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詹姓最早譜序考

 昵称8137797 2012-08-06

中華姓氏炎黃總始祖少典氏第140代、黃帝第129代、詹姓第92代裔孫/詹招琳考/

詹姓最早譜序摘要

一、氏序略 建峰詹氏宗譜 姓三十一代子(子興公三弟)拜手

「吾族始祖,自周宣王庚午庚午公元前831年應是庚戌公元前791年見注一)封次子至弘為侯,邑安西至今,城存焉。」

「我始祖至弘公,本姓,受父宣王封為侯,五世孫公遂以祖爵為姓,此吾氏受姓之略也。」

「而宣王靖封次子弘為安西侯,食邑於。又五傳乃指祖爵為氏,姓別自此始也。」

三、氏譜系圖 建峰氏宗譜,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六月十五日 子豪公二十世孫文林郎知郴州都縣事卓然序,左朝議大夫前知汀州軍事培尚左中奉大夫禦紫金魚袋校勘。

周宣王次子封為侯。

四、氏姓氏源流序 元和氏宗譜 大唐(唐十一憲宗純)元和(五年公元1102年)庚寅季秋十有四日,賜進士第授河南剌史信澹齋敬撰。

而周宣王封其支子文,於城而為侯,公指為姓。

五、湖南常甯氏存誠堂原始譜序,歲康戌(?)首夏吉日 小子運昌謹識。

系出黃帝,傳至後稷,至文侯封食采河間,迄公以爵為氏,而姓於是乎始。

六、氏姓系論,靖康丁未(公元1127)年陽月暨望之吉,任樂平縣尹宣義郎名德號文峰薫沐敬撰。

氏得姓始于周,宣王次子文受封侯。至,以爵指為姓。

………

詹姓最早譜序證第一代始祖為宮文公考

詹氏最早宗族譜是建峰詹氏宗譜(公元255年),譜中載有兩篇,其一氏序略,詹公孚拜手撰,延熙十八年歲次乙亥(公元255年)端陽前二日,二十八代裔孫蜀州太守子孚拜手撰,與其二氏世系敘略,延熙乙亥(公元255)年麥秋上院,漢尚書郎李密拜撰。建峰詹氏宗譜13共冊,歷經13次修訂,最早一次是漢延熙十八年、公元255年,距今已有1757年。(圖片資料來源,詹氏福建省協會保存的公元1856年版、公元1907年再修版的建峰詹氏宗譜。)

  序文中詹公孚拜手撰氏序略,文中有兩項為詹氏重要史實文獻,其一「吾族始祖(注一),自周宣王庚午(注二)封次子至弘為侯,邑安西至今,城存焉。」“自周宣王庚午庚午公元前831年應是庚戌公元前791年,見序文注一)封次子至弘為侯,”此是姓成為詹姓的紀年元年;其二「我始祖至弘公,本姓,受父宣王封為侯,五世孫公遂以祖爵為姓,此吾氏受姓之略也。」因此,周宣王庚午封次子至弘為侯,確定詹姓始祖為宮文公(志弘公)無庸置疑,其二接續為“五世孫公遂以祖爵為姓,此吾氏受姓之略也。”歷代詹姓宗族譜所皆以宮文公開詹姓始祖,有以五代祖玄孫公為詹姓的一代始祖者,宜以正之?中華倫理開姓始祖是一代祖,五代祖玄孫是也,祖是祖、玄孫為玄孫不得混淆倫正理順億萬代繁衍千古流傳!

族譜是記載宗族或家族系統的譜牒,中華姓氏譜牒有部分隱惡揚善的內容,如揚善隱惡與重男輕女不入譜等,如歷代氏族譜,偉大忠孝勇的政治家父(注三),智慧高於天子,春秋左傳桓公十年:「虢仲譖其大夫父於王,詹父有辭,以王師伐虢。夏,虢公出奔虞。」與莊公十九年:「初,王姚嬖于莊王,生子頹,子頹有寵,蒍國為之師,及惠王即位,取蒍國之圃以為囿,邊伯之宮,近於王宮,王取之,王奪子禽,祝跪,與父田,而收膳夫之秩,故蒍國,邊伯,石速,父,子禽,祝跪,作亂,因蘇氏。秋,五大夫奉子頹以伐王,不克,出奔溫,蘇子奉子頹以奔衛,衛師,燕師,伐周。冬,立子頹。公元前六七五年周惠王強奪取國土地,父公因保衛詹國祖產而發動叛亂未成逃亡到蘇氏的溫邑(河南溫縣。);故使宮文公至父公等名諱未得敢列入宗族譜(注四)。因此,姓得姓始祖宮文公至第四代僅列祖先是文─譁─顯─英─禮公也。

姓列祖列宗應全部入譜,因父叛亂,是保衛國祖產,非私叛也!

統宗系譜:

宮文┬詳┌浩┌韓┌詹禮

本姓│采├朝│字尚

 ├資├幹│節

名志├譁┼泰│

宏 │字美 │

字文│輝  ├一云

錄 │襲顯┤襲

夫人│侯爵│襲│侯爵│國結束

氏│夫人│侯爵├

公京氏│夫人│字世│襲祖先侯

築城諄│氏│賢 │爵姓

公元訓└斌│夫人└為姓(注三)。

七九一年,功賜│

爵詹侯,姓始祖└父,周桓王大夫。生二子俱別傳)。

注說明如下

始祖(注一): 國與辭典首頁漢典始祖,相似詞為鼻祖,相反詞為後人、後裔;釋義為世系可考的最早的祖先,基此宮文公是姓總始祖,玄孫五代祖襲宮文公姓侯爵祖是也!

自周宣王庚午(注二): 侯賜爵年代考公元二五五年蜀州太守公子孚拜手撰氏序略:「吾族始祖,自周宣王庚午(應是庚戌見姓始祖宮文公的起始年代)封次子至弘為詹侯,邑安公至今,城存焉。」周宣王庚午封次子至弘為侯,應是周宣王在位三十七年歲次庚戌公元前七九一年,非庚午(宣王即位前四年?宣王未登基如何封爵?)周宣王在位元年歲次甲戌至四十六年歲次己未(公元前八二七年至公元前七八二年在位四十六年間),僅有在位七年庚辰、十七年庚寅、二十七年庚子、三十七年庚戌;搜神紀曰周宣王長子幽王宮涅生於宣王三十三年,次子宮文公封爵應是庚戌(宣王三十七年)始合乎史實邏輯,周宣王五年公元前八二三年封申伯於城、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0六年封友於國,三十七年公元前七九一年封宮文於國,而後生揚侯、謝侯、陸侯等。之前筆者見舊譜云文侯(志宏)生於宣王中興元年、公元前827年,據此似乎次子宮文公比宣王長子宮涅年長?特此正之!

