(公元前5847~公元前5803)。出生地:昊城(今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西南英豪镇)。立都:遂平(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年号:金乌元年(乙未,公元前5846)。金乌,女,姓风,名金乌,号昊英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五十六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昊英氏执政的二任帝。

公元前5847年,金乌即位称帝。立都于昊城,以乙未年(公元前5846)为金乌元年。
  金乌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五年,卒于金乌四十四年(戊寅,公元前5803),享年七十四岁。葬在遂城南伏羲帝陵(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南),尊号帝金乌。

掮师,在位(公元前5803~公元前5763)。出生地:昊城(今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西南英豪镇)。立都:遂城(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年号:掮师元年(己卯,前5802)。掮师,男,姓风,名掮师,号昊英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五十七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昊英氏执政的三任帝。
  公元前5803年,掮师即位称帝。立都于遂城,以己卯年(公元前5802)为掮师元年。
  掮师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一年,卒于掮师四十年(戊午,公元前5763),享年七十二岁。葬在遂城南伏羲帝陵(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南),尊号帝掮师。

昊英氏共历三任帝,执政一百二十一年。

伏羲氏政权

雪河,女,在位(公元前5763~公元前5722)。出生地:密城(今河南郑州新密市)。立都:遂城(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年号:雪河元年(己未,公元前5762)。雪河,女,姓风,名雪河,号伏羲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五十八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纯血缘伏羲氏执政的十七任帝。
  雪河即位后,立都于遂城,以己未年(公元前5762)为雪河元年。

雪河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二年,卒于雪河四十一年(己亥,公元前5722),享年七十一岁。葬在遂城南伏羲帝陵(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南),尊号帝雪河。

有巢氏政权

汝信,女,在位(公元前5722~公元前5682)。出生地:巢城(今安徽六安市寿县华祖乡)。立都:遂城(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迁都:泌阳(今河南驻马店市西泌阳县泌水镇)。年号:汝信元年(庚子,公元前5721)。汝信,女,姓风,名汝信,号有巢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五十九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有巢氏执政的首任帝。有巢氏是大伏羲氏族的重要部落,因该部落所居住的巢城一带为人类先祖有巢氏的发祥地,便以有巢氏为族号。今安徽六安市寿县华祖乡就是有巢氏兴起之地。

公元前5722年,汝信在帝都遂城称帝。立都于遂城,以庚子年(公元前5721)为汝信元年。第二年,因帝都遭遇洪水袭击,大部分宫室被毁坏。把帝都迁到了遂城西南地势较高的泌阳。

汝信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一年,卒于雪河四十年(己卯,公元前5682),享年六十九岁。葬在卧牛山伏羲帝陵(今河南驻马店市泌阳县东南),尊号帝汝信。

罗秦,在位(公元前5682~公元前5649)。出生地:巢城(今安徽六安市寿县华祖乡)。立都:泌阳(今河南驻马店市西泌阳县泌水镇)。年号:罗秦元年(庚辰,前5681)。罗秦,男,姓风,名罗秦,号有巢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六十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有巢氏执政的二任帝。

公元前5682年,罗秦即位称帝。立都于泌阳,以庚辰年(公元前5681)为罗秦元年。

罗秦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四年,卒于罗秦三十三年(壬子,公元前5649),享年六十三岁。葬在卧牛山伏羲帝陵(今河南驻马店市泌阳县东南),尊号帝罗秦。

有巢氏共历二任帝,执政七十三年。

葛天氏政权

风诰,在位(公元前5649々~公元前5614)。出生地:葛寨(今河南洛阳市伊川县西南)。立都:泌阳(今河南驻马店市西泌阳县泌水镇)。年号:风诰元年(癸丑,公元前5648)。风诰,男,姓风,名风诰,号葛天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六十一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葛天氏执政的首任帝。
  葛天氏是大伏羲氏族的一个重要支脉,其族人主要居住在洛水东南(今洛阳市伊川县境内)

