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均线对操作行为影响的实质

 草叶子 2012-08-06

均线对操作行为影响的实质

热度 9已有 71 次阅读2012-8-6 10:17

被过滤广告

均线是群体行为的参照基准,是该均线周期内持股人的盈亏平衡点。均线支撑与压制作用的本质,是人们把均线位置的盈亏状况与此前位置比较,它反映的是人们保守的一面,制约着股价在一定时间内的运行空间。对于激进型投资者,主要研究K线组合情况,它反映的是股价短期变化情况。

股价从上方下探均线时,均线价格低于下探之前股价,产生惜售行为,这就是支撑原理;反之,从下方上攻均线时,均线价格高于上攻之前的股价,就带来获利盘与解套盘抛售冲动的合力,这就是均线的压制原理。如果市场出现极度兴奋或恐惧时,均线将不具备支撑与压制作用,人们的思维将形成惯性,即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认为趋势将延续下去,于是产生追涨杀跌行为,股价穿越均线向上突破或向下破位。多头排列的均线系统表明,抛盘压力主要来自于获利回吐,这种抛压取决于市场气氛以及主力资金对目标攻击位置高低。而大部分股票还存在前期的套牢盘,于是在上涨过程中就同时存在获利回吐与套牢盘解套的压力,尤其是在触及股价上方的压力均线时,意味着该周期的平均持股成本面临解套,从而带来抛压成为上涨阻力。

均线斜率:均线斜率越大,意味着持股人对均线所代表的趋势预期越强,从而形成的支撑或压制力度也就越大。反之,当均线走平时,走势倾向于更大的不确定性。关于股价与均线的确认关系,股价先行反应人们预期的变化,而人们的预期是基于消息所做的判断。在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股价进一步偏离均线之前,股价必然向原有均线靠拢,即均线对股价进行确认的过程,但如果主力有足够的理由继续攻击,股价将进一步引导均线的运动逐步扭转均线系统。 均线是进行趋势性扭转还是惯性前进从而制约股价的反向运动,取决于多空力量的对比。 均线发生扭转的直接因素可能是公司基本面的改变,市场状况的变化,主力参与等因素。

均线的聚拢是为进行下一次攻击做准备,是“吸”的动作,也就是集聚能量的过程;而均线开始发散则是攻击的开始,是“呼”的动作,即能量释放过程。而从发散到聚拢的转变,正是均线的扭转动作的中间步骤。 这里的关键是要判断能量的多空性质与聚集的程度,从而判断攻击的方向与幅度。能量大小源自股票自身的基本面,宏观环境,技术指标的偏离程度。 底部出现多线聚拢情况:下跌角度越陡,长期均线触底的滞后现象越严重。 二十日均线是比较可行的底部区域确认均线。

攻击速度与主要支撑或压制均线的关系:攻击速度越快,股价的支撑或压制均线越短,快速上攻的股价总是贴近5日均线上攻的,相反,如果股价波动是以半年线或年线为支撑就意味着攻击速度很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