┌────┬──┬─┬──┬────┬────┬────┬────┬──┐

黃帝紀年干支太歲朝代帝王年號  │民國前 │公元前 │記事

1861│甲子│鼠│金赤│自西周共│   5│2748│ 837│黃帝

│1862│乙丑│牛│陳泰│和元年始│   6│2747│ 836│第三│

1863│丙寅│虎│沈興│趨一致。│   7│2746│ 835│二甲

│1864│丁卯│兔│耿章│共和十四│   8│2745│ 834│子。│

1865│戊辰│龍│趙達│年   │   9│2744│ 833│  

│1866│己巳│蛇│郭燦│    │  10│2743│ 832│  │

1867│庚午│豬│王清│    │  11│2742│ 831│  

│1868│辛未│馬│李素│    │  12│2741│ 830│  │

1869│壬申│羊│劉旺│    │  13│2740│ 829│  

│1870│癸酉│猴│康忠│    │  14│2739│ 828│  │

1871│甲戌│雞│誓廣│西周十一│  元年│2738│ 827│宣王│

│1872│乙亥│狗│伍保│宣王靖(│   2│2737│ 826│中興│

1873│丙子│鼠│郭嘉│靜)  │   3│2736│ 825│  

│1874│丁丑│牛│汪文│宣王國都│   4│2735│ 824│  │

1875│戊寅│虎│曾光│陜西長安│   5│2734│ 823│  

│1876│己卯│兔│伍仲│在位四六│   6│2733│ 822│  │

1877│庚辰│龍│重德│(宣王后│   7│2732│ 821│  

│1878│辛巳│蛇│鄭祖│姜氏) │   8│2731│ 820│  │

1879│壬午│馬│路明│詹譜一云│   9│2730│ 819│  

│1880│癸未│羊│魏明│宣王中興│  10│2729│ 818│  │

1881│甲申│猴│方公│生次子宮│  11│2728│ 817│  │

│1882│乙酉│雞│蔣耑│文,待考│  12│2727│ 816│  │

│1883│丙戌│狗│向般│    │  13│2726│ 815│  

│1884│丁亥│豬│封齊│    │  14│2725│ 814│  │

1885│戊子│鼠│郢班│    │  15│2724│ 813│  

│1886│己丑│牛│潘蓋│    │  16│2723│ 812│  │

1887│庚寅│虎│鄔桓│    │  17│2722│ 811│  

│1888│辛卯│兔│范寧│    │  18│2721│ 810│  │

1889│壬辰│龍│彭泰│    │  19│2720│ 809│  

│1890│癸巳│蛇│徐舜│    │  20│2719│ 808│  │

1891│甲午│馬│張詞│    │  21│2718│ 807│  

│1892│乙未│羊│楊賢│    │  22│2717│ 806│  │

1893│丙申│猴│管仲│    │  23│2716│ 805│  

│1894│丁酉│雞│康傑│    │  24│2715│ 804│  │

1895│戊戌│狗│姜武│    │  25│2714│ 803│  

│1896│己亥│豬│謝壽│    │  26│2713│ 802│  │

1897│庚子│鼠│虞起│    │  27│2712│ 801│  

│1898│辛丑│牛│湯信│    │  28│2711│ 800│  │

1899│壬寅│虎│賀諤│    │  29│2710│ 799│  

│1900│癸卯│兔│皮時│    │  30│2709│ 798│  │

1901│甲辰│龍│李成│    │  31│2708│ 797│  

│1902│乙巳│蛇│吳逐│搜神記 │  32│2707│ 796│  │

1903│丙午│馬│文折│宮涅出生│  33│2706│ 795│  

│1904│丁未│羊│僇丙│註:宣王│  34│2705│ 794│  │

1905│戊申│猴│俞忠│次子宮文│  35│2704│ 793│  

│1906│己酉│雞│程寅│,名志宏│  36│2703│ 792│  │

1907│庚戌│狗│化秋│、字文錄│  37│2702│ 791│  

│1908│辛亥│豬│葉堅│姓姬,西│  38│2701│ 790│  │

1909│壬子│鼠│邱德│京築城,│  39│2700│ 789│  

│1910│癸丑│牛│林簿│公元七九│  40│2699│ 788│  │

1911│甲寅│虎│張朝│一年庚戌│  41│2698│ 787│  

│1912│乙卯│兔│方清│功賜爵詹│  42│2697│ 786│  │

1913│丙辰│龍│辛亞│侯,是詹│  43│2696│ 785│  

│1914│丁巳│蛇│易彥│得姓│  44│2695│ 784│  │

1915│戊午│馬│姚黎│祖宮文紀│  45│2694│ 783│  

│1916│己未│羊│傅稅│元年│  46│2693│ 782│  │

1917│庚申│猴│毛倖│西周十二│  元年│2692│ 781│  

│1918│辛酉│雞│文政│幽王宮涅│   2│2691│ 780│  │

1919│壬戌│狗│洪范│國都陜西│   3│2690│ 779│  

│1920│癸亥│豬│虞程│長安  │   4│2689│ 778│  │

└────┴──┴─┴──┴────┴────┴────┴────┴──┘

偉大忠孝勇的政治家父(注三):父智慧高於天子,春秋左傳桓公十年:「虢仲譖其大夫父於王,詹父有辭,以王師伐虢。夏,虢公出奔虞。」與莊公十九年:「初,王姚嬖于莊王,生子頹,子頹有寵,蒍國為之師,及惠王即位,取蒍國之圃以為囿,邊伯之宮,近於王宮,王取之,王奪子禽,祝跪,與父田,而收膳夫之秩,故蒍國,邊伯,石速,父,子禽,祝跪,作亂,因蘇氏。秋,五大夫奉子頹以伐王,不克,出奔溫,蘇子奉子頹以奔衛,衛師,燕師,伐周。冬,立子頹。公元前六七五年周惠王強奪取國土地,父公因保衛詹國祖產而發動叛亂未成逃亡到蘇氏的溫邑(河南溫縣。);未入譜(注四)。因此,姓得姓始祖宮文公至第四代僅列祖先是文─譁─顯─英─禮公也。

姓列祖列宗應全部入譜,因父叛亂,是保衛國祖產,非私叛也!

為姓(注三): 承襲祖先宮文公京築城,公元前七九一年,功賜爵侯,五代祖禮公為姓。

故使宮文公至父公等名諱未得敢列入宗族譜(注四)家族通譜,通祖先成功法則,譜子孫得失之道,寫編讀家族譜不能只記載精彩的揚善隱惡人物生平事蹟,而沒有是非之心與善惡忠奸之辨,如果把秦檜當忠臣把岳飛當壞人,那讀譜便有顛倒是非!

