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西“合璧”还是“何必”

 金匠尚玉 2012-08-07

中西“合璧”还是“何必”

标签中西合璧  美术评论  2012-07-07 00:20

中西“合璧”还是“何必”

于 龙  

听到了很多的一句话“中西合璧”,也看到了一些相应的合璧作品。还动辄会听人说:“某某人中西合璧做得很好”。初听此话觉得极其有道理,各种羊牌子的油画的颜料在中国画家手上,已经被画成了它们在西方姥姥家不同的画。好像那画里面还似乎能看出八大山人的用笔,和扬州八怪的身影种种。其实细品一下,说此话的人,有一大部分,别有一番心意。说别人中西合璧了,势必是看出来人家的“西和中”,势必要了解西也得深知中才能做到,着实可以炫一下自己是中西艺术内行。而且被人说中西合璧的人也偷着乐,因为终究是被人肯定了的,这总是一桩美事。俗话说“溜须总比骂人好,官不打送礼的”。说自己中西合璧可以掩饰西没有学好的地方,也可以回避中里面的苦心修炼的过程,一句中西合璧一言以蔽之很多。看到其作品中的瑕疵想说两句的,还真不敢开口,因为是很少有人能够通晓中西,说不好却万一露出破绽,反遭一顿鸡蛋。

“合璧”要有新意才美,而不能是皇帝新装,大牌子唬人。不要误解,我不是说“中西合璧”全唬人欺世,只是针对那些中西都不甚了解的并无新意的造作“合璧”之作,确实是“光屁股”作品,大家不可盲目拍手。看看可以,万不可效仿或引为规范,否则那就是误人误国。

应该看到有时错误本质原因是利润,不要把艺术家弄成玩呼啦圈的,在市场名利中随波逐浪。尤其是美术界,如今很少能看到劝人向善、有助人伦的作品了,到处是名利与浮躁之气。再看看法国古典画家,他们很多都去意大利学习过,美术史上似乎没有提过法意合璧吧!较这个针儿,也许是无事生非,鸡蛋里挑骨头,人家不就是说一下大家乐的话吗?但是,要知道学习就是学习,借鉴就是借鉴。搞口号会误人,弄得心神不宁,学习也不虔诚,不会走路就想跳高,既不虚心向国外学习,祖宗的东西也要丢掉。

吴冠中老先生说过中西合璧,其核心是创新,而“中西合璧”是一种创新的方法,老先生的也提出“笔墨等于零”正是说明了他并非要大力推行中西合璧。连他本人也反复强调,不想重复自己否则作品就没有意义,是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的另一种表达。而我们拿起“合璧”当令箭,就无异于学人家杜尚把小便器改大便池子。其实早就有西学为体,中学为用一说,也早就有人指出其中的语病。然而,今天又把它拿出来翻新一下,其用心何为,路人可知。从字面上说合璧一词,原本指一块玉璧由于某种原因分成两块,有时可以作为一种信物,后合在一起成为一种凭证。中西本就不是一块玉还谈什么合璧。了解西方美术应知道古希腊与罗马是西方艺术源头,了解中国美术应知道中国美术与国学儒释道的渊源。雅典娜拿着玉佩与孔圣人认亲,岂不荒唐至极。

中西有必要合璧吗?有必要非得在油画里面把国画的东西往里面揉吗?或者把国画画地跟写实油画似的?我们看看,我们家的国画继承的如何?创新是否要继承,继承都做不到,创新是给谁创的,是胡创。中国人能画出外国的画吗,尽管我们用的材料和工具都是外国的,但是画家的心是中国心,那么他的画也决对是中国画,看看徐悲鸿的油画《愚公移山》与《田横五百士》,虽然当时技术还不很成熟,但是画的气韵是属于中国那个年代的,画的精神是属于中国那个岁月的。说其是“合璧”不如说是“拿来”。

当代的中国艺术观念满天飞舞,但实实在在属于中国的,利于中国的却少之又少,往往被人利用,成为反我文化,毁我文明的“乌龙球”。从音乐、媒体到视觉艺术百丑齐出,不堪入耳,不堪入目,对这乌龙球的喝彩声我们的艺术家还不感到脸红吗?大家都明白原色的纯是间色无法比拟的,尽管有的间色可以调的很漂亮,但是这样的色很多,原色终究只有三种。奉劝整天想“合璧”的艺术家,“合璧”之路绝非坦途,想走捷径结果更是绕了远路。做个不恰当的比喻,中西合璧好比是梁山的招安,当你想到合璧这个口号之时,就已经注定失败了。中国的文化是世界最为长远的,但是现在马上就要断送于现在的老中青三代中国人手中。深入研究中国文化传续中国的文化,吸取西方有用的文化转入中国文化体系。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被合璧掉。

谈到这里,肯定会伤及有很多画家。有的画家就是反感传统的束缚才大胆尝试变法的。这样说来岂不是都错了,都成了破坏传统文化的罪人了?其实绝不然,变法与突破传统并没有破坏民族的文化,突破前人还是对前人的继承才突破,这种突破其实就是继承。但是如果没有突破前人,而是完全异化,这是绝对错误的。不妨看看,印象派的产生源头,那是古典主义,后期的凡高也没有离开西方艺术发展的脉络。扬州八怪的风格特立独行,但是他们的怪诞没有离开中国文化的风骨。离开了民族文化脉络的作品,最终会被文化的历史所遗弃,应该相信没有超前只有永恒。

我们需要的不是“合璧”而是“复兴”。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十年浩劫中毁灭殆尽,现在人对于中国古典传统,严重地说甚至到了一无所知的地步。谈及中西合璧,现在的“中”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而“西”更是不可能真正了解,合璧是不可能的。文物古董的暴涨,艺术品的市场的火热说明人们渴望艺术,渴望文化,包括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更适合我们的文化是我们的自己的文化,去找寻我们的丢弃的东西,那是真正属于我们的,也是属于世界的。可是,我们现在的时空已经转化了,比如我们已经习惯在电脑前面写文章,不可能再拿起毛笔写字。虽然如此,但是我们也要知道、了解、崇拜中国的笔墨精神,要有可以研究笔墨的空间,要给传统以活路。中国画的笔墨神韵意境等等,有很多人引之用于油画的创造,但这不是中西的合璧,准确说是继承,是对民族传统的认祖归宗。对西方文化也应该虔诚,西方文化同样博大精深,有着很多的营养。但她的发展是在西方的宗教与人文的环境下发展形成,没有西方的文化水土的滋养,不可能轻易拿来。抱着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傲慢更不可能理解西方的艺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不属于任何人,我们没有资格凭此而自傲。学习首先要尊重老师,对老师的尊重并不影响自己父母祖宗的姓氏。

最后,任何国家的艺术都应该有自己的民族性文化。而中国较为特殊,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主动自我放弃民族文化的国家。中西合璧以此说来也是进步,但这还不够,要在艺术的各个角落提出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我们的画和艺术品才能真正完成艺术的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否则我国的艺术在传统文化真正复兴之前将没有希望,不可能发展出任何艺术高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