公元前5649年,风诰坐上了伏羲女娲政权六十一任帝的宝座。风诰即位后,立都于泌阳,以癸丑年(公元前5648)为风诰元年。

风诰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六年,卒于风诰三十五年(丁亥,公元前5614),享年六十七岁。葬在泌阳伏羲帝陵(今河南驻马店市泌阳县东南),尊号帝风诰。

峙龙,女,在位(公元前5614~公元前5571)。出生地:葛寨(今河南洛阳市伊川县西南)。立都:泌阳(今河南驻马店市西泌阳县泌水镇)。年号:峙龙元年(戊子,公元前5613)。峙龙,女,姓风,名峙龙,号葛天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六十二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葛天氏执政的二任帝。

公元前5614年,峙龙即位后,立都于泌阳,以戊子年(公元前5613)为峙龙元年。峙龙爱好音乐,执政后,在帝都专门设立了一个从事演奏的乐队,凡喜庆的日子都让乐队进宫演奏,以示庆贺。
  峙龙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四年,卒于峙龙四十三年(庚午,公元前5571),享年七十一岁。葬在泌阳伏羲帝陵(今河南驻马店市泌阳县东南),尊号帝峙龙。

达河,女,在位(公元前5571~公元前5539)。出生地:葛寨(今河南洛阳市伊川县西南)。立都:泌阳(今河南驻马店市西泌阳县泌水镇)。年号:达河元年(辛未,公元前5570)。达河,女,姓风,名达河,号葛天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六十三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葛天氏执政的三任帝。

公元前5571年,达河即位称帝。据《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葛天氏执政时,一直沉醉于音乐和舞曲,至帝达河时更为迷恋。葛天氏的音乐共分八章:第一章叫做“载民”;第二章叫做“玄鸟”;第三章叫做“遂草木”;第四章叫做“奋五谷”;第五章叫做“敬天常”;第六章叫做“达帝功”;第七章叫做“依地德”;第八章叫做“总万物之极”。演奏时,有三个人手持牛尾,蹋唱着舞乐八章。观看舞乐的人会跟着歌舞者一起如醉如狂。

达河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三年,卒于达河三十二年(壬寅,公元前5539),享年六十五岁。葬在泌阳伏羲帝陵(今河南驻马店市泌阳县东南),尊号帝达河。

葛天氏共历三任帝,执政一百一十年。

 

阴康氏政权

荷曲,女,在位(公元前5539~公元前5496)。出生地:蒲峪(今陕西渭南华阴市东)。立都:泌阳(今河南驻马店市西泌阳县泌水镇)。迁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荷曲元年(癸卯,前5538)。荷曲,女,姓风,名荷曲,号阴康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六十四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阴康氏执政的首任帝。

阴康氏也是大伏羲氏族的一个重要部落,其先祖与伏羲氏同为燧人氏风姓后裔,活动范围主要分布在今陕西渭南华阴市一带。
  公元前5539年,荷曲即位后,仍都于泌阳。以癸卯年(公元前5538)为荷曲元年。荷曲即位后不久,海水突然涨潮,汹涌的洪水很快侵入了陆地的低洼处。都城泌阳所处的地势较低,受到了洪水的严重威胁。荷曲下令将都城迁回到故都象城。

荷曲也是一位音乐爱好者,执政时确定了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合法性。在演奏的地点和时间上加以限制,使音乐发挥其娱乐于民娱乐于政的作用。

荷曲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四年,卒于荷曲四十三年(乙酉,公元前5496),享年七十三岁。葬在象城西南伏羲帝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荷曲。

达耳,女,在位(公元前5596~公元前5451)。出生地:蒲峪(今陕西渭南华阴市东)。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达耳元年(丙戌,公元前5495)。达耳,女,姓风,名达耳,号阴康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六十五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阴康氏执政的二任帝。达耳执政时期,天下仍为洪水所困,人们只能选择高地和山岗居住;而高地和山岗又水源短缺,生活十分不便。许多部族为了取水方便,冒险临水而居。