詹姓最早譜序

中華姓源圖書館詹姓最早譜序考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228617474.aspx

一、氏序略 建峰詹氏宗譜 姓三十一代子(子興公三弟)拜手

二、氏世系敘略 建峰詹氏宗譜 漢尚書郎李密拜撰

三、氏譜系圖 建峰氏宗譜,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六月十五日 子豪公二十世孫文林郎知郴州都縣事卓然序,左朝議大夫前知汀州軍事培尚左中奉大夫禦紫金魚袋校勘。

四、氏姓氏源流序 元和氏宗譜 大唐(唐十一憲宗純)元和(五年公元1102年)庚寅季秋十有四日,賜進士第授河南剌史信澹齋敬撰。

五、湖南常甯氏存誠堂原始譜序,歲康戌(?)首夏吉日 小子運昌謹識。

六、氏姓系論,靖康丁未(公元1127)年陽月暨望之吉,任樂平縣尹宣義郎名德號文峰薫沐敬撰。

譜序本文

  一、氏序略 建峰詹氏宗譜 姓三十一代子(子興公三弟)拜手

  「竊思人有族氏,猶天地有山川,一定之體也。吾族始祖,自周宣王庚午庚午公元前831年應是庚戌公元前791年見注一)封次子至弘為侯,邑安西至今,城存焉。爰茲肇造塚土祖墓,多在咸陽之原。稽之命名多本于周禮,字諡著於春秋,惟夫受姓之始則有因。生而為姓者,如黃帝,生水姓,舜生姚墟姓(一說是也。有功於天下而賜姓者如湯祖,契佐禹有功,賜姓是也。周自武王大封同姓五十國,其後各異其地,即各異其姓,諸叔之類,子孫即以為姓是也。自平王東遷以後,雖屬共宗,恒多散處其間。有仍居鎬京者,有仕晉寓河間、南陽者,更有逾楚籍蠻荊避秦入巴蜀者。原其始則一本而已矣。

  我始祖至弘公,本姓,受父宣王封為侯,五世孫公遂以祖爵為姓,此吾氏受姓之略也。

  然自始祖以迄今千有餘載,若弗為之考根源、究支流、聚國族,以訂氏系則歲益久,年益深,後雖有孝子慈孫,志切修明,以求昭穆倫序之不紊,胡可得哉。爰是近搜遠羅,謹列族圖統系,以作家譜分纂于左。

  延熙(注二)十八年歲次乙亥(魏四高貴公髦廢帝正元二年、公元255年)端陽前二日 二十八代(公二十七差一代待考?)裔孫蜀州太守子孚拜手撰。

(註一):侯賜爵年代考:氏序略:「吾族始祖,自周宣王庚午封次子至弘為侯,,邑安西至今,城存焉。」庚午為公周共和11年、公元前831年,周宣王元年至四十六年間,僅有七年庚辰、十七年庚寅、二十七年庚子、三十七年庚戌;搜神紀曰周宣王長子幽王宮涅生於宣王三十三年,次子志宏公生於庚戌,非庚午?始合乎邏輯也?。延熙(公元238年至257年是三國時期蜀漢的帝君主漢懷帝的第二個年號計有20年)18年(魏四高貴公髦廢帝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歲次乙亥端陽前二日二十八代裔孫蜀州太守子孚拜手撰。】之前筆者見舊譜雲文侯(志宏)生於宣王中興元年、公元前827年,據此似乎次子文錄公比宣王長子宮涅年長?特此正之!

  延熙(注二)三國(公元220公元280)時期,分曹魏(公元220公元266)、蜀漢(公元229公元280)、東吳(公元229公元280)等,延熙是蜀漢的君主漢懷帝劉纏的第二個年號,共有20年,也是蜀漢的第三個年號,因蜀漢公元221年至263年又稱季漢,公元221年由召烈帝稱帝開始至公元263年曹魏攻入蜀地,後主投降為終,共經過43年,二帝統治。

  二、氏世系敘略 建峰詹氏宗譜 漢尚書郎李密拜撰

  粵稽姓之先,迺姓之所自。而姓之始,又黃帝之所出黃帝興,長於水,遂以為姓,暨四世孫帝嚳之妃出祀效媒,履巨跡而妊,因生後稷,為周始祖。厥歷夏商十有數傳,至武王而建號為周,又十一傳,而宣王靖封次子弘為安西侯,食邑於。又五傳乃指祖爵為氏,姓別自此始也。

  自周得姓以來,見諸左史國語,載籍班班,其為世家望族,有自來矣。概自周轍既東,雖屬其宗,恒多散處。其間有仍居中鎬京者,有仕晉寓南陽者,累代縉紳,為世名臣。迄暴秦滅周,避亂居蜀。未幾,而皇漢受命氏諸賢,遂奮翮雲宵,馳騁康衢,文為柱石,武作幹城。至嘉謨公諱子孚,昆玉四人各拜太守。孚太叔自開公,為趙州平棘令,楚公為荊州守,授擢尚書僕射;顯祖睦公官拜龍鑲將軍,父臨公亦太守,公以長簪笏世胄,金枝玉葉。猶慮世代浸遠,尊祖睦宗之道或興華胥以斬也。雖有孝子慈孫,志切修明,以昭穆倫序之不紊,胡可得哉?爰是,近搜遠羅,分繤于左,以藏於家,且為家戒,以示後坤。俾知世宗,其用心懇切至矣。餘與氏有中表之親(注一),因得備覽系圖。遂不禁深羨其為篤親之君子也。故為之序其端。

  延熙乙亥(公元255)年麥秋上院,漢尚書郎李密拜撰。

(注一)中表之親:是指自己父親的姐妹或母親的兄弟姐妹的子女。表親也有親遠之分。如果是自己父親的同胞姐妹或母親的同胞兄弟姐妹的子女,就是親表親,否則就是遠表親。

李密:李密(公元224年-公元287年)字令伯,一名虔,犍為武陽(今四川彭山)人,享壽64歲。幼年出生六個月喪父,他4歲時母親何氏醮被逼改嫁,由祖母撫養成人。後李密以對祖母孝敬甚篤而名揚於鄉裏。師事當時著名學者譙周,博覽五經,尤精春秋左傳。初仕蜀漢為尚書郎。蜀漢亡,晉武帝召為太子洗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無人供養而力辭。祖母去世後,方出任太子洗馬,遷漢中太守。後免官,卒於家中。著有:述理論十篇,不傳世。華陽國志、晉書均有李密傳。

李密系譜

李光┬李 ┬李密

妣劉│妣何└妣

氏 │氏醮

  └改嫁

  三、氏譜系圖 建峰氏宗譜,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六月十五日 子豪公二十世孫文林郎知郴州都縣事卓然序,左朝議大夫前知汀州軍事培尚左中奉大夫禦紫金魚袋校勘。

