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划艇队外教:领导天天喝茅台 队员没钱换艇

 秋天的海 2012-08-05


2012年08月05日08:58体坛周报[微博]李绍州我要评论(395)
字号:T|T

前赛艇队外教:领导天天喝茅台 队员没钱换艇

张秀云(微博) 仅获第六,赛艇队在伦敦遭遇滑铁卢

记者李绍州(微博)伦敦报道

8月4日,当中国36岁的老将张秀云在决赛里划到终点时,意味着伦敦奥运会的赛艇项目比赛全部结束。张秀云的第6名在决赛中叨陪末座,这个惨淡的结果令中国赛艇队难于接受,之前女子双人双桨的一枚银牌,也与水上中心的夺金任务相去甚远。赛艇已经全军覆没,而接下来的皮划艇中,除非出现奇迹,否则金牌几无可能。北京奥运会,中国水上中心三金在握;此番伦敦,则很可能是颗粒无收,什么原因导致水上项目轰然倒下?

在前往伦敦奥运会之前,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王渡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水上运动和国外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训练理念方面。欧洲小孩六七岁就开始接触赛艇,对器材、对水的理解已经是自然反应了。他们国家队层面的选材还要看运动员腿和腰的长度。咱们的赛艇运动员都是13岁到15岁开始转项目练赛艇的。除此之外,人家100个人动作都一样,我们10个人动作全不一样。”

王渡说,不仅仅是动作标准的问题,中国国内生产厂家的工艺水平无法为队伍提供器材帮助,也是水上运动基础薄弱的原因之一:“德国一条艇4个人,细看每个位置都不一样,都是为运动员量身定做的,我们也请国外的专家来帮我们调艇,但做不到人家那么细致。”

事实上真的是如此吗?中国水上管理中心真的重视运动员的设备更新吗?

2010年5月,当时还是中国女子皮划艇总教练的马克带队参加德国杜伊斯堡站的比赛时曾向记者吐出一番苦水:“我真的不能理解,有些领导天天大吃大喝,要不是茅台就是洋酒,每餐花多少钱都不心疼,但是他们就是从来没有想过要给队员更换设备,这些队员用的艇还都是好几年前买的,早就应该淘汰了。但是我说过了多少次,没有人给我答复,也没有一个领导表态过要给我们队员换设备,我们拿不到最新的设备,训练质量就得不到保证。”

一餐吃掉多少钱,在中国生活很长时间的马克心里非常清楚,马克更清楚给运动员提供新设备又需要花费多少。用马克的话说,皮划艇和赛艇的材料每年都在更新换代,但是赛艇和皮划艇运动员每天训练还是用破旧不堪的老艇,这样的训练效果可想而知。

马克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之人,但作为外教,他在中国成绩斐然,雅典和北京两届奥运会的皮划艇金牌得主孟关良和杨文军(微博)就是他的弟子。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马克继续得到了合同担任中国队教练,马克的特长是划艇,但是他随后被调任去担当女子皮艇的总教练,本来皮艇与划艇就有差别,再加上男女性别不同,马克的一些想法根本得不到执行。“韦迪走后,中心领导换了一拨人,我也不知道该听谁的,我的训练方案没法实施,真的感到很困难。”

想当年,韦迪与曹景伟在水上中心共事时,马克目标非常明确,直接与韦迪和曹景伟沟通,而且彼此的理念都比较一致。等到韦迪空降足球,水上管理中心内部许多矛盾开始激化,此时心灰意冷的马克于2010年夏天离开了中国队,转往韩国执教。

此刻再看水上中心已是枉然,但项目没有完成夺金任务却是不争的事实。若水上管理中心无人承担责任并加以改之,里约奥运会依然无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