达耳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六年,卒于达耳四十五年(庚午,公元前5451),享年七十五岁。葬在象城西南伏羲帝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达耳。

媒兰,女,在位(公元前5451~公元前5417)。出生地:蒲峪(今陕西渭南华阴市东)。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媒兰元年(辛未,公元前5450)。媒兰,女,姓风,名媒兰,号阴康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六十六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阴康氏执政的三任帝。
  媒兰精通音乐和舞蹈。据《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当时天下洪水泛滥,天地间阴气过剩,沉积凝滞,阳气受阻,阴阳平衡失调,使人们在精神上抑郁寡欢心情不畅,从而导致身体倦怠,筋骨蜷缩而不舒展。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状况,媒兰创造了一种舒展筋骨的舞蹈,称作“宣导舞”,人们一边用手打着节拍一边跳舞,即锻炼了身体,又活跃了情绪,从而增强了战胜不利环境的能力
  公元前5451年,媒兰即位后,仍立都于象城。以辛未年(公元前5450)为媒兰元年。海水入侵逼迫许多部落搬迁,在迁徙过程中,部落之间因为争夺新的领地,时常发生争执,有时甚至发生打斗。

媒兰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五年,卒于媒兰三十四年(甲辰,公元前5417),享年七十一岁。葬在象城西南伏羲帝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媒兰。

立路,女,在位(公元前5417~公元前5377)。出生地:蒲峪(今陕西渭南华阴市东)。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立路元年(乙巳,公元前5416)。立路,女,姓风,名立路,号阴康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六十七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阴康氏执政的四任帝。

公元前5417年,立路即位后,立都于象城。以乙巳年(公元前5416)为立路元年立路即位之初,各部落之间也开始勾心斗角起来,抢占地盘,争夺地方控制权,到立路执政的晚期,立路已经完全无法控制局面了。

立路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一年,卒于立路四十年(甲申,公元前5377),享年七十一岁。葬在象城西南伏羲帝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立路。

伏羲氏政权

因康,女,在位(公元前5377~公元前5346)。出生地:密城(今河南郑州新密市)。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因康元年(乙酉,前5376)。因康,女,姓风,名因康,号伏羲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六十八任帝。大伏羲氏族纯血缘伏羲氏执政的十八任帝。

公元前5377年,因康即位后,仍立都于象城。以乙酉年(公元前5376)为因康元年。
  因康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二年,卒于因康三十一年(乙卯,公元前5346),享年六十三岁。葬在象城西南伏羲帝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因康。

朱襄氏政权

墙烁,女,在位(公元前5346~公元前5303)。出生地:襄城(今河南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墙烁元年(丙辰,公元前5345)。墙烁,女,姓风,名墙烁,号朱襄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六十九任帝。大伏羲氏族朱襄氏执政的首任帝。

朱襄氏是燧人氏风姓后裔的一个重要支脉,也是大伏羲氏的一个较大的部落。其活动区域主要分布在今河南南阳市方城县和南召县一带,靠近帝都象城。

公元前5346年,墙烁即位后,立都于象城。以丙辰年(公元前5345)为墙烁元年。墙烁是一位音乐爱好者。据《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朱襄氏治天下时经常刮风,天地间阳气过剩,阴阳失调;墙烁使人创造出了五根弦的瑟,弹奏起来能使阴阳二气和谐,安定众生。

墙烁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四年,卒于墙烁四十三年(戊戌,公元前5303),享年七十七岁。葬在象城西南伏羲帝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墙烁。

泽治,女,在位(公元前5303~公元前5274)。出生地:襄城(今河南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年号:泽治元年(己亥,公元前5302)。泽治,女,姓风,名泽治,号朱襄氏。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七十任帝。大伏羲氏族朱襄氏执政的二任帝。
  泽治即位后,仍立都于象城。以己亥年(公元前5302)为泽治元年。

泽治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年,卒于泽治二十九年(丁卯,公元前5274),享年七十二岁。葬在象城西南伏羲帝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泽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