  太史掌賜姓授氏司裔,辨之其制,蓋謹於三代之時,周綱一馳,群鹿爭逐,而官廢其職焉。離逖之士,遂失所承,慕五員而另宗旨,稽古而忘本者多矣。僕嘗惜其事,乃廣求氏譜牒。稽所自出而惑於三說焉:“其一曰,氏出於黃帝之後;其二曰,周宣王之後;其三曰,漢靈帝之後”。原是三說,自唐元和之後,大譜不傳流,及後代盡失其宗。質諸春秋,漢靈帝未世,氏先焉,以數計之幾百餘載,其言矛盾,不攻自破。惟前二說可合而為一也。據外傳曰,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酉、祈、已、滕、咸、任、荀、僖、姞、儇、依、是、巳,姓之別。故里諺有周不通婚之語,是則為黃帝之說者,言姓之始也。為周宣王之說者,言氏之始也,其理較然。按譜曰:周宣王次子封為侯。侯生祥(注一),詳生斌,斌生幹,幹生生國芳,國芳生宇,宇生綬,綬生嘉,嘉生宗,宗生顒,顒生甫,甫生間,間生家與季,季之後有臨,臨生四子:曰子興字嘉謀、子瑕字嘉顯、子何字嘉猷、子孚字嘉謨。興之後曰靜川,生三子:秉邦、敬邦、成邦。遭晉之亂,大興元年(公元318年)九月十九日,南渡散處江左。敬邦生懷義,懷義生恒,恒生彪,彪生詵,為侯官縣令。詵長子宣,次子節,因從官遂留建安焉。其後子豪居建陽之武夷溪,即建峰之始祖也。建峰舊屬建陽,宋朝淳化,改溫嶺鎮為崇安,遂改隸焉。爰自得姓以來,紀於六經子史者,惟父為周桓王大夫,以忠信受王,故能奉命伐虢;嘉為晉靈公大夫,以威武固國,故能處瑕以禦秦;桓伯為景王大夫,以德平戌,故能奉辭以讓晉;晉何權輕重強弱之勢,以釣喻於楚;尹能察天地陰陽之理,以蔔名於時。是皆班班可考也。其餘雖不能經見,悉皆按譜屬之。自三祖渡江之後,迄于我宗世系綿遠,支派益多,或因仕宦徙居諸路者,皆其宗也。其間道德忠義之士,汗青君子之林,雌黃多士之口者不可殫舉。或見諸圖牒,此不復縷焉。嗚呼!望遠人者察其貌不察其形,聽遠音者不聞其疾,不聞其舒,立乎哀定而指隱桓之日遠矣。聖人猶謹於傳疑,今予譜牒已越千百歲,切意先王敦族。以仁處仁,以義故君子,小人之澤,皆五世而斬,而敦親親之心不忘也。後世之人不知出此,以謂澤斬,則親盡,親盡則情盡,情盡則哀樂皆不相及,其相視於路人也。所貴乎?君子安忍為眾人之所為乎?稽所從來,當明其所謂一者,猶木之支分,同出乎一本;猶水之支派,同出乎一源,即本源以溯之,則吾宗祖。雖世胄綿邈要之,皆宗一人之身。思吾所言,則孝悌緝穆之風不期而興矣。譜牒之作所以醒當世,垂來裔,實在於此。

  時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六月十五日 子豪公二十世孫文林郎知郴州都縣事卓然序 左朝議大夫前知汀州軍事培尚左中奉大夫禦紫金魚袋校勘。

  (注一)、浦城詹氏族譜卷之五推本圖譜系摘要:「第一代侯,周宣王支子,名志宏,字文錄,公京築城,功錫爵侯,為得姓之初;生四子,祥(仕)、譁(仕)、錞(仕)、訓(仕);第二代;譁,周官上大夫,升六子,浩、采、資、泰(仕)、顯、斌(仕);第三代顯,生五子,韓、朝(仕)、幹(仕)、乾、英;第四代英,生一子;第五代,生三子,國典(仕)、國芳(仕)、國茂。下略。」浦城氏族譜(福建浦城,清朝版,)十六卷(一云十五冊。)清嘉慶三年公元一七九八年,成等增修,木刻本,印一0三本。入閩始祖秉邦由河南鄧州於晉大興遷居崇安,裔衍浦城等地,如宋代理學名臣、朱熹高足、太常博士、湖廣總領體仁等屬衣冠南渡八姓之一。浦城始遷祖:慥,行景一,字應之(宋),秉邦於公晉太(大)興元年公元三一八年由河南鄧州始遷福建崇安,慥南宋始遷浦城,散居地:福建浦城縣。譜中有南宋慶元二年公元一一九六年朱熹提序。珍藏者:美國家譜學會臺北家譜中心藏書號:1609872與1609873號。福建省圖書館藏書號:11622號。來胎剜展羷一次。

詹姓源流通譜詹姓歷代族譜摘要之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f9ea8140101jjy7.html內有浦城詹氏族譜推本圖

…………………………………………………………

  四、氏姓氏源流序 元和氏宗譜 大唐(唐十一憲宗純)元和五年(公元1102年)庚寅季秋十有四日,賜進士第授河南剌史信澹齋敬撰

  我出姓,其始祖黃帝元孫后稷之後。歷二十有餘世,而周宣王封其支子文,於城而為侯,公指為姓。生芳,芳生宇,宇生綬,綬生宗,宗生顒,顒生甫為周大夫,有田土祿邑在周東都畿甸之內。桓公十八年已卯虢叔為王卿,士譖其大夫父,于王父有辭王,使以王師伐虢。父之後曰間,間生子曰嘉曰季。秦頃襄王五年,嘉仕晉為大夫,為晉守瑕以備奏。嘉生篤信丶篤行,篤信生桓伯,為周大夫。景王十八年,王使桓伯辭晉,言閻田。篤行生衍,作司徒,居河間。衍之子曰豹,豹子曰生,生子曰志,志子孝。孝仕周赧王為上卿。孝之子有曰瑞者,為司農卿。瑞之子曰康,仕秦為大夫。康之子榮,榮之子貞,貞之子祺,祺之子勝,勝之子曰遵者,為江山縣令。遵之子曰禧,禧之子曰睦者,漢宣帝時拜龍驤將軍。睦之子臨,為太守。臨之子曰興者,漢平帝時舉賢良方正。興生權,權生令,令生霸,霸生慶。慶生彬,彬生逸,仕桓帝為諫議大夫,大扺居河間為望。逸之生子曰覺,覺之子曰隗者,於漢沖帝永熹元年避亂徙家于鄧州南陽,遂以南陽為望。生坦公為散騎常侍洗馬,坦公墓鄧之青陽縣西北八十裏,其子有曰靜川者,生子康邦丶成邦丶教邦。康邦為晉懷遠將軍,遇劉聰石勒諸胡之亂,中原濁擾,衣冠之族皆避亂南近。康邦弟兄亦于晉元帝大興元年戊寅九月十九日渡江而南,立家江左,其後各立桑梓。分散睦歙建信越括等州,即康邦公之後;嶺南桂廣榕邕崇安等州,即成邦公之後;冮州湖州即敬邦公之後。康邦公生良義,為侍衛將軍。義生兌,為謝安幕府參軍。兌生詵,為侯官縣令。詵生二子曰宣曰節,居建州。節公之後有六房,居建陽武夷山,有豪者生五子:長信、長邃、長賢、長琮、長胤,散處閩越。宣公之子巨集,巨集之子孫分為十支。曰瓘者居睦州,曰愛者居韶州,曰彪者避難居交州,曰蘭者居睦地,曰尚者居南陽,曰瑞者居建州,曰儉者居江寧,曰和者居杭州,曰臻者居信安郡,後徙石田,曰參者居饒州,後徙剡溪,敬公則仕南齊,為檢校治書,擢倅新安因家焉。敬公子文敉,仕蕭梁為宣城令,而生逸民。我得姓至此凡四十五世矣。其後,逸民生初,字元載,始為東陽贊治,因隋末廢名不仕,慕黃石公之義,別號黃隱。蔔隱廬源,是為廬源之始祖。而為我子孫發脈起世之本源也。條陳源流以示後昆,各願慈孝相承,譜書修綴莫絕,上以接祖宗之心源,下以啟子孫之繼述。譬于黃河之水,千支萬派朝宗於海,則氏之門楣重有光雲。

