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网游之感
文/编:谊之长玉

国庆长假已匆匆而过,朋友这几天你收获了什么?是外出游玩时的愉悦,还是温馨浪漫的回忆,或是网上游玩之惊喜?下面我谈一下自己这几天网游之感,以供大家一起分享。 以前除了爱网,我从未去过其它网站,后来我为觅一位知心好友的足迹,偶然间发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我的视线,于是我忍不住驻足潜水静观。国庆前夕,我突然心血来潮,踏入这块神奇的宝地,其实我的本意是为陪一位知心好友才注册的。乍到一个新环境,大家彼此都显得很陌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才能互相了解,我早已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那天我发完几个评论后,就大胆将自己以前的词《【十六字令】· 竹莲》发上去了,为了使大家能够更准确理解把握词的本意,我就在后面加了一条备注(注:竹莲之内涵见《致翠竹》。),然后我又在一楼评论栏内将现代诗《致翠竹》贴了进去。非常荣幸的是得到两位版主和一位总版主的热情欢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伊露版主的评论。 附伊露版主的评论: 长玉引十六字令,虽是风华,但是,未能出新意,若能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写,凭你现在的功底,定成佳作。 以前在论坛里也读到很多十六字令……关键在于立意与情绪的表达,一种情感的张力,能把作品带到一个新的高度。你的现代诗,表述得更有情意些…… 个人浅见,见笑了。问好。节日快乐
我的回复如下: 非常感谢伊露版主的直言不讳。能得此良言,乃长玉之荣幸,并在此深表感谢。 长玉的填词只是刚刚起步,最期盼的就是象伊露版主这样的高人指点与赐教。 只有听到不同意见与心声,才能有助提高。 期待更多老师的批评与指正。
我深知那里都是一些精研古诗和铸词高手云集之地,他们的古文功底相当深厚,自己深感水平之浅薄,更显得附庸风雅。于是,就去他们的散文区,发了第一篇散文《怀念婆婆》,我收到了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竟然得到两位版主的抬爱,先是得到烟霞版主的热情欢迎与鼓励并为我加精,接着又得到伊露版主的感动与赞赏并在加精的基础上又为我加钻。于是,我的兴趣更浓了,情绪更高了,胆子也更大了。当我的每二篇散文《月圆之夜话情缘 》再次感动了这两位版主,因此我更加自信了。但当我将第三篇《觅奇赏景,聆听天籁之音—云台山记游 》发出去后,却得到了伊露版主的这样的评论: 景美情浓……甚羡! 就本文笔力来看,还差点火候,看看蓝色雨姐姐写的《九寨之旅》,或看看余秋雨的散文 《文化苦旅》……你的文风一定会灵动厚实起来…… 问好长玉姐姐,小弟一点个见,请姐姐勿怪。 再看一下莲心美妹的评论: 呵呵,伊露是内行看门道,我是外行看热闹哈,只是觉得对云台山的奇山妙水描写得不够具体。莲心浅见,姐姐莫怪!
还有我的那篇《一次精彩的洗礼》,伊露版主的评论是: 长玉姐此文写景抒情,就立意而言,渗透人生感悟,就描写技法来看,还是欠功力的,记得以前我看过一本书《名家写景散文集》,好像是84年出版的。看长玉姐写景的过渡,觉得有些局促。文章收得也太匆忙。 但我想提出一个个人认为您这篇文章致命之处,也就是题目。感觉题目不是很妥贴。。。用《洗礼》二字,也许会好些。。。我个人觉得题目上的定语,读起来,总是有些别扭。 个见,长玉姐勿怪。问好 他曾告诉我说:“我喜欢你那种朴实的文风,情真意浓,十分耐品。”
以下是我的真诚回复: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由衷感谢伊露版主的直言不讳,我非常喜欢这样的点评。本人特喜爱文学,因才疏学浅,只能边学边练,只有广泛听取不同的心声和意见,才能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真正的朋友就应该象伊露版主这样勇于直言。 虽然我进这个论坛没几天,但我深切感觉到家庭的温暖和人间最珍贵的真情,更应感谢伊露版主和莲心美妹,深入透彻的分析与明确的指点。只有从中找出差距,发现不足,总结经验,才能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说句实在的话,有时自己写出的东西却不知如何去修改。 正所谓:“一千个观众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篇作品,由于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审美的观点不同,所产生的见解和感受就不同,真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有广泛听取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才能更好的改进和创新,才能有所提高。 通过这几天与伊露版主的真诚交流与心灵沟通,我的感触很深。我认为诗语正缺少的就是这种氛围,身为版主的我更感自己的工作有许多不足与失误之处。我将自己这几天的真实感受展现出来,就是想听听不同的心声与良好建议,如何改进我们今后的工作,敬请各位朋友在此献计献策。为了诗语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灿烂、更加温馨,也为了将我们的家园装扮的更精彩,真诚希望大家能与我一起认真思考,并肩携手共同努力。 【作于2007年10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