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全文

 老玩童 2012-08-07
         西子湖畔雷峰塔,最是让人难忘。
  雷峰塔,为是在人间天堂,首先便让人想象到江南的细腻与明秀。紧接着,便是那个人人尽知的传说,相较于“西湖美景三月天”,这个传说一样泛出美丽。在很多人心里,不论熟悉与否,雷峰塔代表的就是一种民间的想象。若说人牵挂的是西湖的美、雷峰塔的美,倒不如说醉心的是存在于民间的想象的魅力。
  把雷峰塔与倒掉联系在一起,最先便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论雷峰塔的倒掉》。得益于当年对鲁迅先生的看重,大多数现在工作着的人们,早先在初中阶段,都还曾学习过这篇优秀的战斗杂文。从那篇文章里学到的,已经不再是美好,而是罪恶:先生带给人们的,也不再是专对美的享受,而更多的是对丑恶的憎恨。雷峰塔,抛开传统的认识,在这里代表的已经是封建的压迫,是人心的罪与恶!
  先生的文章总是传给人以深刻思想。自从学过那篇文章以后,便习惯于将巨大的不合理的却长时间存在的压迫暗暗比作雷峰塔了,而对于压迫的反抗,便自然地是“雷峰塔的倒掉”。
  当然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多年来,人世浮沉生活挣扎下,早少了文学浪漫的想象,不再动辄叫嚣起压迫与被压迫,习惯于承受,忘记反抗;而关于雷峰塔的故事也早被封存起来,遗忘到记忆的角落。
  
  时光流过,人心已改。
  却经历过多年的静默,突然地又想起来雷峰塔的故事来!所不同的是,这回雷峰塔又有了新的指向。这一回,压迫者是盘旋在人们头顶上已经数年的高高房价,而被压迫者,则是一直苦苦忍耐、幻想着有朝能够有所变化的普通民众。当然,最主要地,自己也算是被压迫者中的一位。
  却原来苦中可以作乐,逼迫到异常也可以生出来想象。想象之中,这房价可不就是代表着强大力量的罪恶的雷峰塔,牢牢坚固,永恒不变。而被这雷峰塔所镇压着的,不就是千万普通的大众?虽有着反抗,却始终被镇压着,仿佛五行山,需五百年后才有人来挪动。
  这一回,雷峰塔下压着的,不再是白娘子,也不再是下位的被统治者,而是屈辱的民生。
  细数一下作为房地产开发与投资的“法海”们的罪恶,却真是恶贯满盈无恶不作。
  “房奴”一词,已可彰示。高高在上的房价,让全国人民学起赛跑,紧跟在它的后面,跑啊跑,领略“生命不止,运动不息”的意义。房子成为横哽在众多年轻人眼前的最大的幸福障碍物。因为难能,所以可贵,为此,房子成为众多年轻人唯一的追求,要在自己生活的城市拥有一个小小的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样才算是自己的真正的成功。可只此一念,又让这些年轻人失去了多少?为了房子,牺牲的是青春、岁月、幸福、健康、自由以及良好的发展的机遇。。。。。。不仅仅是物质,房子更像是一个异化的魔鬼,让年轻人摆脱不开,在它的纠缠与控制之下,失去了自己的美好的感觉、生活的微笑,甚至是完整的灵魂。此外,房子又何止是简单地影响与剥削了年轻人自己,还在扭曲他们灵魂的同时,影响了年轻人的家人、亲友等等,扭曲了应该有的代际的关系,让年轻人空负上啃老的罪名。
  “房奴”已然如此,而况这个社会上还有更多的人,想要成为“房奴”也不可得的。面对着高高的房价,但是动辄几十万的首付便已让月光一族的年轻人兴叹,又何能让自己成为房子的主人、事实上的奴隶呢?房子在带给大多数人绝望的同时,又异化成了身份与成功的象征:转变成这个社会不平等的最直接外显。有没有房子?有着何处的房子?什么样的房子?多少房产?不言自明地显现了这个社会的公平的缺失。不在乎金钱的多少,只看房子就可以看得出社会的分层来。无数的普通人等,辛苦勤劳,却房子想也不敢或想,而与此鲜明对比的是,到处的房子,却都是有着自己的主人的。“试问满城之房子,尽是谁家之所有!”
  呜呼,房子的问题,成了压迫的动力,反抗又在哪里?虽然始终有人哀吟,而房奴国际歌也已唱响日久,但其结果呢?房价不在反抗中落下,反在抗议中高涨!
  如今,终于有了天翻地覆的可能,有了房地产危机的示警,也有了不少城市房价的回归。总算是,压在人民的头上的雷峰塔即将倾倒!
  对于这个消息,我们也如先生那样“欣闻雷峰塔倒下”。对于那样时时盘剥着民众的房地产开发商以及趁火打劫的投资者们,总算是要受到资本的毒瘤的反噬。套用先生的经典的评语,那就是:
  活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