大唐(唐十一憲宗純)元和五年(公元1102年)庚寅季秋十有四日,賜進士第授河南剌史信澹齋敬撰。

…………………………………………………………

  五、湖南常甯氏存誠堂原始譜序,歲康戌(?)首夏吉日 小子運昌謹識。

  始姓者,公也。而究厥初,則為姓,系出黃帝,傳至後稷,至文侯封食采河間,迄公以爵為氏,而姓於是乎始。厥後派衍支流,族頗采盛。自秦漢宋元明,垂志國朝,號通、才顯、當路。耽泉石諸名公,或散處吳越,或啟宇豫章,或遊遷南北湖,或遠徙東西粵,正如棋布川流,羅列奔騰。輸贏進退,潮落驟舒之不可以形容摸索。此則吾族之大較也。至於參政徙常則隱南公。故否語自隱南始。歲庚戌,昌隨公後。篆輯續修,爰遠稽近考,仰先德而思永箕裘,謹溯世系之從來,以補前人所未備,尤望繼起賢達,更搜捋無遺也,則幸甚!

  周宣王次子文公治冀州,德政為民瞻仰,封侯,食采河間,始起世系。夫人田氏。

文公子華公,字美輝,襲侯爵,夫人尹氏。

華公子顯公,襲侯爵,夫人趙氏。

   顯公子英,字世賢,襲侯爵,桓王時,諸侯不臣,英率群下景從。夫人申氏。顯公次子父為桓王大夫,以忠義奉命守塞,生二子俱別傳。

   英公子公,字世周,一曰尚節,襲侯爵,王命以爵為氏,遂改。夫人高平白氏,一曰田氏。後遂以公為氏始祖。

二世公長子芳,字伯祥,一曰伯誼。次子賓別傳。

三世芳之子宇,字世嘉。

四世宇之子綬,字子堅,周襄工聞其賢就而詢時務,王嘉之。

五世綬之子嘉,字宗美,一曰石宗,匡王時仕晉守桃林之塞。

六世韶之子宗,七世宗子顒,簡王召見授卿不就。

八世顒之子阜,傳名尹,周大夫。

九世阜之子間,字植伯,周大夫以德為平戎,奉詞責晉。

十世間之長子家,又名嘉,楚縣尹。次子季,字宜季。下略。歲康戌(?)首夏吉日 小子運昌謹識。資料來源:(詹氏網),作者詹紹武撰湖南詹氏譜序佐證“禮公為詹氏一世祖”http://www./bencandy.php?fid=31&id=3381

…………………………………………………………

  六、氏姓系論,靖康丁未(公元1127)年陽月暨望之吉,任樂平縣尹宣義郎名德號文峰薫沐敬撰。

  考元和譜載,氏得姓始于周,宣王次子文受封侯。至,以爵指為姓。生芳,芳生宇,宇生綬,綬生宗,宗生顒,顒生父。世次云云。夫元和譜作於漢晉之後,去古不遠。譜牒大備有可尋考,而諸如氏族大全,韻府群玉。姓源珠璣,所載氏出自周宣王支子文封城,因以為氏,更自為合。又以經文考之,凡經傳三代以前,皆無詹氏,至左傳桓公十八年,始載虢叔譖其大夫父,于王父有辭王,使以王師伐虢。及惠王二年又載,王奪薦伯之圃邊伯之宮,及子禽祝跪父田秋,五大夫奉子頹以伐王,經傳之有氏皆自此始。是時,去周宣王即位之後,百有五十餘年。凡古立氏必更二三世,有宗而後有支,則得姓在宣王之後者,已有可見。又以世數計之,凡百五十年間,父子相禪,速者亦當五六世,正與生芳,芳生宇,云者相合,則知當時此語必有所據,故氏之譜所載皆同。觀左氏言,虢叔譖其大夫父于王,又言奪氏田,秋,五大夫奉子頹以伐王,則父氏有田土祿邑在周,已舊非若一旦。自他囯入仕,始為大夫,無氏者之比,所謂王室支子分土畿內亦當有之,且因自平王東遷以後,割西郊豐鎬之地以封秦王。畿所居獨在東都,正謂嵩洛之地。考今之西京,城正在唐嵩洛之間,又與城之說相合,則氏得姓之由是固固鑿鑿可據,但或者疑侯之封未見經傳,殊不知自平王以後,歷二十有餘,君王雖其族諸子未必盡有封爵,然亦必有邑祿土田以各居,其族亦卒未有一人見於經者,惟宣王封弟友于鄭,書於春秋,則以鄭友有夾輔天子建立王室之功,故春秋揭而獨書之,豈周室自鄭友之外,俱無一人得封爵者耶?否,又當以此為疑也,至如鄭夾漈樵作通志,其氏族略中雲,詹楚邑,尹之後,抑知桓王十八年己卯(公元前702)載父為因周大夫,是時經傳所見已有氏之後,周赧王十八年甲子,楚懷王因上官大夫之譖疏,逐屈原而後,尹始見於楚詞,則有姓載諸經者,乃在尹以前四百餘年。其不出於楚邑尹後,以邑為氏者甚明。鄭氏蓋亦見之不詳尓,特尹、何本皆侯之裔,始仕他囯,故未嘗自別為氏族。漢晉以後,諸故有出於其後者,若得姓則不始於彼耳。今因父之事,故又論辨於此,以見所自始云。

靖康丁未(公元1127)年陽月暨望之吉,任樂平縣尹宣義郎名德號文峰薫沐敬撰。

  又  靜峰張子曰,父以王師伐虢在桓之十八年,乃有五大夫奉子頹之亊,後又有桓伯乃複見傳。終始春秋,氏可見者僅此而已,亦甚略矣。豈知初以天子支子食采于,為王朝命大夫與聞國政,故征伐大事猶得制其權耶。虢桃林乃今閿鄉靈寶之間,皆因東畿之地,城亦不遠云。浙江提學副使靜峰諱嶽字惟齊  福建惠安人贈。資料來源:詹氏網,作者靖康丁未(公元1127)年陽月暨望之吉,任樂平縣尹宣義郎名德號文峰薫沐敬撰。

…………………………………………………………

…………………………………………………………

附錄詹姓統宗譜

(20150123)(公益新聞通訊社中華詹姓統宗譜(卷一):http://mypaper./s1681688/post/1335210521

(20120806)(公益新聞通訊社中華詹姓統宗譜(卷二)http://mypaper./s1681688/post/1322581480

中華詹姓統宗譜

卷下、氏得姓後系譜

中華詹姓統宗譜(卷二)

