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二十一、选修二海洋地理
考点1:海洋和海岸带(这一部分的内容包括海底地形,“海-汽”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海水运动的成因及其作用,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使学生对海洋自然地理环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能理解海洋自然地理时空分布规律及成因;) 1.(2011
第(2)题,海水温度的异常包括海水温度升高与降低两个方面,其对气候的影响可参照暖流与寒流对气候的影响来回答。 2.(2012四川卷高考文综36. (36分))图10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11为东南海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5)(8分)
(6)(6分) 差异:乙岛3月平均气温低于9月平均气温(2分)。 [解析] 第(6)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此题采用逆向思维分析比较好,乙岛四周都是海洋,受海洋影响大,春季增温慢,秋季降温慢,所以该岛3月平均气温比9月平均气温低。 2.(2011上海卷地理,42—43)读伊比里亚半岛示意图,回答问题。 盐度差异: 表层流向: 【答案】地中海海水盐度高,密度大,大西洋海水盐度较小,密度小;表层海水自大西洋流向地中海(或自西向东) (2)自然界中洋流的形成往往受综合因素的影响。根据洋流形成的主导因素说明,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什么因素对C海峡洋流产生影响?(2分) 【答案】冬季受西风带影响,C海峡密度流会受到风海流的叠加作用影响 【解析】以上2个小题考查直布罗陀海峡密度流的流向、成因以及风向对密度流的叠加作用。
A. ①处该船逆水上行 C. ③地河流正值丰水期 【答案】C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洋流、气候、自然带等知识。从题中可知船只此时驶向大西洋,所以在①处顺马达加斯加暖流,②处地处西风带,风大浪急;③处是地中海气候 且正 值南半球冬季,所以是雨季,河流为丰水期。④地位于南回归线大陆西岸,是热带沙漠气候。 图2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A. 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 C. 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 【答案】A 【解析】本 题综合考查洋流有关知识以及自然带分布规律。甲地位于南美洲东岸,巴西暖流经过,与甲地所在大洋同纬度对岸的非洲西海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暖流经过海区温度高,蒸发强,盐度高。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于今年4月14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金砖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南非和巴西五个成员国。 【答案】航线A:理由是:A航线航程较短;可顺洋流航行,节省航行时间。 航线B:理由是:B航线不用支付经过巴拿马的通行费用;船舶的装载量不受限制 【解析】通过对海运的线路选择,考查洋流的影响等知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不大。 考点2:海洋开发(这一部分的内容包括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及现状,海洋能资源的特点及开发前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主要是使学生了解主要海洋资源的特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前景和主要方式等,以及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和对策;) 6.(2011
【答案】(1)由沿海向外海递减 (2)营养盐 (3)③ (4)威胁海洋生物生存;破坏海域生态环境 【解析】第(1)题,采集、整理、归纳图表信息,根据图22初级生产力等值线分布图可知 考点3: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这一部分的内容包括风暴潮、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海洋污染对海洋环境的危害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一是要使学生了解海洋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和应对措施,二是要使学生了解海洋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危害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7.(2011四川文综,39) 材料三
(3)请在答题卡数码代号的横线上,回答图12相应数码框中的内容,显示燃烧化石能源对 人体健康危害的过程,以反映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6分)图12 材料四:亚马孙河河口位置图(图13)。 原因。(6分) (5)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8分) 【答案】(3)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2分);②酸化(2分);③呼吸(2分) (4)河口为三角形(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2分);河口受东北信风(或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2分);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2分)。 (5)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热力差异显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2分);纬度低,热带气旋活动频繁(2分);滨海地区昼夜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昼夜更替的风(或海陆风)(2分); 下垫面平坦(海面平滑),阻力(摩擦力)小(2分),对风力削弱作用小。因此风能资源丰富。 【解析】第(3)题,根据箭头提示回答即可;第(4)题,河口潮汐潮位高与河口形状、盛行风、河流径流的顶托等有关;第(5)题,分析风能资源丰富,需要从“有什么风”和“为什么风大”两方面分析,解答时注意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风,既有季风、台风,还有每天的海陆风。 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图12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8~9题。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答案】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与分析。学生可以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分布情况,结合实习中观察的情况可以得知溪谷的坡度和溪流堆积物的粒径大小,溪谷的水深和流速也可以测量,但是溪谷的蒸发量和台风的降雨量需要 9.(2011年高考 A.甲、乙 【答案】B 【解析】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溪谷发育地区,故甲和丙为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 ( 10.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特点是 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 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 11.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漏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 A.西南 12.( 2011大纲全国卷文综,36) 【答案】水网密、水量丰、利于运输;利于干季时或干旱时对黄麻灌溉;便于浸沤黄麻。 13.(2011浙江卷文综,36(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蒙特利尔港是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简要分析其形成条件。(10分) 【答案】加拿大的中南部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产区,产量大,商品率高,出口量大;小麦多采用廉价的水运或铁路运输;蒙特利尔是重要的水路(河运、海运)、陆路交通枢纽,便于小麦输出。 【解析】本题考查港口区位条件分析。题干“蒙特利尔港是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暗示了答题思路,解答时应从蒙特利尔港靠近小麦产区及蒙特利尔港本身的交通优势两角度进行阐述。 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图1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 14.(2011福建卷 A. C. 【答案】D 【解析】根据上图图例信息和公共住房的分布位置,可知公共住房相对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的周边公共交通沿线地区,而不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从图中得不到呈现明显的等级分布。 读图2,回答问题。
15.(2011 A.甲、乙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季 C.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大 【答案】D 【解析】考查世界地理空间定位以及河流水文特征的比较,综合性较强。根据经纬度等图示信息,可知此岛位于南美洲北侧,加勒比海上。此岛常年受东北信风控制,岛上多山地,地形雨丰沛,为热带雨林气候。因此甲乙两河均为全年都是汛期,A错;图中可看出,甲河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且河流长度较长、支流较多,因而地势起伏较小、流速较慢、流量较大、流水侵蚀相对较小(植被覆盖率更高)、含沙量较小。 17. (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6)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28分) 【答案】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2分) 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4分)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4分) 【解析】根据经纬网可判断该国为新加坡,结合气候的分布规律,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河流的径流量:新加坡是岛国,国土面积狭小,没有大江大河,水库少,储蓄淡水的条件差;岛国,地势低平,也不能开发地下水。而新加坡 人口众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生产和生活需水量大。 (2)图8为图6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12分) 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2分)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3分)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3分) 【解析】此小题要充分利用题干信息: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建坝前,河流水流平缓,由于海潮的托作用,水偏咸;建坝后,由于水坝的拦蓄作用,能防止海水倒灌,又能起调蓄作用,因此,水变淡。 (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6分) 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提出以上三种办法之一或其他合理办法得2分,论述正确、完整得4分。) 【解析】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方法有很多,①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循环用水等;2开辟第二水源,这是目前解决水资源紧张的重要途径,主要方法有: ②调节水源流量,增加可用供水: 考点4:海洋权益(这一部分的内容包括海洋权益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我国海洋基本国情及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性,建立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主要是使学生了解海洋权益所涉及的一些概念、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新秩序的重要性。)
|
|