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运复兴大国只是黄粱一梦

 渔翁很快乐 2012-08-08
BWCHINESE中文网 作者:长江商学院原高级案例研究员 罗天昊 2012-08-08 星期三

长江商学院原高级案例研究员罗天昊撰文认为,伦敦奥运这被看做全世界最华丽的派对背后,真实的世界残酷而荒凉。奥运兴国,或许只是黄粱一梦,是一种错觉。国家的兴亡,需要的不只是运动式的小智慧与投机。

长江商学院原高级案例研究员罗天昊撰文认为,伦敦奥运这被看做全世界最华丽的派对背后,真实的世界残酷而荒凉。奥运兴国,或许只是黄粱一梦,是一种错觉。国家的兴亡,需要的不只是运动式的小智慧与投机。

伦敦奥运,举世关注。而在这被看做全世界最华丽的派对背后,真实的世界残酷而荒凉。

作为举办国的英国,近年来经济一直徘徊不前,金融危机中更是重灾区。

或者只是偶然?

2004年伦敦奥运会之前的举办国希腊,几乎到了国家破产的险境,奥运之后的几年,希腊一直动荡不安,示威此起彼伏。

令人唏嘘的是,作为上届奥运会的主办国,希腊在申办2004年奥运会时,曾对奥运寄托厚望,希望能够通过雅典奥运会,重振繁荣,再现希腊光荣时代。不意希腊在本次世界金融危机之中,竟成为欧洲动乱的发源地。

其实,奥运兴国本来就是一种错觉。

曾经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1964年的广岛奥运会与1988年的汉城运动会,促使了日本与韩国的腾飞。仅从时间上看,确有几分道理。但是,奥运与国家的兴盛,似乎有点因果倒置。

日本的经济的高速增长期,起自1954年,止于1974年,持续了20年左右的繁荣,经济平均增长超过10%,广岛奥运会之时,日本已经步入期黄金时期。至1964年,日本已经成为美、苏、英、法、之后的世界第五经济大国,70年代更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而奥运会,更象是繁荣之后的见证,而非繁荣的策源。

同样,韩国的经济腾飞,起于60年代,止于90年代,近30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00倍,被誉为“汉江奇迹”,至1988年举办汉城奥运会时,韩国已经崛起为东亚强国。

日本与韩国举办奥运会,更象是处于黄金时代的颠峰期,在国势蒸蒸日上之际,所加的最后一剂可乐,是国家兴盛的表象而非原因。

更值得注意的是,奥运会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非常有限。人们往往夸大了奥运会对于日本和韩国经济的推动作用。而实际上,任何一种“运动式”的经济,都只能使局部和短期获利。

而全面、持续的繁荣,则需要具有远见的整体发展方略。日本与韩国的经济腾飞,从根本上说,得宜于两大根本性策略。

以日本为例,其一是美国主导下的全面社会创新,为日本的文化开放创新建立了良好基础;其二是,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刻的改革。如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出口,鼓励创新,提高国民收入等。

希腊在奥运仅四年之后,反显衰败之象。足见“奥运兴国”的虚妄。希腊骚乱的背后,体现了其在社会与经济领域的深刻危机。

在社会领域,希腊长期没有解决腐败和高福利问题,亦未实现有效的治理。曾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兴盛一时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并未彻底清除,一旦遭遇经济和社会危机,即被唤醒。

此外,希腊虽然属于最高的欧盟成员国,但是经济实力与主要欧洲国家相差比较大,虽然人均GDP达到17000欧元,但是由于贫富分化严重,民众实际收入很低,社会矛盾尖锐,阶层对立严重,而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25岁以下人群月收入只有7000元,年轻人普遍对未来失去信心。

实际上,在希腊之前,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和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不仅没有给当时的第三帝国和前苏联带来兴盛,更在十年后见证了它们的灭亡。

奥运兴国,或许只是黄粱一梦。

过往的希腊,对于像英国这些不思创新调整,妄图通过奥运会等一些大规模的面子工程提振英国国民信心的国家,均是如此。

国家的兴亡,需要的不是运动式的小智慧与投机,而是具有远见的治国方略。

作者介绍,罗天昊 致力于国家与城市竞争战略研究 著有《大国诸城》。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网站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传递信息。

责任编辑:Ken Sta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