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大秘密揭开“好奇”号面纱 并非去找火星人【高清视频】

 李灏 2012-08-07



"好奇”号登陆火星全程模拟


五大秘密揭开“好奇”号面纱 并非去找火星人【高清视频】 - 纽约文摘 - 纽约文摘
“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着陆后传回的图像 图片来源:山东商报

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器“好奇”号日前着陆火星表面。《华盛顿邮报》刊登报道称,这是一场花费了数百亿美元的 “大型比赛”,可能让科学家们获知火星上是否有可供生命存活的条件。《华盛顿邮报》还列出了5个不为人知的有关“好奇”号的秘密。

A 终极任务 不是寻找火星人

对于这个问题,答案是否定的。“好奇”号的任务不是寻找生活在火星上的动物或昆虫,而是研究火星上是否有可供生命发展的碳化合物。同时,“好奇”号还会寻找可能存在的生命遗迹。

此前,“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针对大片的火星表面,希望能寻找到水,相比之下,“好奇”号携带了一整套完整的化学实验室,其中包括X射线扫描仪、高精度激光仪等,欲对火星岩石成分进行现场分析,寻找有机分子的存在。

B 延续使命 首次探索曾受挫

1976年,美国发射的 “海盗一号”和“海盗二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这也是人类发射的探测器首次登陆火星。这两个火星探测器的任务是确认火星是否适合生命生存,但最终的答案是不适合。

“海盗一号”和“海盗二号”都降落在了寒冷、荒芜的平原上,都没有找到有机物。 “没有有机物就没有生命”的论调被很多人认可,但后来的实验表明,由两个“海盗号”带回的火星土壤样本中有令人惊喜的发现。

C 充满期待 36年后重拾研究

“海盗”号的成果令人着迷,但美国宇航局一度表明,他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和合适的设备来充分研究火星上的生命或生命组成元素。数十年来,寻找外太空生命的光辉目标已经逐渐褪色,但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一系列新发现又重新点燃了人们的兴趣。

人们辗转数年发现,NASA曾经的一纸新闻稿的结论还在生效:“有机模块的生命形式可能一直存在于火星上,只是未被发现而已。”那么,请期待“好奇”号的成果,据称它的灵敏度是此前火星轨道器的100倍到1000倍。

D 着陆地点 便于寻找有机物

火星上是否曾经有水存在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解答,先前火星探测器发回的图片已经显示出干涸的河床、三角洲和水流痕迹。“好奇”号这次的目标不是找水,而是寻找以碳为基础的有机物。

“好奇”号着陆点预定在火星盖尔陨坑中心的山脚下。盖尔陨坑中心山丘的层状物含黏土和硫酸,着陆点周围存在沉积物形成的冲积扇,这些物质和地貌的形成都与水有关。

E 超级机器 “好奇”号自己会思考

过去的火星车会自行绕开挡路的岩石或避开陡峭的坡路。但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一些工作人员说,“好奇”号拥有初步的“思考”能力,类似于机器人。

“好奇”号并非是人工智能的产物,但它能够用一种新的方式收集数据并作出决定。工作人员称,尽管他们知道“好奇”号会采取什么动作,但他们并不一定清楚它是如何作出这样的决定的。 “好奇”号不会调皮捣蛋,但它可能会给科研人员提供一些决策上的惊喜。


展望未来 载人计划铺下垫脚石 人类10年内或登上火星

“好奇”号火星车6日成功登陆火星。美国航天局“好奇”号项目飞行主管托斯滕·左恩日前在接受访问时表示,对于全人类来说,“好奇”号登陆火星意义重大,它将帮助人类拓展登月之后登陆另一星球的能力,是未来载人火星计划的垫脚石。

左恩说,“好奇”号将为人类实现未来载人火星任务铺设道路。“目前,不少美国人表示志愿前往火星,就连我也想去,不过,科学家需要确保这是一个往返旅行,往返比单程的技术要求更高。”

在谈到与以往火星探测任务的不同时,左恩介绍说,此次“好奇”号在火星的登陆点面积比之前小很多;另外一个重要变化是,它配备了降落成像仪,可以捕捉到整个下降过程,这也是以前任务中没有的,这“非常酷”;此外,尽管悬吊着陆并非新想法,但这是首次将这种理念应用在飞行器上。

按照“好奇”号项目技术工程师斯特茨内尔的说法,人类可能10年内登上火星。他本月初接受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我们有意愿,如果它够重要,我想说,我们可能10年内到达那里。把人类送上火星并非无法做到。它只是很困难、代价高。如果全球有足够的资源和意愿,我们能做到。”

社交明星“好奇” 全球粉丝超20万 “织围脖”、晒靓照、玩互动

前往红色行星的路上,“好奇”号火星车忙得不亦乐乎:在推特网站上“织围脖”、在脸谱网站上晒靓照、在YouTube网站上传视频、甚至邀请“粉丝”到控制中心“打酱油”……被美国航天局以女性相称的“好奇”号已是网络当红的“社交明星”。

“好奇”号在推特上的“粉丝”数量不断增长,目前已吸引超过20万全球关注者。“着陆后,我可以往家打电话”、“我感觉到了火星引力”、“我现在健康状况良好”……美国航天局负责社交媒体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以“好奇”号的名义及时发送类似的推特。

在YouTube网站,介绍火星登陆面临挑战的视频短片就像好莱坞电影的预告片,这部名为"好奇’号的恐怖7分钟”的短片自上传以来观看次数已超过110万次。美国航天局还首次在全美多中心联合举办社交活动,邀请“好奇”号在各社交网站上的部分“粉丝”前往喷气推进实验室与科学家交流,甚至在媒体区现场直击控制中心人员等待确认着陆信号的场景。

中国渊源 华裔女孩命名 火星首现中文

“好奇”号是由来自堪萨斯州的华裔女孩马天琪命名的。在2009年举办的火星探测器命名征文比赛中,马天琪的文章从9000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当年6月8日,12岁的她首次受邀来到NASA位于加州的喷射推进实验室,在火星车上写下“Curiosity”(好奇)并签名“Clara Ma、马天琪”。火星上也将因此首次出现中文姓名。

马天琪的父亲马喜庆和太太曹力生毕业于清华大学,上世纪90年代来到美国,目前的职业是工程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