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日常生活致敬

 淡看生活 2012-08-06

向日常生活致敬          作者:汪政

  • 前天去天津出差,入住在水上公园的一个宾馆,周围风景很好,但是却没什么商店,我口腔溃疡,平常喷点西瓜霜就解决问题,那天偏偏忘了带,而附近却没有一家药店。我对负责会议接待的林老师说了声,不一会,她就把药给我买来了,不但有西瓜霜,还有两瓶维生素。她说,口腔溃疡只喷西瓜霜不行,要另外补充维生素,否则还会复发。我说你会看病?她笑笑说,小毛小病的还行。

林老师年纪不大,自己是教授,先生是诗人,我以为这样的人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哪知后来聊聊,竟然是一个非常家常非常生活化的人。这让我有了许多的感慨。

我们的教育一直有一种忽视和轻视日常生活的倾向,在教育中也一直将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相脱离。日常生活一般是不会纳入到学生的学习内容的,学生的学习与他的日常生活是分离的,他只有学习的任务,而其日常生活则交给他人,交给父母去料理。在知识学习与养成教育中,日常的、世俗化的生活更加边缘化。未来、理想、职业、人才、贡献、杰出,包括财富、明星、时尚等等,在这些传统大词与流行的概念和价值观中,总是难以寻觅到日常生活的影子,嗅不到人间烟火味,看不到油盐酱醋茶的坛坛罐罐。

其实,从人类的延续与个体生命的保障来说,日常生活比什么都重要。因此,相应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建构起了丰富的知识、规范、趣味、伦理与精神。由于日常生活的无所不包,它涉及到了人们与这个世界的广泛联系。我们知道自己身体的秘密吗?如何使它更健康,更能给我们提供劳动的保障?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和安排与周围人群的关系,如何与亲人相处?我们知道食物来自哪里,它们又分别是在哪个季节与我们相遇,它们的性格如何?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又该如何应对?我们了解春夏秋冬,日月晨昏,了解节令的内容和地方的风土人情吗?我们该如何才不至于悖逆时日,违反了“规矩”?这些看起来确实平常,以至习焉不察,但从尊重人的生命,从以人为本的最基本的生命伦理来说,它又确实会给人全面的教益,是我们所必需的。

不要轻慢日常生活,一个热爱日常生活的人肯定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一个朴实勤劳的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一个聪慧灵动的人,一个能将生活提高到审美境界的人。这样的人并不少,比如我们熟知的苏东坡就是一个。这个中国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一生受到多次不公正的待遇,一会儿被发配到这儿,一会儿又被贬到那儿,但是都不能改变他对生活的态度,都不能减少他从生活中寻找乐趣,甚至创造生活的热情。即使身处穷乡僻壤,他也能从大自然,从当地的风土与人情中发现新的感觉,发现诗情画意。苏东坡的一生不仅给人们留下思想与文学遗产,还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花样,仅以东坡命名的菜就有多少啊!正是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使这位诗人能从容地面对命运的波折,叙写诗意的人生。

千万不要认为日常生活与精神无关,与形而上无关。一个真正懂得日常生活的人是能够从中发现思想,不断体会到精神的高度的。一花一世界,一木一天地,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与我们头顶上的星空始终交相辉映。这样的精神首先在于人道与人性,日常生活的世界首先是此岸性的,它关乎人的生命,关乎人的幸福。承认日常生活的意义就是表明人的肉身与感官享受的正当与合理,只有它,才是人幸福的确证。其次,日常生活是人类生活走向进步和科学的最直接而直观的证明。一些新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一些旧的生活方式淘汰了,一些文明的习惯养成了,而一些野蛮的行为被摒弃了,这就是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人类的日常生活史。而这样的改变是无数的认认真真生活的人们不断探索、尝试、学习、斗争和积累而得来的。因此,日常生活的另一种说法可以说就是文化。以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忽视的风俗来说,它就是传统文化重要的传承方式。由于风俗是建立在自然、生活、劳动与血缘的基础上的,在规范与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上具有坚实而隐秘的作用,是道德、生活习惯等等的集中体现。风俗的内容非常丰富,并且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众多可能冲突的学说都可以安居其间,比如儒、道、佛,以及其他民间宗教,它们都参与到文化传承与生活方式的构建中。总的来说,日常生活中的风俗习惯以生活的具体方式参与了民间价值体系和观念形态的培育、塑造、修复甚至重建,具有教育的功能。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仪规、礼俗实际上都是一些特殊的文化文本,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虽然五里不同语,十里不同风,但在一定区域与社群范围内,通行的礼俗作为外在的符号、工具、程序以及组织者的权威而具有强制性,会营造出特殊的氛围,而使参与者在哀伤、敬畏、狂欢与审美的不同情境中获得行为规范、道德训诫与心灵净化。

让我们向日常生活致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