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时下中医危机的一点认识

 崔健华 2012-08-06

对时下中医危机的一点认识

 
 
时下的中医,外受西医的强力挤压、摧残、异化,内有整体水平的败落及各种势力间的明争暗斗,可谓是危机四伏。中医复兴之路,不但漫长曲折,而且事实上在改革的方向这样根本的问题上,时下中医“高层”给出的答案去中医复兴之实质远矣。此外,在近些年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多少“专家”披挂上阵,甚至有骗子之流搅和其中,各种花草大开大放,极大地混乱和歪曲了人民对中医的认识,中医的真正意义湮没,各种谬说大行其是。中医如何复兴?中医的意义何在?以下笔者略述浅见。
中华文化,源于河洛,易经出世,得其法最善,老子现身,得其道最真。汉以前的中医就是在那样温厚的思想沃土中产生、发展并达到顶峰的。到东汉张仲景时,中医不但有精妙、彻底的哲学基础,而且有完善、健全的理论体系,只有当时的中医够格被称作学科,是为中医学,即中医之正法。仲圣所著《伤寒杂病论》标志着中医学完全成形并达到顶峰。汉朝之后,由于种种原因,一千八百年来不再有人识得中医学的全部真相。虽然历史潮流还是不断涌现出颇有智慧之士,但绝大多数还是只摸到了中医学的枝杈,主干仍未触及,即使稍触及主干,亦是局部。各自略得一二,即创“学派”,云整个中医学如何如何,这样的中医已然失去真正的系统,不够格称作中医学矣。而且,帮助了后学可为善绩,而各种片面、偏激甚至纰缪误导后学亦为祸不浅。不能不令人喟然长叹,多少有灵分之人将智慧和汗水投入中医,却不得究竟。近百年来,中土之地,遽然西风劲猛,直吹得人心迷乱。中西医结合搞得如火如荼,中医“现代化”也巧妙地骗取了政府长期的巨额投资,产生了不少冠冕堂皇实则不伦不类的成果,于中医疗效提高无补,于中医理论发掘南辕北辙,因此还败坏了中医声誉。面对大肆传扬的谬说,无论愚智都难以不被所惑。一些居心叵测之徒趁机大肆攻击中医学,中医普遍不佳的疗效又助长了他们的气焰,中医危机之严重可见矣。总总这些现象的原因,外部打击是次要的,归根到底,主要原因在于中医自身的衰败。
中医衰败的根本原因在于现在的中医界不识中医学的本来真相。中医的复兴简言之就是发掘出中医学的本来真相,“倒退”到仲圣时代的中医学。仲圣时代的中医学是以易经阴阳理论为基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用的思维是非线性思维。根据非线性思维的特性,中医学必然处处是全局观、整体观。西医学是以西方近现代科学为基础,而近现代科学根本上可以说是以逻辑学为基础,所用的思维是线性思维。根据线性思维的特性,西医必然死死钻入局部、矛盾等死胡同中不能自拔(非线性、线性思维限于篇幅在此文不详述)。据此可顺便再说一下中西医结合,非线性及线性思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产生的认识论及方法论可谓有天壤之别,中西医结合毫无独立的哲学基础,因此永远也不可能被视作独立的学科,从理论上就可以否定其存在的意义,实践上更毋庸赘言,诸位同道可以借此言而坚定对纯中医的决心,陷入中西医结合深渊的不幸者观此文或许能拔除浑噩。眼下的中医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本质上是相通的,因而也不可取。话转回来,重申一遍中医复兴,具体点说就是恢复以河洛易理为灵魂,三阴三阳为架构,升降圆运动为形式的古中医学。
再谈谈中医的意义。笔者认为中医首先是一门医学,以为病家除疾病,恢复健康为根本宗旨。由于中医非线性哲学基础的特殊优势,真正的中医能治未病,即在疾病未成形或未发展严重时,纠正人体阴阳的偏差,遏制不良势头。国人谈及中医治疗,所谓“中医是慢郎中”早已是口头禅,仲圣“一剂知,二剂已”的疗效濒临绝迹,甚至还默认了中医疗效不及西医。相当多数中医生亦如是。中医在这些中医生手里常常是西医的一种可有可无的辅助。近几年养生风气兴起,各路“专家”没有实才拿中医治病救人,转而就大谈特谈“中医天人合一思想”、“养生”等等,各路“专家”所述不但互相矛盾,而且自相矛盾之处亦为数不少,各种谬误更不可尽数。有部分谈“养生”的“专家”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不轻,诸君请擦亮双眼。他们一上电视,来挂号者多得甚至起了殴斗,而上电视前,没有疗效声誉低下。这种风气极大地误导并迷乱了相当多少老百姓,而且百姓们得不到什么切实的疗效后,最终会把嗔恨连带发到中医上,对中医的复兴有极大坏处。这点希望能引起当权政府的关注。真正的中医养生与中医治疗实际上没有本质区别,两者根本目的都在于调整人体阴阳的偏差,而且对于中医学来讲亚健康和疾病都是病,因此不管养生和治疗都必须应用辨证论治的根本原则,以个体特殊性为本。可以说普适的养生方法为数不多,只能根据季节及地理区域言其大概,其他的跟生活常识区别不大。由上,中医的意义必须回归到治病救人上,治病疗效差的中医生没资格谈养生,并且,中医时时刻刻都要避免没有认定着落的空谈,没有认定着落的谈论是纸上谈兵,贻害于事。中医真正意义的迷失从根本上归因于西方线性的价值观。在对金钱的孜孜汲汲的追逐中,人会不择手段。社会整体的混乱矛盾行为是可怕的。中医治疗的问题上,应秉疗效至上的原则。好的疗效,应定义为能以良好的质量、较短的时间从根本上恢复患者健康,让患者在较短时间后脱离药物,并且患者的疾病在尽可能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再次出现。各种无谓的争论务必废止,这类争论主要在于一些用药的偏好,所谓“有毒”,“相反相畏”及诸如此类的本本主义上。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中医学亦如是。中医学本来纯简,毫不驳杂,诸同道请放大心量,其道易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