公元2014年更新

河間堂姓統宗譜,宮文公公元前七九一年封爵侯是為姓紀年元年。

壹、少典氏第49代、黃帝第38代、第1代系譜表

四九代五十代五一五二代五三代五四代五五代五六代五七代五八代五九代少典

劍  ,號  巨  闕  珠  稱  夜  光  果  珍  李 輩序

三八代三九代四十代四一代四二代四三代四四代四五代四六代四七代四八代黃帝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第八代第九代第十代十一代

姓襲宮文公侯爵玄孫公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詹禮

西周 東周(春秋始)                       朝代

釋明:

一、周朝系譜

西周┌東周┌太子┌東周┌東周┌東周┌東周┌東周┌東周┌東周八

十二│一 ├洩父┤二 │三 │四 │五 │六 │七 ├

宮├宜│未即├林├陀├胡├閬├鄭├壬│諡號

涅 ┤臼 ┤位蚤│諡號│諡號├齊 │諡號│諡號┤臣 │匡王

諡號│諡號│卒 │桓王┤莊王┤諡號│惠王┤襄王│諡號┤公元前

幽王│平王├王子│七│妣│僖王│六│六│頃王│一二┌東周

公元七│狐 │一九│六│六│七六│五一│六│位六│十

七│七0├王子│在位│九六│八一│在位│在位│一八│東周├夷→

八一│在位└烈 │二三│在位│在位│二五│三三│在位│九 │諡號

在位│五一   │妣│一五│五年│妣媯│妣隗└六年├瑜┴簡王

一一├伯服   │、│姚后├王子│后 │后    │諡號定王

七   │、├王子│頹 │王子└王子帶  │公元前六0

后 │二二   └后 └克 │六└虎       └六在位二一

妣褒│年春         │七五年亂;詹姓第四代,侍奉子頹

姒 └秋始至四八一年春秋終└攻打惠王,不克,出奔溫邑。見左傳。

釋明:(略)

二、姓系譜

河間堂姓統宗譜,宮文公公元前七九一年封爵侯是為詹姓紀年元年。

宮文┬詳┌浩┌韓┌詹禮┬國典┌宇┬紹┌嘉┬寶┌

本姓│采├朝│字尚├國芳┤字嘉├綬┤字宗├完├遇→

 ├資├幹│節 │字│世 │字子│美 ├容│字子安

名志├譁┼泰│宜 │妣│堅 │頃王├宗┤周地官

宏 │字美 │氏 氏 │妣│時│妣│司徒

字文│輝  ├乾┤一云│氏 宙└氏 │瑕以│氏 └妣

錄 │襲顯┤襲氏└國茂      │守桃└譽─父→

夫人│侯爵│襲│侯爵│國結束       │林之寨

氏│夫人│侯爵├英│       └妣

公京氏│夫人│字世│襲祖先侯

築城諄│氏│賢 │爵姓

公元訓└斌│夫人└為姓(注三)。

七九一,功賜│

爵詹侯,詹姓始祖└父,周桓王大夫。生二子俱別傳(注二)。

始姓是為詹姓總始祖(注一),建立國。

宮文(注一)國與辭典首頁漢典始祖,相似詞為鼻祖,相反詞為後人、後裔;釋義為世系可考的最早的祖先,基此宮文公是詹姓總始祖,玄孫五代祖宮文公詹姓侯爵祖是也!

父公(注二)周桓王執政期間位高權重的忠義大夫,公元前七0二年,虢公在周王室面前誣陷他的大夫父。父有理,於是帶領周桓王的軍隊攻打虢國;公元前六七五年,周惠王強奪取詹國土地,父公因保國衛詹姓家族產業而發動叛亂未成逃亡到蘇氏的溫邑,導致國建國四代116年(公元前791年至公元前675年。)而結束。故公襲爵指為姓。

  中華民族宗族譜,殷代以前諸侯國的史事已經不可能編排紀錄,周代以後的史事才可以少量的箸錄。帝王世系的記載,黃帝以後都記有年數。(注一)詹姓始祖宮文公至五代祖禮公,見於詹姓宗族譜,鮮少見於正史,而父忠孝勇的事蹟載於左傳(注二),筆者以為父不載宗族譜與叛亂有關,使國結束,且湖北黃岡氏宗譜載:顯公生二子,英、父。左傳亦云,詹父之後有詹嘉。河間統宗代系圖兼考載,顯公,元配氏,元配誥封一品夫人,生子二,英、服(父)公為桓王大夫。基此,宮文公曾孫英公與父公胞兄弟也;如東周武公姓,父親赧王退位後,未繼位,貶為平民百姓,筆者以為父因保護祖產而叛亂犧牲,後裔應感父祖忠孝勇的偉大精神垂譜千古!

(注一)史記三代世表,太史公曰:五帝、三代之記,尚矣。自殷以前諸侯不可得而譜,周以來乃頗可著。孔子因史文次春秋,紀元年,正時日月,蓋其詳哉。至於序尚書則略,無年月;或頗有,然多闕,不可錄。故疑則傳疑,蓋其慎也。

  余讀諜記,黃帝以來皆有年數。稽其歷譜諜終始五德之傳,古文咸不同,乖異。夫子之弗論次其年月,豈虛哉!於是以五帝系諜、尚書集世紀黃帝以來訖共和為世表。

  春秋左傳桓公十年:「虢仲譖其大夫父於王,詹父有辭,以王師伐虢。夏,虢公出奔虞。」與莊公十九年:「初,王姚嬖于莊王,生子頹,子頹有寵,蒍國為之師,及惠王即位,取蒍國之圃以為囿,邊伯之宮,近於王宮,王取之,王奪子禽,祝跪,與父田,而收膳夫之秩,故蒍國,邊伯,石速,父,子禽,祝跪,作亂,因蘇氏。秋,五大夫奉子頹以伐王,不克,出奔溫,蘇子奉子頹以奔衛,衛師,燕師,伐周。冬,立子頹。」公元前六七五年周惠王強奪取國土地,父公因保衛詹國祖產而發動叛亂未成逃亡到蘇氏的溫邑(河南溫縣。)

  周惠王即位時,惠王派人攻取國(王子頹的老師),的菜園,用作畜牧場,並且剝奪邊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的土地田產。因此周惠王二年公元前675年秋季,國、邊伯、石速、父、子禽、祝跪和蘇子奉王子頹進攻惠王。失敗之後,蘇子奉王子頹出奔衛國。衛國和南燕國聯合討伐東周獲勝,惠王出奔。冬季王子頹正式稱王。公元前674春季,鄭厲公試圖斡旋王子頹和惠王失敗,鄭厲公只好將惠王帶回鄭國三年後的秋季,鄭厲公和惠王從鄔邑攻入成周,取下寶器才回到鄭國,冬季王子頹與支持他的五大夫飲酒觀歌舞。鄭厲公見虢叔,商定討伐王子頹。周惠王四年、公元前673夏季,鄭厲公見虢叔率領各國的軍隊攻入王城,殺掉王子頹和蒍等五位大夫,王子頹之亂平定,惠王獎賞鄭厲公,將虎宰以東土地給與鄭厲公;因此一歷史事件導致國建國四代116年(公元前791年至公元前675年。)而結束,故公襲祖爵指為姓。

