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业故事]女猪倌10年资产过亿

 翠柳 2012-08-06

一个包装打开市场两年赚了200万

上大学时,燕君芳经常拿着自己配的饲料免费提供给周边的农户,还挺受欢迎。但真正开了门市部卖饲料后,她发现,竞争的激烈程度远超她的想象。

她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打开销路。仅在当地,就有十几种品牌的饲料,而整个陕西省共有500多家饲料企业在抢市场。自己这个连包装都没有的毫不起眼的饲料,怎么和别人去竞争?

前思后想之下,她想到一个主意:在包装上做文章:用红色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她先后找到多家生产包装袋的厂家,可人家一听量太少,不挣钱,就拒绝了。没人给做包装袋,她自己买来红色防雨布,母亲帮着剪裁、缝制,自己往袋子上印刷。

这种包装袋不但醒目,而且还可以当手提袋使用,一投入市场,一下子就抓住了农户的眼球。

由于她的饲料

配料合理,猪吃了很容易吸收,很轻松就占领了市场。“几乎是一夜之间,杨凌的大街小巷很多都是提着这种袋子的人。几乎所有的养殖户都用我的饲料。”燕君芳的生意就这样起步了,她开始忙得不可开交。早上卖饲料,下午进原料,晚上生产,第二天接着卖。那时,她经常晚上一两点回家,早上五六点钟就起来,天天如此,却一点都不觉得累。

到了2001年,燕君芳用了仅仅两年时间,就赚了200万。就在一切看似顺风顺水的时候,一场巨大的危机突然袭来。

收不回饲料款帮卖猪催生养猪念头2001年刚过完春节,猪价开始暴跌,10块钱3斤,几乎所有的养猪户都赔了钱。猪卖不上价,不少农户就直接把猪拉过来抵作饲料款。燕君芳雇人把猪拉到猪市去卖。“那时猪价很便宜,根本挣不了钱,我就觉得只要能卖了就行,至于亏赚无所谓。”她说,那一年,自己亏掉了很多本钱。但是,在帮助农民卖猪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的猪卖得便宜,可别人有的猪看起来虽然又瘦又小,卖价却不低,销路还不错。打听后才知道,人家那是一种优良品种,而且是规模化养殖,成本又低,猪价还高。渐渐地,她冒出一个想法:为什么不自己养这种新品种的猪呢?这样一来饲料有了出路,二来规模化养殖还可以节省成本。燕君芳是个想到就干的人,她马上开始着手筹备养猪场。挺着大肚子冒雨盖猪舍世行贷款救了急建猪场,燕君芳又遇到了一件难事:钱。

就在这时,她听说母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要改造新校舍,原来的老房子要拆掉,她到学校去问过后被告知:要是你能在学校改造的时间前全部拆完,把垃圾清理掉,门窗、砖、瓦、木料全都归你。这下子乐坏了燕君芳,她马上就雇一些民工去拆房子。

从2002年7月一直到国庆节,几百间房子整整拆了三个月,燕君芳建猪舍用的一砖一瓦就这么积累着。当时已怀孕8个月的燕君芳,挺着大肚子和民工们一起整天冒雨干活,浑身浇得透湿。“那时脚经常泡在水里,冰凉冰凉的,回到家把脚往地上的瓷砖上一贴,觉得瓷砖都比脚热。”回忆起当初的情形,燕君芳至今记忆犹新。

猪舍盖好了,但买种猪的钱还没有着落。她东凑西借,甚至借过2分利的高利贷。她告诉债主:“还不上钱,我给你当保姆。”

那时,正好赶上世界银行的专家到杨凌考察,看到挺着大肚子的燕君芳还在拼命地忙碌,也许是看中了这股劲,后来给了燕君芳一笔世界银行的贷款。用这笔钱及其他借款、自有资金,燕君芳先后买来了1万多头种猪,从此开始了她的“猪倌”生涯。

2003年,燕君芳的猪场已经达到年出栏种猪1万头的规模。杨凌本香农业产业集团也宣告成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