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种真的比蜡烛幸福

 阡陌躬耕 2012-08-05
 火种真的比蜡烛幸福

  ■沐莲颖

  自从学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来,作为一个有着15年教龄的教师,我也会不由得思考:“难道我之前的教学都是无效教学吗?”

  回顾前十多年的工作,自认为在传统教学的年代里还算优秀:学生欢迎、家长肯定、领导认可。对于这样的我来说,进行教学改革意义何在?在这样的改革中我能得到什么?我的学生能得到什么呢?

  在学校组织的专家讲座中给了我很大触动:“给学生‘鱼’是错,给‘渔’也有不足,只有给‘欲’才是源头之水,才能实现教为不教的最高境界。”瞬间,我豁然开朗。教师走下神圣的讲坛,颠覆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唱主角的惯性,教师要做课堂中的“潜伏者”。“知识”并不是靠教师传递,而是学习者自身主动建构,所以一切教学的起源是“问题”。“问题”是学习的起点,而“问题”来源于学生内心,是学生自己针对学习内容而生发出来的。学生要面对的是“我想要了解的问题”而不是“老师要我学的内容”。

  这些说法让我觉得耳目一新,也觉得有道理。但是,我在尝试把课堂放给学生之初,有着许多的“不放心”:当学生的展讲不能达到我的期望时,特别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总恨不得马上抢过学生的话题痛快地阐述一番;当学生问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总想告诉他们“重点问题是这些”;当感觉学生质疑占用了过多的时间时,总想打断他们说“有意见的请保留”……但我看到那略带结巴的孩子在展讲时眼里的兴奋,我听到那啰里啰唆的质疑中思考的智慧,我发现孩子们生成的问题中创造性的思维……于是,我开始欣喜于这样的课堂,由克制到享受,享受课堂上孩子们智慧火花的碰撞,我忽然明白,原来,当火种比当蜡烛有着更多的惊喜,当火种比当蜡烛有着更多的成就感。

  于是,我明白了教师作为一个“潜伏者”的意义。我真正看清,这真是一场课堂的革命,在这场革命中我们还原了课堂本来的面目,在这场革命中,我们呈现了学习真实的样子。

  且听,讲台上那自信的声音:“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这堂课由我来为大家主持……”听见了吗?那是领袖的声音;

  且看,展示的讲台上,“智慧棒”在孩子的手中引导同学畅游知识的海洋,那是自信者的舞蹈;

  再瞧,台下,质疑声此起彼伏,讨论激烈异常,这是学习者的天堂。

  课堂从此变了,课改给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我看到课堂上再没有了旁观者,学生们或凝神思考,或奋笔疾书,或热烈争论,或质疑问难,或合作探究,或大胆展示……

  看到这一切,还有什么理由让我在传统教学的满足感中固步自封呢?也许过去我的学生是进步的,但不一定是幸福的;这一次课堂的革命已经掀起一场学习的风暴,教师只有顺应而为才能走出“教书匠”的命运,只有争做“火种”才能激发自身潜在的价值。(作者系北京大学附中云南实验学校初中语文教研组长)

  《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4日第4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