宋鄧名世撰古今姓氏書辯證:“詹氏周有詹父、詹桓伯云出自周宣王支子,封為詹侯,晉有詹嘉,虢有詹父”

父公,從左傳資料見證是東周二王林(公元前719公元前697在位23年)、東周三莊王陀(公元前696公元前682在位15年)、東周四僖王胡齊(公元前681公元前677在位5年)、東周五惠王閬公元前676公元前652在位25年)的東周四朝元老,四朝王位共68年。

禮公(注三)世襲祖侯爵(亦稱襲爵:繼承祖先官位或封號。也叫做「襲封」),指為姓:公世襲祖(祖指詹姓始祖宮文公)侯爵,指爵(爵宮文公公京築城,功錫爵詹侯為姓;詹姓三十一代子(子興三弟)撰詹氏序略摘要:吾族始祖,自周宣王庚午(應是庚戌見註一)封次子至弘為侯,邑安公至今,城存焉」。「我始祖至弘公本姓,受父宣王封為侯,五世孫公遂以祖爵為姓,此吾氏受姓之略也。」又同譜漢尚書郎李密拜撰氏世系敘略摘要:「而宣王靖封次子弘為安公侯,食邑于。又五傳,乃指祖爵為氏,姓之別自此始也。

釋明:

  姓始祖第一代(少典第四十九代(劍字輩)、黃帝第三十八代)宮文公,父周宣王靜,姓,母氏之次子,名志宏(弘),字文錄,本姓姬,生逢西周末年,公京築城以固朝廷,宣王37年庚戌、公元前791年功錫爵侯,封爵授姓,故譜稱文侯,以侯爵封地百里建立國,疆域南至於京,北達于燕食采河間,望出渤海:元配田氏誥封一品夫人,生四子,長子詳(仕),次子譁(仕),三子諄(仕),四子訓(仕)。公葬咸陽(在陜公省,秦代首都,今陜公省東北。)妣葬長安(唐朝首都,今陜公省公安市。)城外。宮文公傳衍裔孫歷百代遍全球,迄今(公元2015)有2806年的歷史,普天下姓一家親」!

  蘆源詹氏宗譜:「詹侯,諱文,葬河間府城南六十里五十九,喪合葬,其墓有石虎六枚、石人八枚、石(門內卦)二枚、石住六枚、華表四枚、墓田二十里,守墓奴二十戶。」民國38年、公元1949年版。

  新安廬源氏合修宗譜,公元2002年版,清朝華盛等修,卷一詹氏世系卷之首詹姓原始,文祖,周時受封為詹侯,食采河間,夫人高平田氏生子華。

  閩南省建峰氏宗譜畫像載:「文王十二世孫周宣王像贊曰:赫匕宣王,螽斯蟄匕,中興以德,百世不易,聿懷多福,派衍萬億,封子詹侯,以爵為氏。」

  建峰氏族譜,受姓侯鼻祖志弘公像讚:「錫命於周,承家以傳,其盛赫赫,其澤綿綿,南至於京,北達于燕,宗之繁衍,史氏紀焉。」

安徽新安廬源氏合修宗譜,始封於文侯遺像贊曰:「懿惟吾祖,受命於周,城屹屹,得姓之由。」

宮文公受封於氏祖讚:「赫赫宗周,姬氏者流,宣王支子,食采封侯,於彼姓,得姓之由。」

詹氏原始總世系/詹招琳編輯校對/

周宣 第一世   第二世   第三世

王  志宏    祥公    浩公

次子 諱文本黃帝 志宏公長子 祥公長子

   之後姬姓之 事周平王伐 妣

   裔事周築城 大戎有功封 采公

   受封為詹侯 為鎮關大將 祥公次子

   食采河間今 軍     妣高氏

   西京有詹侯 妣劉氏   資公

   城在焉後世 生子五   祥公三子

   子孫因以詹   浩

   為姓      采

   夫人高平田   資

贊曰

於穆詹侯 錫命周宣 築城受封 有光於前。

驊騮開道 啟迪後賢 文忠武烈 奮臂爭先。

其盛赫匕 其澤棉匕 南至於京 北達於燕。

分支別派 奕葉萬千 詳載家乘 俾久傳焉。

資料來源:福建詹明杰宗長

(注一):侯賜爵年代考公元二五五年蜀州太守公子孚拜手撰氏序略:「吾族始祖,自周宣王庚午(應是庚戌見詹姓始祖宮文公的起始年代)封次子至弘為詹侯,邑安公至今,城存焉。」周宣王庚午封次子至弘為侯,應是周宣王在位三十七年歲次庚戌公元前七九一年,非庚午(宣王即位前四年?宣王未登基如何封爵?)周宣王在位元年歲次甲戌至四十六年歲次己未(公元前八二七年至公元前七八二年在位四十六年間),僅有在位七年庚辰、十七年庚寅、二十七年庚子、三十七年庚戌;搜神紀曰周宣王長子幽王宮涅生於宣王三十三年,次子宮文公封爵應是庚戌(宣王三十七年)始合乎史實邏輯,周宣王五年公元前八二三年封申伯於城、二十二年公元前0六年封友於國,三十七年公元前七九一年封宮文國,而後生揚侯、謝侯、陸侯等。之前筆者見舊譜云文侯(志宏)生於宣王中興元年、公元前827年,據此似乎次子宮文公比宣王長子宮涅年長?特此正之!

  少典氏第五十代號字輩黃帝第三十九代、詹姓第二代譁公(國二):父宮文公,母田氏之次子,字美輝,襲封詹侯,周官上大夫。元配尹氏誥封一品夫人,生六子,長子浩、次子采、三子資、四子泰(仕)、五子顯、六子斌(仕)。

  少典氏第五十一代巨字輩黃帝第四十代、詹姓第三代顯公(國三):父譁公,母尹氏之五子,元配氏誥封一品夫人,生五子,長子韓,次子朝(仕),三子幹(仕),四子乾,五子英,六子父(湖北黃岡氏宗譜載:顯公生二子,英、父。左傳亦云,詹父之後有詹嘉。河間統宗代系圖兼考載,顯公,元配氏,元配誥封一品夫人,生子二,英、服(父)公為桓王大夫。)。

  湖南常甯詹氏存誠堂原始譜序載:顯公子英,字世賢,襲侯爵,桓王時,諸侯不臣,英率群下景從。夫人申氏。顯公次子父為桓王大夫,以忠義奉命守塞,生二子俱別傳。湖南常甯詹氏存誠堂原始譜序,歲康戌(?)首夏吉日 小子運昌謹識。

  少典氏第五十二代闕字輩黃帝第四十一代、姓第四代英公(國四):父顯公,母氏之五子,字世賢,桓王(公元719年至前698年在在位22年)時,諸侯不臣,公率臣下景從。元配夫人申氏,元配誥封一品夫人,生一子

  東周桓王與英公同輩:東周一平王東遷,以鄭武公、莊公相繼為卿士,左右朝政,桓王即位,鄭莊公憤而不朝,桓王親自伐鄭,王師戰敗以虢公為卿,桓王中箭受傷,之後諸侯背叛,九族不親,周政益衰,天子僅成名位。詹姓宗譜載:黃帝第41代、詹姓4英,桓王(黃帝41代)時,諸侯不臣,英公率臣下景從。正史與宗譜所載相符合。

