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大学校长们的“毕业嘱咐”2012-08-06 08:54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汪金友
每年大学毕业生即将离校的时候,各大学的校长们都要在毕业典礼上深情致词。去年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根叔”的致词,曾经引起很大的反响。而今年大学校长们的“毕业嘱咐”,则更加精妙绝伦,语重心长。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的致词,带有明显的“名校腔”。他说:“一走出校门,你们将被高度关注。但‘系出名门’不等于成功,能够被认可才是关键。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打完小组赛,还有淘汰赛,问鼎冠军更是艰难!”其实,即便是北大毕业生,也未必“一出校门就被高度关注”。而要在各行各业“问鼎冠军”,更是难上加难。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刚上任不久,讲得也非常冷静:“清华人要赢得社会和他人的尊重,不在于你说什么,而在于你干什么;不在于你当什么,而在于你做出什么;更不在于你曾经拥有什么,而在于你付出了什么!”这话说得很对,人们不仅要看你手里拿的什么文凭,更要看你有什么样的创造和奉献。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今年在毕业典礼上重点讲了责任。他说:“责任是一种坚持,这种坚持需要你们一往无前的气魄;责任是一种砥砺,这种砥砺需要你们百折不挠的勇气;责任是一种担当,这种担当需要你们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责任更是一种情怀,这种情怀需要你们对于国家、民族、人民最最深切的爱。”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的毕业致词,被许多媒体转载。他的中心观点,就是祈求毕业生们,都能过“不负此生”的生活:“首先,我希望你们能过简朴的生活。其次,我希望你们能过高尚的生活。其三,我希望你们能过谦卑的生活。” 被学生们称作“根叔”的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今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词题为“远方”。他说:“人生的远方,不完全在于你能够挣多少钱,有多大的权,成多大的名。但你们却可以抵达心灵的远方,并把人文情怀、诚信互信和独立人格带到远方。”走向什么样的远方,取决于已经学到的知识,也取决于自己的理想和修养。 作者:汪金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