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金有价玉无价

 浪潮之巅 2012-08-08
 中国人喜欢玉在全世界各民族里很有代表性,连带到中国附近的几个国家和地区都对玉情有独钟。在亚洲之外,类似的情况只有美洲印第安人的历史中也存在。有专家把这种情况视为印第安文化与中华文明有着渊源关系的一个证明。此为题外话,暂且不说。
本文想说一下中国人与西方人对待珠宝类高价值物品的不同态度。
与中国人喜欢玉石相对应的是,以印度、阿拉伯以及欧洲等其他民族更喜欢宝石,例如红宝石、蓝宝石、钻石。玉石同宝石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宝石纯净度更高,尤其以钻石为代表,纯净度基本上是其价值的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含有杂质的钻石与最纯净的钻石在市场价值上有较大的差距。由于有纯净度这样一个标准,宝石类珠宝的价值衡量也就比较容易,一般来说,个体体积越大,价值就越高。这个特点很符合商品批量生产的标准化的要求。
而玉石大多含有杂质,并且中国人也不太在乎玉石杂质的存在。即使最为讲究的羊脂玉也很少因为其杂质的存在而影响其价值,甚至反而增加它的价值。中国有很多传世的玉雕,都充分利用了整块玉石上某些杂质部分,构成一个精巧的造型和创意,从而成为精品。所以,玉石不能简单用体积大小来衡量其价值。
注重纯净度的宝石一般只有很简单的加工,例如切割、打磨,造型比较规则,成品的效果是熠熠闪光,引人注目。这种加工技术主要体现的宝石本身的质量和加工工艺水平。而玉石的加工非常复杂,早期玉石加工还有比较多的切割,越到后期,切割越少,主要工艺手段是雕刻,体现加工者的构思、造型和图案,玉石本身的质量和加工手段隐到了后面,文化诉求凸现在最前面。因此,中国的玉石加工对于规则的几何造型的要求并不突出。玉石的鉴定和价值也呈现出因人而异的复杂状况。一件玉石作品并不追求引人注目,而是体现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关系。
在市场上,宝石类产品容易定价,定完了价也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宝石商品的价值也不太会有太大波动。相反,玉石类产品定价的水分就很大,因各人的喜好程度不同,对一块玉石作品的审美评价和价值判断也会拉开距离,所以,中国传统的玉石生意往往不明码标价,讨价还价成为收藏活动的重要内容。
黄金既是一种值钱的贵金属,也是一种艺术品的材料,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地都一样,人们保有黄金主要是为了保值,艺术享受往往退居其次。黄金及其饰品、艺术品的价值也比较容易衡量,相反,中国的玉石及其雕刻产品在其商业价值的判断上就更多地附着了文化和道德的因素。虽然玉石评价体系的多样化、复杂化、非标准化给玉石的价值判断带来较大的随意性,但是,大多数中国人都把这种随意性、不确定性当作一种乐趣,因为,它体现了生活的某些本来真实的面目。
钻石、黄金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远离生活的理想,钻石配新娘,是希望新娘像钻石一样纯洁、坚贞、至死不渝,虽然实际情况往往不是这样,然而,人们的理想并不会因为现实而改变。欣赏玉石基本上是直接面对现实,然后在现实中发现值得我们欣赏和拥有的美好。因为,中国人很容易就能理解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在现实中不会存在尽善尽美的理想状态。钻石、宝石大多只是看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玉石是用来把玩的,与人的各种感官是没有距离的。钻石、宝石独立于人们的生活之外,而玉石融入到人的生活之中。中国人大多都知道玉石越佩戴长久越温润的道理,在玉石的新旧程度上,往往是旧的更吸引人。中国有所谓“养玉”一说,从来没有听说外国人讲究“养钻石”的。钻石、宝石、黄金注重的都是恒久不变的价值,但玉石注重的是人们生活的体验。
所以,黄金有价玉无价,除了是一种商业态度外,也是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