  少典氏第五十二代闕字輩黃帝第四十一代、詹姓第四代父:父顯公,母氏(據黃岡譜:顯生服。固始譜:顯生父。宋鄧名世撰古今姓氏書辯證:“詹氏周有詹父、詹桓伯云出自周宣王支子,封為詹侯,晉有詹嘉,虢有詹父”),母氏之六子,為周桓王(公元前七一九年至公元前六九八年在位二十二年)執政期間位高權重的忠義大夫,公元前七0二年,虢公在周王室面前誣陷他的大夫父。詹父有理,於是帶領周王的軍隊攻打虢國。夏天,虢公亡命到虞國(注一。)公元前六七五年周惠王強奪取國土地,父公因保衛詹國祖產而發動叛亂未成逃亡到蘇氏的溫邑(河南溫縣。),

  周惠王即位時,惠王派人攻取國(王子頹的老師),的菜園,用作畜牧場,並且剝奪邊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的土地田產。因此周惠王二年、公元前675年秋季,國、邊伯、石速、父、子禽、祝跪和蘇子奉王子頹進攻惠王。失敗之後,蘇子奉王子頹出奔衛國。衛國和南燕國聯合討伐東周獲勝,惠王出奔。冬季王子頹正式稱王。公元前674春季,鄭厲公試圖斡旋王子頹和惠王失敗,鄭厲公只好將惠王帶回鄭國三年後低秋季,鄭厲公和惠王從鄔邑攻入成周,取下寶器才回到鄭國,冬季王子頹與支持他的五大夫飲酒觀歌舞。鄭厲公見虢叔,商定討伐王子頹。周惠王四年、公元前673夏季,鄭厲公見虢叔率領各國的軍隊攻入王城,殺掉王子頹和蒍等五位大夫,王子頹之亂平定,惠王獎賞鄭厲公,將虎宰以東土地給與鄭厲公;因此一歷史事件導致國建國四代116年(公元前791年至公元前675年。)而結束(注二),故公襲祖爵指為姓。

  (注一):東周桓王林十八年、公元前七0二年,魯桓公十年,左傳:「十年春,曹桓公卒。虢仲譖其大夫詹父於王。父有辭(理),以王師伐虢。夏,虢公出奔虞。」

  (注二):東周惠王閬二年、公元前六七五年、魯莊公十九年,左傳:「初,王姚嬖于莊王,生子頹。子頹有寵,蒍國為之師。及惠王即位,取蒍國之圃以為囿。邊伯之宮近於王宮,王取之。王(周惠王閬)奪子禽、祝跪與詹父田,而收膳夫之秩,故蒍國、邊伯、石速、父、子禽、祝跪作亂,因蘇氏。秋,五大夫奉子頹以伐王,不克,出奔溫(河南溫縣。)蘇子奉子頹以奔衛。衛師、燕師伐周。冬,立子頹。」

  起初,王姚受到周莊王的寵愛,生下子頹。子頹也受到寵愛,讓蒍國作他老師。等到周惠王即位之後,佔取了蒍國的菜園作為飼養禽獸的地方。周大夫邊伯的房子靠近王宮,惠王據為己有。惠王又奪取子禽、祝跪和詹父的田地、收回膳夫石速的棒祿,所以蒍國、邊伯、石速、父、子禽、祝跪等發動叛亂,也利用周大夫蘇氏對周王室的不滿。秋天,六位大夫侍奉子頹攻打惠王,沒有取勝,逃亡到蘇氏的溫邑。蘇子侍奉子頹逃亡到衛國。衛、燕兩國軍隊攻打周惠王。冬天,立子頹為周天子。

  父公,從左傳資料見證是東周二王林(公元前719公元前697在位23年)、東周三莊王陀(公元前696公元前682在位15年)、東周四僖王胡齊(公元前681公元前677在位5年)、東周五惠王閬(公元前676公元前652在位25年)的東周四朝元老,四朝周王共在位68年。

  周朝宗法制度自周公以後,雖確立了嫡長子繼承法,到了春秋時期貴族專政和君位的鬥爭仍然不斷圍繞權力而進行發生。例如嫡長子雖已確立而中途夭折該如何,又君主廢嫡立庶應該怎麼辦,這些很容易引起爭論的問題,貴族之間擁立派和反對派便藉口以發生鬥爭。如周室內部發生王子克、王子帶、王子頹和王子朝之亂都是其例。最後一次王子朝之亂,時間竟延續了十幾年之久,等叛亂結束,已由春秋進入戰國時期了。父公因保衛詹國祖產而發動叛亂未成逃亡到蘇氏的溫邑,對詹姓宗族而言是位偉大的祖先作為讓後裔有地斯有財的活生存空間,偉大喇!

  少典氏第五十三代珠字輩黃帝第四十二代、詹姓第五代:父英公,母氏之子,字尚節(一云字世周,一云尚節,公元前六七五年,周惠王強奪取詹國土地,叔父因保衛詹國祖產而發動叛亂未成逃亡到蘇氏的溫邑,導致國建國四代116年(公元前791年至公元前675年。)而國結束,公世襲祖侯爵,指為姓(注一);妣尹氏(一云高平氏),生三子,長子國典(仕),次子國芳(仕),三子國茂。

  詹姓自文錄公,本姓姬,公京築城,公元前791年功賜詹侯,封爵授姓,故譜稱詹文侯,建立疆域南至於京,北達于燕,英公在公元前675年因胞弟父公保衛祖產而叛變結束襲爵國,建國四代116年(公元前791年至公元前675年。)英公之子公世襲祖侯爵,故指爵詹姓,以遺後裔!

(注一)公世襲祖侯爵(亦稱襲爵:繼承祖先官位或封號。也叫做「襲封」),指為姓:公世襲祖(祖指詹姓始祖宮文公)侯爵,指爵(爵宮文公公京築城,功錫爵詹侯為姓;詹姓三十一代子(子興三弟)撰詹氏序略摘要:吾族始祖,自周宣王庚午(應是庚戌見注一)封次子至弘為侯,邑安公至今,城存焉」。「我始祖至弘公本姓姬,受父宣王封為侯,五世孫公遂以祖爵為姓,此吾詹氏受姓之略也。」又同譜漢尚書郎李密拜撰氏世系敘略摘要:「而宣王靖封次子弘為安公侯,食邑于。又五傳,乃指祖爵為氏,姓之別自此始也。」宗支繁衍代有賢人出,迄今(公元2015)有2806年,普天下詹姓一家親!

  公襲封指祖讚:「金枝玉葉,服遠厚別,指爵為姓,以遺後裔,蟄墊螽斯,綿綿瓜瓞。」

  安徽新安廬源氏合修宗譜:指為姓公遺像贊曰:詹城嗣守,土姓攸同,榮君之命,播祖之功,昭茲來許,緬想高風。謹題。

詹姓第一代始祖宮文公五代祖禮公為玄孫是也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